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亮点
本研究通过中国规模最大的胸痛中心数据库首次系统性的揭示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EMS)呼叫延迟的人群特征,和院内死亡之间的量化关系。同时明确了明显影响急救呼叫延迟的因素:高龄、女性、夜间发病和非持续性症状。这为针对EMS呼叫延迟的高危人群进行公共卫生宣教提供了明确方向和理论指导。
![]()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上发表题为:“
Factors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call delay and its impact on prognosis in STEMI patients: Findings from the CCA database-chest pain center registry”的研究,本研究对中国胸痛中心数据库115113名STE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STEMI患者的特征描述了急救EMS呼叫延迟情况,并探讨了与急救呼叫延迟相关的独立因素,分析了急救呼叫延迟与院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然而,虽然从症状发作到呼叫医疗援助(SO-to-C)的时间在总缺血时间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既往研究对此时间间隔关注有限。STEMI患者的急救呼叫延迟时间与院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急救呼叫延迟时间的风险因素尚不明确。
![]()
本研究共纳入了中国31个省3663家医院的144,742名STEMI患者。初步筛查排除了重复住院,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超过12小时,年龄信息缺失、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100岁,缺少EMS呼叫延迟数据、变量缺失超过30%、EMS呼叫延迟时间大于发病至进门时间的患者以及EMS呼叫延迟时间小于0的患者。
研究结果
![]()
![]()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115,113名STEMI患者中位年龄64岁,其中88,733名(77.08%)为男性,症状发作时间的分布,最常见的发作时段是6:00至11:59(n=39,338, 34.17%),其次是12:00–17:59(n=31,469, 27.34%),主要症状为持续性胸痛和/或闷胀感,共94,369例(81.98%),非持续性胸痛13,654例(11.86%)。
EMS呼叫延迟中位数为46分钟,老年患者、女性、夜间发病者以及非持续性胸痛患者的延迟时间均超过60分钟。具体而言,65岁以上的患者中位延迟时间为60分钟,女性的中位延迟时间为64分钟,夜间发病(00:00–05:59)者的延迟时间为63分钟,非持续性胸痛个体的延迟时间为67分钟。
![]()
EMS呼叫延迟与院内死亡率
较长的EMS呼叫延迟与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和院内死亡率相关。当呼叫延迟时间达到360分钟时,心血管死亡率几乎接近10%,全因死亡率超过10%;而当呼叫延迟时间达到690分钟(约12小时)时,心血管死亡率接近20%,全因死亡率超过20%。
![]()
关于延迟时间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EMS呼叫每延迟30分钟与死亡风险增加4%相关,而每延迟60分钟则对应院内死亡风险增加8%。
![]()
EMS呼叫延迟的独立因素
延长EMS呼叫延迟时间的风险因素包括:老龄,女性,夜间发病(00:00–05:59),早晨发病(06:00–11:59),非持续性胸痛,以及病史因素中的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CKD。缩短EMS呼叫延迟时间的相关的因素则是血运重建史,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障碍。
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分析STEMI患者的急救呼叫延迟时间的人群特点,精准定位了EMS呼叫延迟的高危人群,提示我们在进行公共卫生宣教的时候重点关注老年人、女性、夜间发病的患者,并提高对非持续性症状的警觉性。而针对性的对夜间胸痛急救医疗资源进行调配并加强非持续性症状识别的培训将会进一步优化胸痛的急救体系。最终让更多的STEMI患者赢得与时间的赛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强、刘奕伶、李浩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葛均波教授、沈雳教授、黄丽红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Xu Q, Liu Y, Li H, et al. Factors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call delay and its impact on prognosis in STEMI patients: Findings from the CCA database-chest pain center regi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5: 133944.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电话:0512-68295918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