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提起美军防空实力,不少人会先想到“爱国者”导弹拦截弹道导弹的画面,或是“萨德”系统覆盖大范围空域的威慑力。
但最近美国空军一名中校的公开表态,却给这份“安全感”浇了盆冷水,他直言,美军在印太战区的不少空军基地,本质上已经没法防御,要是未来与中国发生冲突,关岛这类关键基地恐怕会面临导弹、无人机加特种部队的联合突袭,甚至有“一锅端”的风险。
![]()
这可不是外界的猜测,而是美军内部人士从防御体系、部署策略到装备现状,一层层扒出来的漏洞。
号称全球军力第一的美国,为啥连自家空军基地的安全都保不住,这些漏洞到底是长期遗留的“老毛病”,还是近年战略调整埋下的“新隐患”?
![]()
要搞懂这个问题,得先从美军内部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责任扯皮”说起,一直以来,外界都默认美国陆军负责地面防空任务,包括保护空军基地。
这个认知的源头,是1948年出台的《基韦斯特协议》,这份划分各军种职责的文件,虽然没明说“空军基地防空归陆军”,却让“陆军管防空”成了默认规则。
后来1984年陆军和空军签的一份备忘录,更明确写了陆军“主要负责空军基地防空”,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后面跟着的关键条款:要是陆军这边资金不够,空军可以自己搞“点防御”。
![]()
如今,这份几十年前的协议成了“烫手山芋”。美国空军参谋部空权战略家菲尔·费里斯中校,在为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撰写的论文里直接点破:《基韦斯特协议》从没真正把空军基地防空的任务交给陆军,所谓“陆军负责”只是部分人的误解。
更现实的问题是,陆军现在根本没精力管这么多,全球各地的防空和导弹防御任务已经让陆军资源紧绷,光是应对欧洲、中东的需求就够忙了,根本抽不出多余力量覆盖印太战区的所有空军基地。
![]()
而空军自己的防御能力,说出来更让人意外,费里斯在接受《防务新闻》采访时提到,目前空军唯一能直接用的主动防御手段,只有自己的战斗机,可很多海外基地和远征环境下,根本没部署战斗机。
负责基地安全的部队,主要靠非动能反无人机系统和少量轻武器,连能提供有效防护的中重型机枪都缺,也就是说,要是有小型无人机或者低空巡航导弹冲过来,这些基地大概率只能“被动挨揍”。
![]()
更麻烦的是,空军近年推行的“敏捷作战运用”学说,还把防御困境又加深了一层。这个学说的初衷是好的,把原本集中在大型基地的空中力量,拆分成小股部署到众多小型临时基地,这样能避免被敌方导弹“一锅端”。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小型基地大多建在偏远地区,别说“萨德”“爱国者”这种重型防空系统,就连相对轻便的“间接火力防护能力发射单元”,都没法在这儿部署和维护。
![]()
毕竟要把这些笨重的装备运到小岛或临时机场,光靠C-130运输机根本不够,后续的维修、弹药补给更是难题,费里斯在论文里算得很清楚:这种分散部署,等于把空军基地暴露在了“没防空保护”的风险里。
面对这么多漏洞,费里斯也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空军必须自己搞一套“综合防空与导弹防御计划”,主动防御和被动防御得双管齐下,主动防御方面,他建议整合其他军种的装备。
![]()
比如陆军的“多域火炮项目”、海军陆战队的“中程拦截能力”和“海基防空一体化系统”,这些装备的机动性和适配性更强,适合小型基地使用,另外,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证明有效的机枪和肩扛式导弹,也能作为补充,对付小型无人机绰绰有余。
被动防御同样不能少,费里斯提到,基地得搞伪装、干扰敌方传感器,还要设置诱饵目标,把真正的战机和设施藏起来,同时加固跑道、机库这些关键设施,就算被击中也能尽快恢复。
![]()
更关键的是指挥体系,现在基地防御的力量太分散,必须交给“安全部队防御指挥官(DFC)”统一指挥,毕竟敌方攻击可能从空中、地面多个方向来,只有DFC能统筹所有防御力量,做出最快决策。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点:电磁静默,费里斯特别强调,这一点现在空军做得太差了,从乌克兰冲突的经验来看,只要基地里有无线电、雷达或者手机信号传出去,很可能就会被敌方锁定,引来导弹或无人机打击。
![]()
美国陆军早就担心过量无线电通讯会暴露指挥所位置,可空军目前在这方面的投入少得可怜,连飞行员接受的“降低信号特征”训练都很有限,要是未来真的冲突,光是信号泄露这一点,就可能让防御部署全白费。
地面防御也得补短板,费里斯在论文里建议,空军要重点防范特种部队、游击队或恐怖分子的地面突袭,不能只盯着空中,最好的办法是用技术代替人力。
装摄像头、部署传感器和小型无人机,再配上远程视觉设备,让士兵不用下车就能观察周围环境,既安全又能覆盖更大范围,当然,这些装备还有个要求:必须能快速部署,尽量少用C-130运输机,而且成本要可控,不能搞成“天价防御系统”。
![]()
可即便把这些方案都算上,费里斯还是抛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有些地方,美军是真的没法防,他在论文里明确说,印太战区的很多区域,因为“临近威胁过于密集”,最终可能只能放弃全面设防。
这种情况下,美军能做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靠盟友和伙伴的防御力量,把防线往外推,二是在第二岛链之外部署远程火力,用“远程打击”代替“近距离防御”,避免把基地直接放在敌方火力范围内。
![]()
说到底,美军现在面临的防空漏洞,本质上是“既要又要”的矛盾:既想靠分散部署躲打击,又没法给分散的基地配上足够的防空。
既想让陆军帮忙扛防空任务,又知道陆军资源不够。既想搞全面防御,又不得不承认有些地方根本防不住,费里斯的爆料,与其说是“自曝家丑”,不如说是美军面对战略困境的一次“清醒反思”。
但反思归反思,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不是改改协议、添几样装备就能做到的,毕竟在印太这样的复杂区域,防御漏洞只要存在一个,就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致命短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