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民副总理陈永贵,墓地堪比南京中山陵,为何修建228级台阶?

0
分享至

1975年,陈永贵出任副总理,当时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农民副总理”。陈永贵一生勤俭朴素,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他去世之后,其墓地修建的十分宏伟,堪比南京的中山陵,还专门修建了228级台阶,寓意深刻。



1914年,陈永贵出生在山西昔阳县的一个贫苦农家,从小他没有机会读书,不过他跟着父亲学会了种地。有一年陈永贵跟着父亲逃荒到了大寨村,此后他就在村里靠给人种地谋生,是种地的能手。

1948年,陈永贵入党了,全国解放后陈永贵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不过个人力量有限,于是他积极响应集体化,带着村民一起分组干活,同时他还带着村民开垦荒地,在山坡上修建梯田。

经过陈永贵的一番改造,原本土地贫瘠的大寨村多出了许多良田,粮食产量也有了很高的提升。比如1963年,当时昔阳县全境都出现了干旱的情况,在缺乏灌溉的情况下,大寨村在陈永贵的带领下仍实现了粮产提升。



这在当时是一个轰动全省的大新闻,能在干旱的情况下提高产量简直就是奇迹,经过多方的报道,陈永贵在全山西都成了大名人,他还受邀到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称赞:“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此后陈永贵在山西开始担任重要职务,直到后来进入北京工作。陈永贵在北京工作期间,一直是领取的大寨工分,没有职务工资,他的工分换成工资不到80元,因此他在北京的生活一直比较节省。

陈永贵在担任副总理期间,出席一些对外活动,每次收到礼品无论大小,他都会上交国家,自己从不占有。陈永贵当了5年的副总理,离开领导岗位后享受副部级待遇,直到1986年病逝,他总共只留下了8300元的遗产。



根据陈永贵临终前的叮嘱,除了留5000元给儿子当学费,其余的钱全部交党费。遵照遗嘱,陈永贵的骨灰被送回大寨村安葬在虎头山,村民用青石板为他修建了墓地,并为他立碑了。

1991年,时任大寨村支书的郭凤莲为了让大寨焕发新生,决定推动大寨的第三产业发展,希望能通过旅游带动大寨经济发展,陈永贵无疑成为了大寨村打造旅游的一大亮点,同时也为了缅怀陈永贵,村里决定兴修陈永贵墓。

1993年,在郭凤莲的规划下,依托虎头山为陈永贵兴修了墓地,几乎把整座山都进行了修建,让虎头山变成了一个公园一般,还修建了陈永贵的上半身雕像,人们一到此处就能看见“陈永贵”。

墓地的建设模仿南京的中山陵,规模宏伟,专门修建了228级台阶。这些台阶是有深刻寓意的,228级台阶分为三组,一组8个阶梯寓意陈永贵在北京工作8年,两组72个台阶,寓意陈永贵享年72岁。



最后两组是38个台阶,寓意着陈永贵的党龄是38年。不得不说郭凤莲为墓地修建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此举没有白费,陈永贵墓地如今成为了大寨一道风景线,旅游业让大寨“重获新生”,也让村民们实现了增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扬平说史 incentive-icons
扬平说史
说独家的历史故事
2150文章数 10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