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创客公社 吴昊钰
近日,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了2025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
结果显示,2025年评估入围江苏独角兽企业10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525家、瞪羚企业1516家。与去年相比,今年江苏省独角兽企业数量增加2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增加95家、瞪羚企业数量增加170家。
创客公社通过梳理、统计报告发现,在2025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名单中,苏州有38家、南京18家、无锡15家,常州8家,徐州7家,南通和扬州各4家,盐城3家,镇江2家,泰州和宿迁则各1家。
这不仅是一张企业成绩单,更是观察江苏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这些平均成立时间不足10年的年轻企业,正在以其敏锐的创新嗅觉和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为江苏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4-2025年,苏州独角兽数量已经呈现一骑绝尘之势,连续2年超过南京和无锡之和。
针对2025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创客公社进行了全盘详细解析,并重点关注全省独角兽区域位置变化趋势。

苏南保持领先
苏中稳中有进,苏北不断突破
从行业赛道来看,江苏独角兽企业高度集中于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充分反映了全省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点方向。
从城市和区域来看,江苏省有11个市拥有独角兽企业,连云港和淮安暂时缺席。具体到区域,苏南地区有81家、苏中地区9家、苏北地区11家。
苏南地区:保持领先
![]()
根据最新评估结果,苏州有38家独角兽,2025年新晋独角兽10家。分别是:登临科技、、旺山旺水生物、艾棣维欣、天康制药、科望生物、协鑫光电、轻舟智航、普飞科特和大秦数字能源。
由于正力新能、英诺赛科、曹操出行、云学堂4家去年评定的独角兽企业相继上市,所以2025年苏州独角兽企业净增数量为6家。
南京独角兽有18家,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与集成电路两大前沿赛道,形成了显著的“双核驱动”效应。如生物医药板块汇聚了、鼎泰药物、蓬勃生物等一批代表性企业,覆盖了基因检测、药物研发、细胞治疗、医学诊断等高增长细分领域;集成电路领域,则集结了、芯长征、展芯半导体、等企业,构成了从芯片设计、EDA工具到先进封测的完整产业链环节,与南京打造“芯片之城”的产业布局紧密呼应。
2025年,南京新晋4家独角兽,分别为、极星时代、先声医学和芯德半导体4家独角兽。
![]()
无锡有15家企业获评独角兽企业,大多集中在集成电路赛道,足见其在硬科技发展方面底蕴十足、实力强劲。2025年,无锡新晋3家独角兽,分别是出货量已超7GWh的锂电池研发企业海基新能源、北大80后硕士创立的和江南大学交友组团成立的。
常州有8家企业入选独角兽榜单,有7家来自新能源赛道。新增2家独角兽都来自溧阳,分别拥有完整光伏支架产业链的国强兴晟,以及深耕锂离子电池装备行业的嘉拓新能源。
镇江有2家独角兽企业,分别是惠龙易通和美科太阳能。
苏中地区:稳中有进
聚焦到苏中地区,南通和扬州均有4家独角兽企业上榜,泰州有1家。
![]()
其中,南通独角兽为创新药研发企业、电源管理设计公司钰泰半导体、卖手机理工男跨界做的,以及65岁企业家为研发血友病创新药成立的。
其中,晟斯生物也是2025年南通新晋独角兽,由其研发的超长效重组凝血八因子(117项目)突破了世界级难题,有望使血友病A患者通过“一周一次”的给药方式,回归正常生活,公司也曾获腾讯投资。
扬州独角兽有4家,除了去年评定的航天锂电,今年新增3家,分别是无创基因检测公司鹍远生物、锂电池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商纳力新材料,以及提供全球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新霖飞能源。
泰州的唯一独角兽则是艾兰得。它的前身是全球维生素C原料巨头江山制药,我们小时候吃的VC含片,便是由其生产,如今艾兰得研发的营养品已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苏北地区:不断突破
![]()
此次评选中,徐州有7家独角兽企业上榜,分别是、、、,以及新晋的、鲁汶仪器、徐工汉云,获评数量是2024年的1.75倍,居全省第5位。
这也与“徐老大”积极拥抱新兴产业,敢于突破传统有关。在前不久的文章中,我们刚提到,徐州每3天就有1家北上广深杭的企业迁入,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江苏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承接高地。(详见:)
此外,盐城也有3家独角兽企业,分别是、富乐华半导体,以及新晋独角兽耀宁新能源。宿迁的唯一独角兽则是,其是一家基础设施物业管理服务商,隶属京东集团。

苏州独角兽数量为何能遥遥领先?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我们对比了近2年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的独角兽企业评估结果发现,苏州独角兽的数量已经连续2年超过南京和无锡之和。
其中,2025年,苏州有38家、南京18家、无锡15家;2024年,苏州有32家、南京16家、无锡12家。
苏州培育独角兽的成功绝非偶然。究其深层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大关键因素:
1、区位优势突出,人才资源丰富
苏州紧邻上海,可便捷利用上海的金融、人才和国际资源。同时,本地拥有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高校,以及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等科研机构,为创新创业输送了大量高端人才。
许多独角兽创始人具有海外背景或大型企业经验,如思必驰创始人来自剑桥大学,魔门塔团队源自硅谷。再加上宜居的生活环境,不少高层次人才都会涌向苏州创业、生活。
2、政策精准扶持,创新环境优越
苏州政府长期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推出了包括“独角兽培育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提供资金补贴、人才住房、税收优惠等支持,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度培育路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资金支持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了专项基金,针对早期科技企业提供孵化服务;苏州市科技局还建立了“一企一策”的跟踪机制,帮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难题。
3、产业生态成熟,集群效应显著
苏州拥有全球领先的制造业集群,尤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已形成“双核驱动”(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
例如,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的“一号产业”,集聚了艾博生物、信诺维医药等10余家独角兽,从研发到商业化配套完善;半导体产业则依托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吸引了硅谷数模、锐芯微等企业落户,这样的集群效应,既降低了创业成本,也加速了技术迭代。
4、资本活跃流动,融资渠道畅通
一直以来,苏州都是各大投资机构的热门“打卡地”。根据创客公社独家制作的《2024江苏投融资生态报告》,2024年,苏州共计531个项目完成590笔融资(占比48.84%),融资总额达211.93亿元(占全省48.26%,357笔未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暂未计入)。两大数据均位列全省第一。
此外,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共有6笔超10亿融资,苏州就有亨通高压海缆、天兵科技、正力新能和宝时得分别完成4笔共计融超52.8亿元,在全省占据了12%的融资份额,其中前3家企业均是近2年获评的独角兽企业,充分展现了强大的投融资实力。
与此同时,苏州不仅精心培育本土企业,还主动出击,面向全国挖掘因成本驱动、市场拓展等因素有转移倾向的潜在独角兽企业,通过资本招商、场景招商等“组合拳”,吸引它们落户苏州。一些龙头企业的发展甚至能吸引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入驻,形成“链式反应”。
苏州的独角兽企业具有鲜明的“硬科技”底色。高达90% 的市级“独角兽”培育企业是硬科技企业,与苏州重点打造的四大主导产业高度契合 。这表明苏州的创新企业扎根于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之上,避免了产业空心化。
应该说,苏州独角兽企业的蓬勃发展,并非单一政策的偶然结果,而是一个围绕实体经济根基,在系统性的梯度培育、深厚的产业土壤、强大的资本引力以及开放高效的创新生态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现象。
附2025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名单:
![]()
本文参考素材来源:
新华日报:《2025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发布》
创客公社往期报道等。
欢|迎|联|系
文稿相关问题反馈,请联系: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读者群,请联系:chuang-ke-jun
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huang-ke-jun
重丨磅丨报丨告
江丨苏丨创丨投丨圈丨年丨度丨活丨动
丨 丨 丨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