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参数丨图片)在成都的一场车祸,使得全网对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的关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已售的带有隐藏式门把手的汽车,都会因此而召回吗?
就在上个月的9月24日,工信部官网公布了这样一份文件,《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对车外门把手和车内门把手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
这一新规的主要内容如下:
4.1.1 车门外把手
4.1.1.1 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4.1.1.2 车门外把手应位于车门的阴影区之内或临近阴影区的车门或车门框架附近。滑动门或摆门阴影区位置如图 A.1 所示,向上旋转开启的车门阴影区位置如图 A.2 所示,其余类型的车门阴影区位置如图 A.3 所示。
4.1.1.3 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 60 mm×20 mm×25 mm。
4.1.2 车门内把手
4.1.2.1 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按5.1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释放门锁并开启车门。若装备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应同时配备具有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作为机械应急车门内把手。
![]()
这一新规意味着:
1、全隐藏式门把手被全面禁止,因为新规要求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其手部操作空间都不能小于30立方厘米(60 mm×20 mm×25 mm)。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关键描述:任意状态和60 mm×20 mm×25 mm的距离车身表面的手部操作空间。
![]()
所谓任意状态,应该包括比如停车,比如高速行驶状态,汽车车门外把手距离车身表面,都需要有至少30立方厘米的手部空间。
从这个要求来看,现有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肯定是不合规了。但半隐藏式门把手因为距离车身还是有一定空间的,理论是没啥问题,但有可能存在空间不足30立方厘米的情况,这一类型的车也是不符合新规的。
2、无论是车门外把手,还是车门内把手,都应该具备机械释放功能,尾门不受这个限制。也即尾门依然可以保持全电动。
以小米汽车为例,小米的SU7就采用的是全电动的车门外把手,车门外把手不具备机械释放功能,这意味着小米SU7按新规的话,是不达标的。
![]()
小米YU7的车门外把手则既保留了电动开关,同时还是配置了机械把手,具备新规说的机械释放功能。但是小米YU7采用的是全隐藏式车门外把手的设计,因此按新规也是不合规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在售的车门外隐藏式门把手,绝大多数均在支持电动控制的同时,保留了机械释放的功能,不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少之又少。
公开信息显示,隐藏式门把手首次出现在1952年奔驰300 SL车型上。在接下来的50多年间,其仅在日产GT-R,奔驰SLS AMG等超跑或者超豪华车型上出现过。随着新能源车企的青睐,2010年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方案逐渐流行起来。
从目前市场上在售车型来看,隐藏式门把手一般分为按压弹出式、电控弹出式、触控感应式。
按压弹出式:轻按把手特定区域,另一端自动弹出或手动拉开。代表车型有特斯拉Model 3/Y。
电控弹出式:通过车辆内部的电机运作,在解锁后自动弹出,而在锁车时,电机会将把手收回。代表车型有特斯拉 Model S、路虎揽胜星脉、比亚迪海豹等。
触控感应式:触摸把手特定区域(如电容感应)触发电动弹出。蔚来、理想等品牌部分车型在门把手上增加感应开门功能,极越01和极氪X等车型则采用按键式开门的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售出的带有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或已不下数百万台。
但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隐藏式门把手在日常出行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比如在异常寒冷的冬天,全隐藏式的门把手容易冻住导致无法从车身内弹出。
以及在一些极端碰撞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的相关控制单元或其本身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卡死、无法弹出的情况屡屡发生,多次造成外部施救人员想要开门营救,但却打不开车门的情况,给公众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尤其是一些不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在车辆完全断电的情况下,其车门完全无法从外部打开,从而形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早在2024年4月26日16时34分左右,一辆问界M7 Plus在山西运城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使其门把手的相关电路被瞬间全部破坏,发生了外部施救人员打不开车门的情况。这一事故夺去了两大一小三个人的性命,引发全行业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广泛讨论。厂家随后对涉事车型的车门设计进行了优化改款,以降低其安全隐患。
![]()
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标准版SU7在安徽高速也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同样发生了外部救援人员无法打开车门施救的情况。同时事故车还因为严重的撞击发生了电池爆燃事故,致使车内三名考公的女大学生死亡。2025年9月,小米宣布召回11.68万辆标准版小米SU7,但这次召回不包含其车门外把手的改型。
2025年10月13日,在成都天府大道又发生一起小米SU7的严重车祸,车祸现场施救人员无法从外部打开车门的画面,再次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公众和媒体纷纷发出疑问:小米SU7车门打不开到底是不是合理合规?
![]()
尽管成都小米SU7事故,警方最终认定该次事故驾驶员疑似酒驾,但普通群众仍纷纷涌进小米汽车在各个地域的官方直播间,对品牌方甚至主播进行谩骂。汽车记录者观察发现,10月14日,小米汽车多个官方直播间因为遭遇网络暴力均取消了直播。10月15日下午,有部分小米汽车直播间开播,但观众人数门可罗雀,多数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在三位数以内,并仍有不少人在直播间进行谩骂。
针对隐藏式门把手的这些危害,有业内人士曾多次公开呼吁取消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
2025年5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在一场直播中公开呼吁:“我们长城并没有被隐藏(式)门把手带歪,因为隐藏(式)把手有几个不好。一个是重量大,还有一个是密封性差,还有一个就是它都要用电来驱动,一旦缺电的时候,碰撞的时候它打不开。你看我们有这样的案例了,这也不少。实际上,这个隐藏把手的唯一作用,就是减少风阻。风阻确实有可能减少了一点,就几乎忽略不计”。
有汽车博主在社交媒体感叹道:“想了一下,全隐藏式门把手真TM危险。所以,目前市面上销售了数百万台这种车,风险自担。”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工信部《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出台,意味着目前已售,或仍在销售,但不符合新规的隐藏式门把手事实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根据我们国家2019版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其中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若依据这一管理条例,目前市面上已售出且仍在行驶的带有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是不是存在一定或者说严重的安全隐患,最终会因此全面召回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