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艺术表演,直接端掉一个地方的权力核心。
你估计也刷到过那个视频,青藏高原,大白天,背景是壮丽的雪山,一团团烟花“嘭”地在天上炸开。场面是真好看,又震撼又有点不真实。
![]()
但刺激的来了,就这几分钟的绚烂,快把一个县的领导班子给“炸”没了。
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免职、立案,环保局长也跟着下台。
就在10月15日,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了:土壤草毡层结构造成破坏,破坏面积15.29亩;烟花残留物、塑料碎屑等清理不彻底;烟花燃放产生的瞬时强光与巨响对野生动物造成了短时惊扰。
所以,到底是艺术玩过了火,还是有些人的算盘打错了地方?这烟花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
这事儿要看明白,得先聊聊蔡国强。
他在艺术圈的地位,大概就跟张艺谋在电影圈差不多,绝对的头牌人物。哪个地方要是能请他来搞个作品,基本等于拿到了一张免费的国际宣传门票。
为什么?
08年奥运会开幕式“大脚印”烟花,就是他做的;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他还是视觉艺术总设计。
![]()
![]()
他搞的这种,叫大地艺术,简单说,就是艺术家不爱在画廊里待着了,跑出来把整个地球当画布。
这套国外艺术家做的很多,比如用布把德国的国会大厦包起来,或者在公园里立几千扇门。
![]()
![]()
但人家玩这个,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手续得走很多年,就是为了确保合法合规。
那蔡国强这次怎么就出事了?
几个点撞一块儿了。
首先,地方不对。
那可是青藏高原,国家划出来的“生态脆弱区”,一草一木都有人盯着。
其次,阵仗太大。
一个顶级艺术家,一个鄙视链顶端的品牌,流量拉满的同时,也等于把自己放在了放大镜下,一出问题,反噬也加倍。
最关键的是,现在的风向变了。
整个社会对环保这根弦绷得特别紧,以前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黄历,早就行不通了。
![]()
所以你看,这哪儿是什么单纯的艺术事件。
这就是顶级的艺术光环、急着要流量的商业品牌、还有背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官员,三方一起在国家的生态红线面前,来了次集体“眼瞎”。
为什么地方审批的时候「睁眼瞎」了?
这事儿其实拆开看特有意思。
首先,这像一盘三方都以为自己稳赢的棋。
始祖鸟要的是什么?一个“封神”的故事。
把自己的logo跟蔡国强、青藏高原绑在一起,这比花多少广告费都管用。
它在告诉自己的客户群:“我们玩的东西,是你们向往但够不着的层次。”
当地政府呢?更是捡到宝了。
往宏大了说,一个偏远小县城,怎么才能让全国知道?蔡国强的烟花就是条捷径,背后跟着的就是旅游、投资这些实打实的好处。
往微观了说,现在各种领导都被立案了,背后有没有利益勾连的猫腻,很引人遐想。
![]()
而蔡国强本人,也得到了一张独一无二的画布,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青藏高原搞事情的。
品牌有了格调,地方有了名气,艺术家有了舞台。
这个局里,好像人人都赚了。
但他们偏偏都假装看不见一件事:环境成本。
草原被烧了谁来修?潜在的生态风险算谁的?
这些烂摊子,他们心照不宣地甩给了“社会”。
结果事情闹大了以后,官方调查结果一出来,直接把账单拍了回来,这个看似完美的局,当场就崩了。
![]()
其次,就是所有人都被“光环”给晃晕了。
一个“顶级艺术大师”,一个“户外奢侈品”,这两个标签放一块儿,劲儿太大了。
当地管事的人,估计当时脑子里就一句话: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各地都在搞各种文旅项目。
从淄博烧烤、村超比赛开始,到今年国庆期间景德镇的鸡排哥,这些都是成功案例。
![]()
有案例,就让各地政府都有点小期望,自己也能红一波。
在这种“建功立业”的冲动下,什么规矩、流程,估计都成了可以“特事特办”的东西。
说实话,一个能让你一步登天的机会砸过来,没几个人能保持冷静。
最后,这更像是一次地方管理的“随堂测验”,结果考砸了。
这件事把一个问题掀开了:在巨大的“发展”诱惑面前,一些地方的决策程序到底有多脆弱?
所谓的规章制度,在“一把手”想出成绩的念头面前,好像没什么用。
总觉得先把名气和经济搞上去,其他问题都能往后放放。
但这次的烟花炸完,官员落马,信号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生态保护”这四个字,现在不是文件里的口号,而是悬在每个人头顶的一把剑,谁碰谁完蛋。
所以说,这场烟花真正的“炸点”,根本不在天上,而在地上。
它炸碎的,是一些人心里头“艺术最大”的傲慢,“品牌无所不能”的幻觉,还有“为了政绩可以不守规矩”的侥幸。
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在中国,不管你搞商业还是搞艺术,都得在一个更大的框架里玩。
今天,这个框架里最硬的一条杠,就是“生态”。
谁不当回事,谁就出局,不管你名气多大。
我猜,接下来几年会有几个变化:
第一,品牌再想去国家公园、保护区搞事情,基本没戏了。
品牌市场部门里面最好塞几个做风控的人,地方政府除了算经济账,还得配个懂政策和环境的专家。
第二,以后办大型活动,最牛的公司可能不是最有创意的,而是最懂怎么把所有审批流程跑明白的合规大师。
第三,艺术家们可能也得换个玩法了。
那种改造自然、耗费巨资的大场面,空间会越来越小。大家可能会琢磨怎么用更轻巧、更环保的方式,或者干脆在虚拟世界里去搞创作。
挺有意思的,对吧?
一场远方的烟花,最后照亮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那条关于敬畏和守护的线,到底该画在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