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在越南留下的印象特别深。那时候两国关系闹翻,中国军队跨过边境打进来,越军硬扛了一个多月。这场仗打得双方都损失不小,越南人到现在提起还觉得复杂。里面有个越军少将叫黎马良,他是亲身参加过的人,后来公开给中国军队打分,说满分10分的话,美军能拿9分,中国军队只够5分。
![]()
黎马良1950年生在清化省农贡县,那地方是农村,历史上就是抗击外敌的热点,抗法抗美都冲在前头。他家里条件一般,从小就见识过战争的影响。1967年他17岁就参军,进了越南人民军,直接上抗美前线。
那几年他在丛林里带小队搞伏击,专门针对美军补给线下手,战绩不错。1971年他因为这些表现得了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这是越南军里顶级的认可。抗美结束后,他没退役,继续在军中升职。
1979年中越冲突爆发,他被派到边境指挥,主要是谅山和高平方向,对着中国军队打了几个硬仗。后来他退役,当上越南军事历史博物馆馆长,专门研究历史档案,成了越军里少见敢聊中越战争的人。他的经历跨了两场大战,从抗美到中越,算得上活历史。
他的这个评分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在中越边境上的亲眼所见。他觉得中国军队打法有点老套,主要靠人多往前推,这在山地林区不灵光。谅山那边,越军守着地形优势,以少对多顶住了几波进攻。中国部队协调起来费劲,容易卡在狭窄地带。
相比之下,美军在越南战争时用机动战术,灵活性强得多。黎马良拿这个对比,说中国军队在这点上差远了。当然,他也承认中国炮兵火力猛,高平战役时炮击密度大,越军阵地被压得抬不起头。这方面中国不输美军,但整体拉分了。
另一个点是纪律问题。黎马良说中国军队进了越南地盘,有些部队管不住,占村子后拿东西砸设备,搞得当地人怨声载道。美军在越南时纪律表面上严些,至少没这么乱套。当然,战争哪边都有乱象,美军也有黑点像美莱村事件,但黎马良挑好的说,忽略了那些。
空军方面,他直接给中国零分,因为1979年那仗中国空军基本没出场,越军有苏联支援的米格机和从南越缴的飞机,还能飞几趟。中国指挥部估计是装备跟不上,不敢上。这跟美军铺天盖地的空袭比,差距明显。
![]()
从越南人角度,这评分有道理。那时候中越关系从兄弟变对手,越南靠苏联,中国咽不下气,直接动手。战争打了10年,双方死伤重,仇恨深。黎马良作为越军,自然对中国军队有情绪,评分低点正常。他给美军高分,可能因为美军装备技术牛,虽然最后撤了,但给越军留下的印象是强悍对手。拿美军当标杆,多少有点衬托中国军队的短板。
不过,越南国内对黎马良的话意见分歧大。有些老兵和专家觉得他吹过头了。1979年2月17日中国开打,越军边境城市丢了不少,老街高平谅山都一度被占。说以少胜多听着解气,但其实越军靠地形和苏联援助死扛,中国撤军后才收复。
黎马良没提中国快速动员和后勤这些实力,偏向了点。美军9分也有水分,美军在越南装备先进,但最终没赢,拿巅峰比中国不公允。
也有人支持黎马良,说他打过仗,知道弱点在哪。战术僵化、纪律散、空军弱,这些是那时候中国军队的痛处。他敢说出来,还承认炮兵强,算客观。越南军界拿他的话复盘,提醒后辈注意现代战争变化。
![]()
退役后,黎马良在博物馆工作,翻档案写文章书,记录越南军队在中越战争的经验教训。这些东西进了教科书,成了军事教育材料。他住在河内,偶尔回清化老家,生活低调。到2025年,他还健在,时不时在会上或电视露面。他的话在越南军界吵得热闹,尤其现在越南跟周边关系敏感,又被翻出来讨论。
![]()
整体说,黎马良的5分和9分听着扎心,但从越南视角,有他的逻辑。中国军队那时没发挥全水平,战术装备纪律有短板,被战场老手挑刺正常。但评分带主观,没完全公平。美军高分悬,中国低分狠。从越南看,这是对敌人的复盘,带着情绪。从历史看,能照出当年不足。越南人聊这个,总觉得复杂,既有自豪,又有教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