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恪靖公主制定、颁布并施行了《喀尔喀三旗大法规》。从此,大清真正实现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辖权。雍正帝胤禛即位伊始,为感激皇妹和硕恪靖公主对大清边境稳定、满蒙关系和谐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盛赞她“功在社稷”。特旨晋封其为固伦恪靖公主,并赏以亲王待遇,并追尊恪靖公主仙逝多年的生母布音珠为皇考贵人……按《大清祖制》,唯有皇后嫡出的公主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只有皇子才能尊享亲王待遇。固伦恪靖公主同时享受了两种最高待遇,并为母亲布音珠赢得了死后的哀荣。
![]()
清雍正帝胤禛
1.敦肃皇贵妃年氏(?-1725年):原为汉军镶白旗,后抬入镶黄旗。湖广巡抚,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长兄为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左都御史年希尧;次兄为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自幼天生丽质,貌美如花,长大后更是国色天香,艳丽迷人。温柔婉约,携带江南女子独特的清淡秀丽、优雅水灵的气质。
康熙五十年(1711年),参加挑选内务府秀女入宫,由康熙帝指婚给雍亲王胤祯为侧福晋。初入王府,就深受宠爱。先后为雍正帝生下第四女、第七子福宜、第八子福惠、第九子福沛。从年氏入府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了雍正帝十一年间的所有子嗣。其他后妃妻妾无人所出,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雍正元年(1723年),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年氏的贵妃朝冠与皇后的相同制式,都为三层金顶,凤凰七枝,用金差三两。
![]()
雍正帝逾越宫闱中的“礼制”,让年贵妃同皇后乌拉尔氏分左右坐立,同时接受朝廷命妇、公主们的庆贺;其娘家一族则从镶白旗抬到镶黄旗。晋封贵妃的册文,对年氏的评价极高:“朕惟起化璇闱,爰赖赞襄之职。协宣坤教,允推淑慎之资。聿考彝章,式崇位序。咨尔妃年氏,笃生令族,丕著芳声,赋质温良,持躬端肃。凛箴规于图史,克勤克俭,表仪范于珩璜,有典有则。”意即年氏性格温良,美名远播,善于规劝皇帝勤政,并且循规蹈矩,克勤克俭。而比年氏早入府的李氏,也生有三子一女,仅被封为齐妃。
年氏本来身体就很虚弱,雍正帝就说过她“体素羸弱”。她在怀皇九子福沛时,正好是康熙帝的大丧时期。这时,举哀磕头行礼之事,数不胜数,使得怀孕之身动了胎气,导致难产。福沛生下来就夭折了,年氏的身体更是一落千丈。按照皇家规矩,小产的孩子不计入宗牒。雍正帝宠爱年氏,将福沛记入宗牒,序齿为皇九子。与此同时,曾助雍正帝登基的功臣、年氏的哥哥年羹尧因跋扈无礼,图谋不轨被贬为杭州看守。九月,削去一切官爵,押入京城,议罪92条。这让年氏不堪重负,在哥哥被押入京两个月后病重不起。
![]()
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年氏病重。因“皇考升遐倏周三载”而必须谒祭景陵的雍正帝,从北京郊外圆明园赶赴河北遵化。十四日,雍正帝长途跋涉,回銮京城,准备冬至祭天大典。此际百端待理,万务纷纭,犹对病势已亟的贵妃“深为轸念”。十五日,为冲喜,将贵妃年氏封为皇贵妃。年氏是雍正朝唯一拥有贵妃、皇贵妃诏书册封的后妃,也是清朝第一个出身八旗汉军的贵妃、皇贵妃。十八日冬祭结束,素来以勤政著称,不肯给自己放一天假的雍正帝,却单独乘坐车驾返回圆明园。在接下来的五天内,除发出两道上谕外,没有处理任何朝政事务,而是悉心照料年氏,希望挽留年氏的生命。二十三日,年氏薨逝。
年氏去世后,追谥为敦肃皇贵妃。温仁忠厚曰“敦”,刚德克就曰“肃”。从汉朝到清朝,一共有490位后妃获得谥号,而敦肃皇贵妃是所有后妃中第一个使用“敦”字的后妃,而且是仅有的一位。雍正帝下诏辍朝五天,专门举行皇贵妃丧礼。
![]()
在年氏丧礼期间,雍正宠爱年贵妃的事例在《汉文谕旨》等文献均可窥端倪。一是充分肯定了年氏的品性。称她“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二是暂缓对年羹尧的处分。处理年羹尧一脉罪责时,没有牵连其余亲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