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规模最大,难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同时这场战役的开局也比较艰难,因为华野的对手是黄百韬兵团。黄百韬是粟裕将军认可的为数不多的对手之一,粟裕还曾说过:“如果不是运气比较好,我应该是打不过黄百韬的。”而粟裕为了打败黄百韬,还曾六次征调一位将军,这个人是谁?
![]()
黄百韬并不是黄埔军校出身,但他却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之一,这也就意味着黄百韬要从杂牌部队晋升到嫡系部队会比其他国民党将领难得多。但也恰巧是他晋升的难度大,不是黄埔军校出身,所以黄百韬本身比较自卑,对蒋介石会看重他器重他而感激涕零,这为后来的碾庄战败而举枪自戕留下伏笔。
黄百韬的起点低,是从传令员慢慢做到师长的。在跳槽到国民党军队后,虽然有军衔无实权,但黄百韬却借此在一众国民党将领面前出头露面,不停的提升自己、讨好上级。这样一来很快就引起一些国民党将领的注意力,并把他推荐给了顾祝同
![]()
顾祝同本来没有把黄百韬放在眼里,但他很快发现黄百韬这人极有能力。不但有勇有谋,而且作战骁勇,在一群只说不做、贪生怕死的国民党将领中显得格外突出。而黄百韬并不是一味的冲锋陷阵,是有选择的在执行上级的命令,几场战争下来,不仅是顾祝同,就连蒋介石都对他感到印象深刻。
![]()
渐渐的,蒋介石开始重用黄百韬,让他去担任25军的军长。25军大部分人员都是从其他军队调集的,是个不折不扣的杂牌军,但黄百韬并不失望,对25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后面的战争中,这支军队所爆发的强大的战斗力竟远远强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看到黄百韬的潜力后,蒋介石也发现自前眼睛蒙了灰,于是便授予黄百韬总政府通行证编号。这个编号可以直接会见蒋介石,可以说是蒋介石拉拢人的利器之一。看到自己的努力有用后,黄百韬对蒋介石感激涕零、尽表忠心。
![]()
黄百韬也确实有实力,在和粟裕对战的两次战争中,都能意外突破华野的包围圈,两次都让粟裕的计划落空。而这两次黄百韬的兵团都能化险为夷,避免了被华野剿灭的悲剧,这让蒋介石十分高兴,认为黄百韬是粟裕的克星,蒋介石为此还专门为他授予了勋章、组建了第七兵团。
![]()
接下来我军就开始了淮海战役,解放济南后,下一步就是徐州,直面的就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这让黄百韬很是焦急。虽然两次在粟裕手中侥幸逃脱,但他自己最清楚两方对战起来,吃亏的一定是第七兵团。黄百韬为此多次上报蒋介石退出徐州,但耽搁了好几天,蒋介石才勉强同意。但黄百韬不知道的是,这次粟裕的目标直指他的第七兵团,在这情急之下黄百韬竟忘了为自己准备后路
![]()
等黄百韬下令撤退时,华野的步伐已经快逼近了。第七兵团手忙脚乱,幸好成功过了河,抵达碾庄后,黄百韬不想着先向徐州突进,反而在徐州滞留了一晚,这就给华野追上他们留下了时间。这场战争中,粟裕叫来了一个猛将——周志坚
周志坚是华野13纵的司令员,这一纵队硬生生被他训练成了主力,而且实力非常,善打硬仗。华野的实力强悍,黄百韬兵团也不弱,双方交战许久,身经百战的粟裕都为此头疼不已,就叫来了周志坚。周志坚率领13纵,杀出一条血路,争当主力先锋
![]()
粟裕为了打败黄百韬兵团,前前后后打电话征调了周志坚六次,经过12天的血战,才将黄百韬兵团打败。可以看出周志坚的骁勇善战,也可以知道黄百韬负隅顽抗有多强,但强势的黄百韬兵团遇到同样强势的周志坚,还是不敌
战后粟裕表示:“黄百韬是个优秀的将领,如果不是因为华野的运气比较好,我都不确定能不能赢得了他。”黄百韬能从一个小小的传令员,做到后面的总司令,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他太过愚忠了。皖南事变中为讨好蒋介石不惜挥刀指向八路军,明知这场战争必败的情况下还不释放百姓。本该是一代名将的他却是一路走到黑,到最后竟以死效报蒋介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