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
导 读
人一过三十五,最先投降的,往往是... ...眼睛。
手机上的字好像自带缩水特效,不使劲往远挪就看不清;晚上开车,总觉得对面的车灯自带圣光,晃得人眼晕。大家嘴上说着不服老,身体却很诚实,默默拿出了各色镜。
为了挽救这点眼力见,咱们伙伴们有多拼?从枸杞菊花茶到蓝莓叶黄素,恨不得把元素周期表挨个试一遍。结果呢?钱没少花,心理安慰居多,该花的还是花,该模的还是模。
难道这事儿就这么算了,只能向衰老低头?!
![]()
先别急着认命。就在上个月,世界顶级期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篇重磅论文,给我们这些眼花群众带来了曙光。一群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的顶尖科学家发现,真正导致我们视力下降的内鬼,可能不是什么玄学,而是一种脂肪代谢的紊乱;而力挽狂澜的英雄,更出人意料,竟然是一种特殊的超长链脂肪酸。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得从咱们眼睛的后勤部说起。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恒意
● ● ●
别只盯着叶黄素了!《科学》子刊重磅揭秘:拯救中年人眼睛的,竟是它!
你的眼睛里,有个脂肪工厂快罢工了
咱们的视网膜,堪称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就像一部超高清相机。而在这部相机的底片(感光细胞)背后,有个叫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部门,这就是眼睛的后勤兼维修厂。
这个维修厂是人体里最忙的地方之一,新陈代谢速度快得惊人,每天都要处理海量的代谢废物,同时还要生产各种特殊的脂肪来维护视觉系统。
年轻的时候,这个厂子马力十足,各种设备运转良好。特别是厂里一台名为ELOVL2的关键生产线,能高效地生产一种叫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LC-PUFAs)的特殊物质。这些超长链脂肪酸就像是感光细胞的特殊零配件,既是构建细胞膜的重要材料,也是调节视觉功能的关键分子,对维持感光细胞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这条生产线主要活跃在视锥光感受器中,与RPE相互配合,维持视觉功能。)
但问题是,人一上岁数,这台ELOVL2生产线的效率就开始断崖式下跌。
![]()
这就捅了娄子了!生产线一停工,这些关键的零配件就供不上了,视网膜失去了维持正常功能所需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缺少了这些特殊脂肪的调节,各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开始在RPE下方堆积,形成了病理性沉积物。
一边是关键零配件断供,一边是垃圾堆积,你说这眼睛能好得了吗?感光细胞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只能成批地凋亡、罢工。反映到我们身上,就是视力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你看,所谓老眼昏花,本质上可能不是什么不可抗的自然规律,而是一场由ELOVL2生产线活性下降引发的、发生在眼睛内部的脂肪酸危机。
绕过罢工的生产线,奇迹发生了
既然问题的根源找到了,那解决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加州大学的这帮科学家,思路就特别清奇——既然是ELOVL2生产线不好好干活了,导致超长链脂肪酸生产不出来,那我干脆绕过你这个环节,直接从外部给你补充这种特殊脂肪酸,不就完了吗?
说干就干。他们找来一群已经出现老眼昏花的暮年小鼠——这些小鼠的视力状况,跟咱们不少中年人的眼睛差不多。
然后,研究人员通过玻璃体腔注射的方式,精准地给它们补充了一种叫24:5n-3的超长链脂肪酸——这正是那条停工的ELOVL2生产线本来应该生产出来的关键产物。
![]()
![]()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仅仅5天后,奇迹就开始显现。科学家们通过精密的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发现,老年小鼠的视觉功能开始显著改善;与此同时,RPE下方堆积的病理性沉积物(APOE和C3d)也已明显减少。补充2周后,功能改善更加突出:视觉系统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进一步下降。
最终,这些老年小鼠的视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部分视觉功能指标甚至接近年轻小鼠的水平——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部分返老还童(partial rejuvenation)。
更有意思的是,科学家们还做了对照实验:他们尝试用我们熟知的DHA(22:6n-3)和EPA(20:5n-3)——就是鱼油里的主要成分——来替代24:5n-3,结果发现基本没效果。这说明,从今天这个研究角度看,不是所有的好脂肪都能拯救我们的眼睛,关键得是对的那一种。
这个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的发现,之所以说它重磅,就是因为它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很多我们以为不可逆的衰老现象,其本质可能只是某种关键分子的缺失。只要精准地补上它,衰老的时钟,或许真的可以往回拨一拨。
从小鼠到人,还有多远?
当然,咱们必须得说清楚,这项研究目前采用的是眼内注射的方式——这显然不适合作为日常预防手段,研究团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正在探索更便捷的给药方式,比如滴眼液或者口服补充剂。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极有希望的方向。特别是研究者们还发现,ELOVL2基因上的某些变异(比如rs911196位点),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年龄密切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这条路径在人体上的重要性。
恒意说两句,科技让一切皆有可能
人到中年,我们肩上的担子比谁都重,身体这台革命的本钱,绝对不能掉链子。尤其是眼睛,它是我们感知世界、继续打拼的窗户。
过去,我们面对视力衰退,似乎只有无奈接受。但现在,科学告诉我们,事情也许有转机。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改善与年龄相关的视网膜功能退化,真的会变得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在夜间和强光眩光环境下看得更清楚,指着清晰的世界,跟孩子说:
你看,你爹还没老,还能再战二十年!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