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的酒旅融合探索,已超越简单的产业协同,正在形成全方位的生态重构。
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关乎一地一业的发展,更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文|陈俊
10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发布消息称,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贵州省推进文旅体融合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培育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10个文旅体特色项目和10个体旅融合消费项目,打造世界级山地户外运动与旅游目的地。
方案明确,将提升茅台酒镇景区、习酒酒谷景区等基础设施,打造“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探索“酱香马拉松”“探洞+攀岩+品酒”等融合产品,同时推进“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四个一批”建设。
这一方案不仅为贵州文旅体融合绘就蓝图,更展现其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系统思维,尤其在酒旅融合领域的创新布局备受关注。
![]()
近年来,贵州在文旅融合领域屡屡“爆款出圈”。
例如,榕江“村超”已从区域性足球赛事跃升为全国性文旅IP。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榕江县接待游客55.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52亿元。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通车开创了“桥旅融合”新模式,该桥从设计之初就融入交通、旅游、文化、科技等多元要素,成为贵州文旅新地标。
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是贵州对文旅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方案提出的“3个10”项目,标志着贵州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布局,从依赖资源禀赋转向创新驱动。在酒旅融合领域,方案明确打造“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探索“酱香马拉松”等创新产品,反映出贵州推动白酒产业战略转型的清晰思路。
![]()
▎图源:赤水河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实质上是对白酒产业价值链的深度重构。
方案提出,贵州将拓展体旅消费场景,推进“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四个一批”建设,加快推出一批特色酒庄、美酒美食街区、酱酒体验店,完善赛事活动举办地的特色餐饮、酒吧、演艺、电影、音乐吧等消费业态。
目前,贵州已评选出25家星级特色酒庄,形成美酒美食街区28条,酒旅融合景区达21家,为全域酒旅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
▎习酒酒谷(图源:云酒头条)
专家分析认为,酒旅融合将白酒的“时间价值”可视化、可体验化,让消费者直观感受酱酒酿造的时间成本与工艺复杂度,有效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其中,体育赛事在酒旅融合中扮演着关键的引流角色。
![]()
▎图源:国台酒业
方案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这与贵州近年来“村字号”赛事品牌的成功经验一脉相承。
比如国台酒业总冠名的“村超·世界足球明星贵州行”活动,通过邀请罗伯特·巴乔等世界足球明星,实现了体育IP与酒文化的创新融合。期间发布的纪念酒产品,将体育激情与酱香醇厚巧妙结合。
这种“赛事+美酒”的模式,为酒企创造了全新营销场景与消费体验。贵州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体育赛事+旅游+美酒美食”的联动机制,通过发行消费券、票根优惠等形式,形成闭环消费生态。
当前,酒旅融合的深入推进仍面临诸多挑战。同质化竞争是首要风险,各地酒庄、美酒美食街区建设缺乏差异化定位;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体验设计水平,既懂酒文化又精通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稀缺;季节性波动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如何打造四季皆宜的酒旅体验亟待破题。
在云酒头条看来,贵州的酒旅融合探索,已超越简单的产业协同,正在形成全方位的生态重构。
随着方案的落地实施,贵州有望为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路径。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关乎一地一业的发展,更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