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日,云迹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上市在即的背后,这家全球酒店机器人龙头企业仍然面临三年累计亏损达8亿元、现金比率仅为0.05的盈利泥潭。
财务风险的背后,市场竞争、业务模式和研发能力都是悬在公司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行业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中国酒店机器人市场价格战已导致行业均价暴跌。技术溢价难逃成本压制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反而成为了枷锁。
在港股18C章为未盈利科技企业开辟通道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而非仅靠国产替代的叙事,成为所有从业者的必答题。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机器人行业新进展。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以下为正文:
![]()
云迹科技冲击港股ipo
2025年10月3日,云迹科技在港交所披露聆讯后的招股书,或很快在香港主板上市。此前,公司于2025年3月21日、9月22日先后两次递表,云迹科技也是香港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上市章节生效以来按此章节递表的第六家特专科技公司。
云迹科技最初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一家专注于商用服务机器人研发的企业,至今已走过十年发展期。
成立初期,公司聚焦于室内定位导航与机器人移动技术研发,获得科大讯飞天使轮融资。2015年10月,恰逢酒店业人力成本急速上涨的用工荒,公司推出中国第一台可自主乘坐电梯的送物机器人“润”(一代),凭借自主避障技术解决客房送物慢的问题,并完成了A轮融资。
2016年1月,公司机器人开始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逐渐覆盖国内500余家酒店;次年,公司完成了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腾讯、海航共同领投;2018年,公司机器人开始入驻希尔顿、万豪等高端酒店,仅当年服务人次就突破千万。
这一时期,公司产品仅局限于酒店送物机器人,单一场景缺陷明显。
2019年开始,公司先后推出多模态交互升级的机器人,构建数字化系统“阿拉丁”,于2021年推出双舱机器人“格格”,显著提升了送餐及服务响应效率;2023年,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复合多态机器人“UP”,并成立数字研究院,将大模型产品HotelGPT正式落地酒店行业,逐渐有打造数字大脑的趋势。
这段时期中,云迹在产品更迭和场景拓展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于2021年正式被评为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也是在这几年里,公司先后于2019年2月、2021年完成了B轮、C轮和D轮融资。
根据招股书披露,按2023年来自酒店场景的收入计,公司在酒店场景的智能体市场排名全球第一,属于全球酒店机器人龙头。
![]()
来源:招股书披露
![]()
分秒必争的资本化之路
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1、1.45和2.4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
从业务结构看,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机器人及功能套件和AI数字化系统两大模块。其中,2022年至2024年机器人及功能套件贡献营收分别为1.35、1.2和1.89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83.6%、82.4%和77.2%。AI数字化系统则分别贡献了0.26、0.25及0.56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6.4%、17.6%和22.8%。
![]()
来源:招股书披露
营收的增长并未带来盈利。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净亏损分别为3.65、2.65和1.8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到8.15亿元。2025年前5个月,公司净亏损为1.18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0.84亿元,同比增长40%。
![]()
来源:招股书披露
常年亏损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公司的现金流危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12、1.74和1.05亿元,流动资产分别为6.16、4.16和4.29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7.20、18.49和20.10亿元。
从短期偿债能力看,公司目前的现金比率仅为0.05、流动比率为0.21,流动性还是比较紧张的。
长期来看,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70.63%、362.25%、397.26%,整体负债水平始终处于高位,财务杠杆较高,长期偿债压力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流动负债中近九成来源于赎回负债,这是公司在融资过程中授予的股东特殊权利,其中包括赎回权,根据双方在2025年3月份订立的补充协议,赎回权在云迹科技递交招股书前一日暂停。
![]()
来源:招股书披露
此外,公司成立以来的多轮融资导致公司股权高度分散,CEO支涛仅持股9.73%,阿里、腾讯等32家机构合计持股超90%,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容易引发决策矛盾。
![]()
酒店是不是个好场景
市场竞争方面,中国企业在全球酒店场景智能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按照2023年收入计,全球酒店场景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占据市场份额27.6%,其中云迹科技以1.38亿元的收入占据9%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
![]()
来源:招股书披露
整体来看,酒店机器人行业中各企业市占率普遍不高,仍处于抢占市场的初期阶段,随着擎朗智能、九号机器人等企业入局,酒店机器人市场竞争加剧。
为争夺市场份额,公司往往采用低价的策略,招股书显示,“润”系列和“格格”系列机器人平均售价分别从2022年的2.32、2.68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1.31、2.09万元,降幅分别为44%和22%;“UP”系列机器人平均售价则从2023年的5.42万元下降至2.23万元,降幅达到约59%。
反映在纸面上,是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实现23.2%的年复合增长,但同期净亏损累计达8.15亿元。好消息是云迹科技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24.3%提升至2024年的43.5%。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的AI数字化系统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
价格换市场在什么节点转换为高质量的盈利,目前还是未知数,如果不能尽快形成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未来随着中国电信、LG电子等跨界巨头入场,亏损会很难扭转。
![]()
来源:招股书披露
此外,公司的业务模式也存在产品应用场景过于单一的问题。2022年至2024年,酒店场景的业务收入分别占据公司整体收入的70.1%、95.1%和83.0%,但是酒店行业受宏观经济、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例如2023年因疫情后酒店采购收缩,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0%。
![]()
来源:招股书披露
与同业相比,云迹科技的商业模式优势在于防御性,事实证明公司也已经在一个特定领域内获得稳固的市场地位。
但劣势在于短期内的增长瓶颈和风险集中。相比之下,同业公司的商业模式优势在于短期内的增长潜力和市场想象力。
云迹科技上市后的关键,就是向市场证明,其“深度垂直”模式最终能带来可持续的盈利,并且有能力将其成功复制到其他垂直场景,打破天花板的束缚。
可以看到,尽管公司近年来将业务场景拓展至医疗、社区和工业等场景,但是新场景拓展难度大,导致公司难以摆脱对酒店行业的依赖,增长天花板明显。
从这一点看,公司的技术研发还存在较长路径。然而,作为技术型机器人企业,公司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从2023年的47.8%骤降至23.4%。从产出方面看,公司虽拥有979项专利,但核心算法依赖腾讯云和阿里IoT的外部整合,AI决策系统与多模态感知技术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底CTO林小俊离职创业,研发团队缩水至66人,占员工总数27.6%,较低于行业头部企业水平。
此外,聚焦到云迹科技主导的酒店机器人细分市场,其规模相对有限。据相关咨询报告,全球和中国酒店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4年分别达到25.06亿元与6.94亿元。这对云迹科技而言意味着:在一个天花板较低的赛道里,即使成为龙头,其想象空间也可能受限。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9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规模将达到9382亿元。如果云迹科技能成功转型为跨场景的“服务智能体平台”,才能突破当前细分市场的增长瓶颈。
打破场景依赖、成功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道阻且长。
![]()
尾声
云迹科技上市之后的运营,本质上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现金支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如何续命翻盘成为最紧迫的问题。
行业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中国酒店机器人市场价格战已导致行业均价暴跌。技术溢价难逃成本压制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反而成为了枷锁。
在港股18C章为未盈利科技企业开辟通道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而非仅靠国产替代的叙事,成为所有从业者的必答题。
机器人行业的竞争已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生态能力与商业效率的全面比拼。云迹科技能否借助上市,在宝贵的窗口期内突破技术瓶颈、拓展多元场景,将决定其能否从资本压力下成功突围。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机器人行业新进展。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 XINLIU -
喜欢就奖励芯流一个“”和“在看”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