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国防部无端制裁大疆,中国科技企业如何反击?

0
分享至



作者 | 燕赤侠

一场牵动全球科技产业与国际贸易格局的法律较量,正在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展开。

说的正是大疆和美国国防部打了快三年的官司,在最近又有了新进展。

中国无人机巨头大疆创新在14日正式提交上诉状,挑战美国国防部将其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清单的决定。

这起持续三年的法律拉锯战,恰与同期中美围绕稀土出口管制的新一轮经贸摩擦相互交织,反映出科技竞争与贸易规则博弈的复杂局势。

这事儿得从2022年说起,当时美国国防部突然把大疆列入了所谓的"中国军工企业"清单。

最蹊跷的是,他们压根没给任何解释。

这家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企业也是一头雾水,毕竟他们家无人机主要用途明明是航拍、农业喷洒这些民用领域,怎么突然就成"军工企业"了?

大疆此前从未收到任何问询或通知,这种"未审先判"的做法引发国际商界哗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将民用技术供应商列入军事管制名单,将破坏全球供应链互信基础。

于是开始了漫长的沟通之路,可美国国防部就是已读不回,发出去的邮件都石沉大海。

时间来到2024年1月,美国国防部更新清单时又把大疆留在上面,这下大疆真坐不住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制裁,大疆采取了令人意外的应对策略:不是选择私下和解或政治游说,而是直接起诉美国国防部。



同年10月18日,大疆的律师团队正式在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起诉美国国防部,指控对方违反《行政程序法》中"禁止武断与任意决定"的条款。

起诉书中特别指出:大疆所有产品均通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认证,其"地理围栏"技术主动禁飞军事敏感区域,且公司连续五年拒绝所有军方采购询价。

这个举动在科技企业里相当罕见,毕竟很少有公司敢直接硬刚五角大楼。

法院审理过程挺有意思,最后判决书里明确写着:原告提供了充分证据表明其积极防止产品军用化的努力,美国国防部那些核心指控因证据不足都站不住脚。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法院虽驳回了国防部关于"技术转让"和"军方合作"的核心指控,但法官最后却找了个特别牵强的理由维持原判——就因为大疆有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资质认定,而且无人机技术本身确实可以军民两用。

这个逻辑就好比说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所以所有刀具厂都该被列入军火商名单,完全不管厂家是不是只卖厨具。

这种"证据不足却维持原判"的司法矛盾,直接导致大疆提起上诉。

此案暴露出美国《国防授权法》的模糊性,它允许仅凭'潜在两用可能性'就将企业列入清单,而不需要证明实际军事用途。

2025年9月判决出来后,大疆当然不服气。毕竟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看怎么用。

大疆早就在产品里设置了禁飞区识别、使用权限管理这些防滥用措施,总不能因为有人拿智能手机当爆炸装置遥控器,就把手机制造商都算成军工企业吧?

于是在昨天,大疆向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提交了上诉状,选择正面硬刚美国国防部,这场法律战开始进入新回合。



说到这不得不提更大的背景,就在大疆上诉前几天,美国商务部刚宣布要对中国的稀土等产品加征100%关税,这明摆着是贸易战升级的信号。

中国商务部用"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强势回应,背后是多年贸易战锤炼出的成熟应对机制。

其实中美之间明明有现成的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中国调整稀土出口政策前还专门通报过美方,但美国这些年动不动就用"国家安全"当万能借口,光是今年就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车等多个领域对中国企业下黑手。

回头看大疆这个案子,其实折射出美国对华科技打压的新套路。他们现在不太敢直接说"禁售",而是通过列各种清单搞污名化,让企业在国际市场寸步难行。

最讽刺的是,就在美国国防部把大疆打成"军工企业"的同时,美国消防局、农业部却还在采购大疆无人机用于救灾和农田监测。

这种双标操作连《华尔街日报》都看不下去,去年有篇报道标题直接问:"如果大疆真那么危险,为什么美国自己人还在用?"

这场诉讼胜负尚未可知,但已经创造了好几个"第一次":

第一次有中国科技企业在美国法院挑战国防部的黑名单,第一次有法官当庭拆穿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无端指控,也是第一次把美国这种"我说你危险你就危险"的霸权逻辑摊在司法阳光下检验。

与此同时,中美经贸磋商还在艰难推进。就在大疆上诉前一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刚刚完成第37次工作层会谈,这种"边打边谈"的常态模式,折射出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毕竟中国供应着全球80%的稀土加工产品,美国F-35战机每架要用400公斤稀土材料;而美国的芯片设备对中国制造业同样关键。这种"你中有我"的格局,注定贸易战没有赢家。

站在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回望,大疆上诉案与稀土争端不过是冰山一角。在华盛顿特区的法院与谈判桌之外,更多中国企业正面临相似困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疆的坚持上诉,意义已经超出个案本身,它代表着中国科技企业在遭遇不公时,开始学会用对方制定的游戏规则来捍卫权益。

这种直指制度根源的策略,相较于个别企业的得失,更关乎中国科技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场诉讼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至少撕开了美国"国家安全"大旗的一角,让全世界看到所谓"中国威胁"的指控有多少水分。

中国企业这种"可以被打压,但绝不认栽"的态度,才是战胜美国无端制裁的唯一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燕梳楼频道 incentive-icons
燕梳楼频道
只为苍生说人话!
7186文章数 454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