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作者返乡深耕
以创意为笔讲好家乡故事
一年前
我们曾采访过创作者陈奕诗
她将木刻版画形式
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
令人印象深刻
一年过去
看看她又带来了哪些新突破?
位于阳江市区吉祥东路的“意思工作室”,是陈奕诗孕育文创灵感的小天地。复古风格的陈列架上,挂满了方言冰箱贴、地标书签等文创产品,每一件都透露着设计者的巧思。
![]()
![]()
见记者到店,陈奕诗立刻放下手头工作,热情分享起了这一年的创作成果与心得。
![]()
意思工作室负责人 陈奕诗:
我们今年有两个系列的新作品,这个“阳江三宝”系列,它是更符合手工艺的感觉,是以版画风格为主的。阳春这个系列就是用比较治愈感觉的一个风格来进行设计。
陈奕诗始终坚持“文化为核,创新为表”。她认为,想做好本土文创需要先吃透地方文化,再用创新形式凸显特色,才能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创市场中突围。这一理念在她新作品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
![]()
“阳江三宝”系列创作的灵感源于本地的三样特产:豆豉、刀具和漆器,它们延续了陈奕诗一贯擅长的木刻版画风格,将阳江的饮食、手工业和传统艺术精髓转化为年轻态表达;即将上架的“漠水之阳 四季如春”主题明信片则以清新明快的色彩绘制了阳春东湖公园、凌霄岩等地标性景点,生动凸显自然山水之美。产品还以种子纸作为原材料,既环保,又增添互动趣味。
![]()
意思工作室负责人 陈奕诗:
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我们要去深挖一下,以它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来针对性做设计会更好一些。

如今,陈奕诗的文创作品不仅深受本地年轻人喜爱,还借助线上平台推广,吸引了一众外地文创爱好者关注,越来越多人透过这些小物件,读懂了阳江文化。
![]()
此外,她还主动牵线搭桥,既与阳江老字号合作,为传统品牌设计更符合年轻审美的新IP形象;还在工作室上架其他本土文创作品,希望汇聚“创意”力量,让阳江文化以更丰富的形式“出圈”。
![]()
意思工作室负责人 陈奕诗:
后续我会根据阳江的特色来设计更多的一些产品给游客们去选择,让他们感受一下阳江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更好地去宣传阳江的一些文化。
来源 | 阳江新闻
文字 | 李怡欢
摄像 | 李挥
编辑 | 刘帝森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