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志青
上海战役后,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经过短暂休整,按照预定计划进军福建。第10兵团从闽北向闽南挺进,所向披靡,战果辉煌。国民党军屡遭歼灭性打击,且战且退,一败涂地。经过福州战役、平潭岛战斗、漳厦战役等作战,第10兵团歼灭国民党军10万人,几近占领福建省全境。但是,由于骄傲轻敌,仓促发起金门岛战斗,第10兵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长期以来,大众关注金门战斗,冷落第10兵团进军福建的胜利凯歌,则是不应该的。
一、国民党军对福建部队的整编
渡江战役后,长江下游国民党军一部被歼灭,一部逃往台湾,一部逃往浙江,更多的逃往福建。逃往福建的国民党军有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侯镜如第17兵团、张世希第7绥靖区、张雪中第9编练司令部等残余部队。上述部队均遭受过沉重打击,重武器散失殆尽,兵员严重缺额。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部队残破,番号庞杂,缺乏统一指挥。为此,国民党军统帅部决定进行整编,尽快恢复战斗力。
1949年5月,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顾祝同赴福州,主持驻福建省部队的整编。他宣布:所有驻福建省的部队,一律归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朱绍良指挥;保留第6兵团、第8兵团、第22兵团(新成立)番号,撤销第17兵团、第7绥靖区司令部、第9编练司令部番号;李延年、张雪中、张世希、侯镜如、吴石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范诵尧任参谋长。
经过整编,国民党军驻福建省共3个兵团10个军约12万人,战斗序列如下:第6兵团,司令官李延年,下辖第25军、第73军、第74军、第96军、第106军。第8兵团,司令官刘汝明,下辖第55军、第68军。第22兵团,司令官李良荣,下辖第5军、第121军。福州绥靖公署直属独立第37师、独立第50师、第80军201师。此外,还有福建省保安第1纵队、第2纵队,交通警察第3旅、第4旅等部。
![]()
◆1949年6月18日,第10兵团司令部发出向福建进军的行动命令。
为了鼓舞部队士气,蒋介石亲往前线视察。6月21日,他在福州机场匆匆召开了驻闽部队团以上军官参加的临时军事会议。他在会议上说:“现正是我党危难关头,所以我以党的总裁地位来领导大家和共产党作殊死战。个人引退半年来,没有片刻忘怀久经患难的袍泽,望大家戮力同心,争取最后胜利。”接着,他严厉训斥高级将领在江防战役中只顾逃命,到福建后又缺乏坚守信心,当师长、团长、营长的仍想南逃,有些未经批准竟擅自去了台湾。最后,他反复强调福建地位的重要性。他说:“大家应当知道台湾将是党国的复兴地,它的地位的重要性异于寻常。比方台湾是头颅,福建就是手足,没有福建即无以确保台湾。以福建而言,守不住闽江以北,闽南也难以确保。今后大家要树立雄心壮志,和共匪顽强斗下去。”
会议在草草研究防御部署、机构调整、部队整编、后勤补给等问题之后,宣布了如下计划:(1)以第6兵团负责福州周围地区、平潭岛地区的防务,并以第96军及独立第50师做收复古田县的准备。收复之后加以固守,以巩固福州外围据点。(2)以第8兵团负责龙溪县(今属漳州市)漳州城(今属漳州市芗城区)的防务。(3)以第22兵团负责泉州、厦门市、金门县的防务。(4)迅速成立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统一指挥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省、海南岛地区的军政事宜。(5)成立东南区点验整编委员会,对各部队进行点验,核实兵员,然后进行整编,提高战斗力。(6)加紧构筑各地防御工事,所需人力、材料由福州绥靖公署负责征集调配,联勤总部福州补给区应速将存于台湾高雄的2个师的国械武器装备运闽,补充第6兵团,以资应急。(7)驻闽美械装备部队,速由台湾补给区补足3个基数的弹药。(8)马尾弹药库所存国械弹药,应迅速发给闽江以北各军。
会后,蒋介石分别单独接见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朱绍良、刚任命的东南前进指挥所主任汤恩伯、第6兵团司令官李延年、第106军军长王修身、第25军军长陈士章、第74军军长劳冠英、第96军军长于兆龙、独立第37师师长吉星文、独立第50师师长李以劻等人。蒋介石再次要求他们死守福州,以巩固台湾外围。
![]()
◆1949年6月17日,第10兵团政治部印发的进军福建动员口号。
6月底,蒋介石在台湾召开东南军政会议,再次强调台湾是反攻大陆的基地,应该集中可能集中的力量巩固东南各省防务,借以巩固台湾外围屏障。陈诚就军队编制、装备、训练、补给等问题,向会议作了报告。7月1日,国防部东南区点验整编委员会成立,蒋鼎文任主任。中旬,蒋鼎文率领第1点编组、第2点编组到福建,拟对福建部队再次进行整编。无奈此时第三野战军已经开始进入福建,点编计划未能实施。7月1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陈诚为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罗卓英、王东原任副长官。
二、第10兵团奉命进军福建
上海战役结束前夕,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和参谋长张震就考虑未来作战的问题了。1949年5月22日,他们致电中共中央军委说,依据整个战局观察,国民党军已全线溃退,福建守军不多,第三野战军入闽部队是否可以提早出动。何时出动,请军委决定,以便上海解放后能迅速调整部署。5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六七两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入闽部队只待上海解决,即可出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91页)5月27日,第三野战军电示第10兵团:立即撤离上海市区,进行入闽准备。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根据福建地区国民党军的情况,以及该兵团在上海战役中伤亡较大等情况,建议推迟一个月出动。5月29日,中共中央华东局、渡江前线总前委拟同意第10兵团的建议,并请示中共中央军委。6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以第10兵团3个军入闽,行动时间如能提早至本月下旬更好。6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又指出:如果准备工作尚未做好,进军时间延至7月上旬亦可。
![]()
◆为了进军福建,顺利开展工作,第10兵团组织对福建的各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福建省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崇山峻岭绵延全境,仅福州、泉州、漳州等沿海地区较为平坦。道路崎岖,村庄分散,人烟稀少。境内较大的河流有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等,水流湍急。境内公路很少,且年久失修,因此交通十分不便。沿海多沙滩礁石,海岸曲折,有马祖、平潭、厦门、金门、东山等1100多个岛屿,地形非常复杂。
第10兵团进军福建,有许多有利条件。经过渡江战役,苏南、皖南、浙西、闽北、赣东等广大地区已经获得解放。特别是我军解放了闽北建瓯县(今建瓯市)、南平县(今属南平市)、古田县等地,打开了进军福建的北大门。福建有许多地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福建人民有优良的革命传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坚持斗争的闽浙赣边纵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已发展到1万余人,成为第10兵团进军福建的一支重要的配合力量。防守福建地区的国民党军大多数是江防战役(即渡江战役)中溃退下来的部队,士气低落,建制不全,装备缺乏,布防仓促,工事简陋,战斗力不强。
但是,第10兵团进军福建也面临许多困难。福建农业和工商业落后,加上连年战争破坏,民穷财尽,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不能为进军部队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其他物资。福建境内山多路险,交通不便,长期在北方平原作战的指战员不熟悉山地作战,对行军作战影响较大。福建的风俗民情、语言都很独特,进军部队同当地人员交流、沟通有诸多不便。此时正是夏季,多雨、炎热、潮湿、蚊虫等,都容易导致南方常见的疟疾等疾病流行。
上海战役结束后,第10兵团集结在江苏省吴县(今属苏州市)、常熟县(今常熟市)、浙江省嘉兴县(今属嘉兴市)地区,进行进军福建的准备工作。各军按照兵团政治部的统一部署,结合上海战役后的评功、评政策纪律、评斗志的三评活动,通过下发教材、领导上课、班排讨论、举办墙报、互相谈心等各种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全兵团补充4万名解放战士,整顿了各级组织。根据福建地区地形特点,调整部队装备。进行山地作战训练,提高部队机动能力和对山地战的组织指挥、通信联络、火力协同及射击技术。对福建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力部署、地形、道路、天候等情况进行全面侦察。第三野战军后勤部下发3个月的经费,确定原配属第10兵团的地方支前干部和部分民工、担架,继续随军服务。苏南支前司令部运送150万余公斤大米屯集于浙江省江山县(今江山市),准备供给过境部队。兵团后勤部拨出一部分新兵,为3个军各组建1500余人、300副担架的担架队,为兵团部组建500人、150副担架的担架队。重武器配备10个基数的弹药,轻武器配备4.25个基数的弹药。为每个军临时配备12辆汽车,在浙江省江山县、江西省玉山县、福建省古田县设置兵站,负责各种物资的转运。为部队补齐单军衣、布鞋、胶鞋、水壶、米袋、蚊帐、药品、急救器材等物资。6月上旬,兵团统一组织由400余人组成的先遣队,先期进入建瓯县,会同当地中共地下组织和游击队,了解情况,筹集粮草,抢修道路。
![]()
◆新的中共福建省委率领华北、华东各地南下干部、上海知识青年等数千人,陆续从上海、苏州等地随第10兵团入闽大军向福建进军。
6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福建省委,张鼎丞任书记。为了保证进军福建任务的完成、尽快开展福建工作,华东局从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抽调600余名干部,从上海招收2000余名知识青年,随第10兵团南下,充任省以下各级党政机关的骨干。
为迎接和支援第10兵团进军福建,中共闽浙赣省委和闽浙赣边游击队积极配合。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闽浙赣边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曾镜冰要求:各级干部要大力宣传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政策,积极开展支前工作。6月30日,闽浙赣省委发出《关于大军供应工作指示》,号召中共福建省各级组织和群众应以最大的努力、最吃苦的精神来支援主力部队的进军,要做到既保证军需,又不致造成混乱和影响民生。7月初,闽浙赣省委决定成立闽北支前委员会,曾镜冰兼任主任。各县成立支前分会,负责支前工作的具体落实。在闽浙赣省委的领导和部署下,闽北地区群众掀起支前热潮。截至7月中旬,在闽浙赣省委领导下,闽北地区筹集大米350万余公斤、柴草450万余公斤、马料65万余公斤、食油5万余公斤、盐5万余公斤。7月下旬,第10兵团各部先后到达南平县、建瓯县、古田县一带,叶飞、曾镜冰主持召开筹粮工作会议,制定“统一领导,独立自主,大家动手”的筹粮方针,决定由随军南下干部协助当地党政机关组成闽北支前司令部,负责动员民力,筹划粮草。第10兵团提出“一手打仗、一手支前”的口号,规定自兵团至连队各级均成立筹粮工作队,负责筹集和运送粮食的任务。在中共福建省委和第10兵团的统一部署下,各筹粮工作队在划定的地区与地方干部、游击队员一起筹集粮草。
7月下旬,张鼎丞率领南下工作干部抵达福建省建瓯县,与中共闽浙赣省委会合。7月25日,在会师大会上,张鼎丞宣布中共福建省委正式开始办公,中共闽浙赣省委宣告结束。
三、攻占福州
7月2日,第10兵团陆续由浙江省嘉兴县乘火车至江山县、江西省上饶县(今属上饶市),然后徒步南下。兵团部率第31军、第28军在江山县下车后,经福建省浦城县、建阳县(今南平市建阳区)向建瓯县、古田县开进。第29军在上饶县下车后,经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建阳县、建瓯县向南平县开进。7月26日,各军经过200余公里的艰难跋涉,分别到达建瓯县、南平县、古田县,兵团部位于建瓯县。根据福建地区国民党军的兵力部署、地形特点、交通条件及第10兵团本身的情况,叶飞、韦国清决定分两个阶段完成解放福建的任务。第一阶段,集中全力围歼福州地区国民党守军第6兵团,控制闽中,打开局面。第二阶段,乘胜南下,攻占泉州、龙溪县漳州、平潭、厦门等岛屿,求歼第8兵团、第22兵团,解放全省。
(一)围歼福州国民党军的部署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位于闽江下游,依山临水,中央低平,闽江横贯市区南部,地形十分险要。国民党军以福州绥靖公署、第6兵团共6万余人防守该地区。其中,第106军主力扼守福州市区。第74军为右翼,防守罗源县、连江县、澳头一线。第25军、独立第37师为左翼,防守闽清县至福州间闽江两岸地区。第96军、独立第50师,分别配置于林森县雪峰(今属闽侯县)、大北岭、小北岭(今均属福州市晋安区),以加强福州正面的防御。第73军防守福清县(今福清市)、平潭岛。刚由台湾运来的第80军201师1个团增防福州以东林森县马尾(今福州市马尾区),以确保福州、马尾线及闽江口之通路。国民党军的企图是,依托有利地形,阻止第10兵团于闽清县、罗源县以北,守住福州。如防线被突破,则以逐次抵抗手段掩护部队退踞海岛,或沿福厦公路(福州—厦门)南撤到龙溪县漳州城、厦门市。
![]()
◆第10兵团渡过上饶信江,向福建进军。
7月下旬,第10兵团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攻占福州的两种方案。第一方案,采取钳形迂回攻击战法,首先攻占福州以东的连江县城、长门村、林森县马尾,福州以南的永泰县、福清县、长乐县(今福州市长乐区),截断福州守军的海上退路和沿福厦公路南逃之路,并分割福州守军与龙溪县漳州、厦门守军的联系,尔后围攻福州。如果执行第一方案,向南迂回的部队要翻越20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没有公路、大路,不能携带大口径火炮等重武器,只能轻装。但是,这一方案可以达到全歼福州国民党军的目的。第二方案,以第28军、第31军由宁德县、罗源县、连江县齐头并进,直插马尾,切断守军海上退路。如果执行第二方案,进攻路程短,但不能切断守军向南撤退之路。经过权衡利弊,第10兵团决心采取第一方案。
8月4日,叶飞、韦国清发出《攻歼福州守敌的部署命令》。该命令指出,为求全歼福州地区国民党守军,兵团决心以突然、勇猛、坚决动作攻歼连江县城、长门村、林森县闽安(今属马尾区)、长乐县、福清县等地守军,切断守军海陆退路,尔后集中全力会攻福州守军。具体部署如下:
第31军为左路军。8月9日,从现地开进。8月15日黄昏,开始攻歼连江县城、长门村、林森县闽安、马尾守军,断其海上退路。尔后,由东向西及由东北向西南,会同第28军、第29军攻歼福州守军。为此,第一步除以1个团配合地方武装监视罗源县守军并相机歼灭外,集中主力直攻连江县城、长门村、闽安守军,并确实控制该地,封锁闽江口,断守军海上退路。第二步,除以一部兵力配属炮兵控制长门、闽安,以炮火封锁闽江口外,主力继续由东北向西南攻歼马尾守军。尔后,由东、东北向西及西南,会同第28军攻歼福州守军。
第29军为右路军。8月7日,从现地出发。8月16日黄昏,开始攻歼福清县、长乐县守军,切断其向东、向南之海陆退路,阻击可能由泉州、德化县、仙游县北援的国民党军。尔后,以一部兵力会同第28军、第31军围歼福州守军。为此,第一步应集中全力攻歼福清守军。第二步,除以一部兵力控制福清县,并择要点构筑工事,向南警戒外,主力继续由西南向东北攻歼长乐县、林森县尚干镇守军。尔后,以一部兵力由南向北,会同第28军、第31军围歼福州守军。
![]()
◆第10兵团炮兵部队集结准备攻占福州。
第28军配属炮兵第14团全部、第29军山炮团大部为中路军。8月9日,从现地开进,沿古田县至福州公路实施正面突击,准备会同左路军、右路军围歼福州守军。第一步,8月15日黄昏,开始以主力割裂歼灭林森县大湖、雪峰地区守军,同时以一部攻歼闽清县守军。第二步,以主力迅速南插林森县仁山、甘蔗(今均属福州市仓山区),切断福州市区与闽侯县白沙镇之间守军的联系,肃清福州外围西北地区守军,尔后视情况发展进攻。如守军固守福州,则集中炮火、兵力由西、西北,会同第31军、第29军攻歼福州守军。如守军收缩马尾、长乐一线时,则迅速攻占福州,主力分由闽江南岸及南台岛向东直插尚干、长乐,协同第29军、第31军歼灭东逃守军。如福州守军增援马尾,向第31军反击时,则乘机向福州攻击,策应第31军作战。
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各军处于分散独立作战的状态。因此,第10兵团要求各军一方面要机断专行,独立主动地寻敌作战。另一方面,要在战役上注意协同配合,坚决完成预定任务。与此同时,第7兵团第21军63师经闽东北霞浦县,向罗源县、宁德县等地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配合第10兵团作战。
(二)进击闽中
福州绥靖公署得悉第10兵团进攻福州的情报后,急忙将防御罗源县、连江县丹阳镇的第74军216师向连江县收缩。8月4日,第10兵团首长发现这一情况后,决定提前发起进攻。8月6日,各部一律轻装,按照预定部署,在闽东游击队的引导配合下,翻高山,抄小路,迅速隐蔽地向福州外围开进。
8月6日,右路军第29军由尤溪县、南平县、南平县樟湖板(今属南平市延平区)地区出发,连续5天长途行军。8月11日,首先发起战斗。在永泰县游击队配合下,一举攻占永泰县城,歼保安团一部。8月12日,继占永泰县葛岭,并向福清县宏路镇、县城疾进。8月15日拂晓,在闽中游击支队的配合、接应下,控制福厦公路要点福清县东张、宏路。同日,闽清县守军撤逃,闽清游击队当即进占该城。8月16日,主力攻占福清县城、长乐县城,歼守军第73军238师、保安团各一部。另一部进占福清县渔溪镇。至此,第29军切断国民党军南逃的陆上退路,并构成对可能自龙溪县漳州城、厦门等地北援之国民党军的抗击态势。
8月7日,中路军第28军由建瓯县东南地区出发。8月14日,占领闽江北岸之闽清县祥溪口、大坪、双溪、下洋诸点。8月15日,进占林森县大湖、雪峰、闽清县城。守军第96军大部先期东逃,一部被歼。8月16日,攻占福州北郊屏障大北岭、小北岭,守军独立第50师1个团起义。接着,攻占福州以北之林森县新店(今属晋安区)、福州以西之林森县徐家村,逼近福州市区。
8月8日,左路军第31军由古田县出发。8月13日,攻占连江县丹阳镇。8月14日,在连江县孙厝歼守军第74军216师大部,俘该师师长谷元怀以下1000余人。8月15日,继续南进,攻占林森县闽安、官溪等要点,控制福州东北外围一线阵地,歼守军第74军23师一部。8月16日,攻占马尾、连江县城、长门村等地,歼第74军23师大部,独立第50师、第80军201师各一部。同时,以一部攻占闽江口外围之琅岐岛。至此,完成了控制闽江北岸、封锁闽江、断守军海上逃路的任务。
(三)占领福州
8月16日晚,福州国民党守军开始撤逃。朱绍良、李延年乘飞机逃往台湾,第73军大部、第74军一部、第201师1个团逃往平潭岛,福州绥靖公署、第6兵团部率第25军主力、第106军一部、独立第50师一部沿福厦公路南逃,第96军、第25军108师、独立第37师等部渡闽江向永泰县方向逃跑,企图逃往厦门。
![]()
◆第10兵团解放福州先头部队认真执行群众纪律,露宿街头。
第10兵团首长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第29军于林森县尚干镇以南至福清县城、宏路镇东西地区进行坚决阻击;第28军、第31军迅速占领福州市区,并尾追南逃之国民党军,力求将其歼灭于乌龙江两岸及福清县、永泰县以北地区。各部接令后,不顾疲劳,立即行动。8月17日晨,第28军、第31军各一部,分别从西、北、东、东北4面攻入福州市区。国民党守军第106军318师副师长赖惕安率领师部及第953团1000余人起义,第952团投诚。接着,在南台地区歼灭福州绥靖公署司令部、第25军一部、独立第50师一部共4600余人。此后,以一部兵力警备福州,以主力分路堵追围剿南逃国民党军。第28军1个师向永泰县方向追击,在永泰县以北地区歼国民党军3000余人。第29军在福清县西北山区及宏路以北公路两侧,堵歼国民党军1万余人。第31军一部在乌龙江以南林森县清口、透头地区,歼国民党守军一部。接着,各部继续搜剿、捕歼溃散国民党军。
8月23日,福州战役结束。第10兵团伤亡1700余人,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至此,第10兵团胜利完成进军福建的第一阶段作战任务。在此期间,第21军63师先后攻克宁德县城、宁德县三都澳(今属宁德市蕉城区)、罗源县城等地,配合了第10兵团的作战。
四、攻占平潭岛
福州战役后,第10兵团决定第28军攻占平潭岛。平潭岛隶属平潭县,也称海坛岛,是福建省沿海第一大岛,面积267平方公里,外围有小练岛、草屿、塘屿、东庠岛、西庠岛等。福州失守后,国民党军第73军第15师、第238师和第74军残部近1万人据守平潭岛及外围岛屿。他们加紧构筑工事、公路、飞机场,妄图在此继续顽抗,以屏障台湾,并封锁福州至厦门的海上交通。但是,守军都是反复被歼灭后重新组建的部队,官兵厌战,战斗力不强。
1949年8月26日,第28军攻占平潭县屿头岛。8月27日,攻占福清县江阴岛,开辟了前进基地。然后,主力集结在福清县城、龙田、高山、长乐县松下地区,进行攻击平潭岛的战斗准备。搜集船只、征集船工是战斗准备的重中之重,各团分头行动。第82师第245团团长柴裕兴率领1个营到福清县沿海搜集船只,物色船工,政治委员孙乐洵组织部队训练。在战斗发起前的20天里,该团搜集到100多只木帆船,征集到几百名船工。该团4000多人,这些船只不够用,也只能这样了。其他主攻团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
◆《人民日报》关于福州解放的报道。
9月上旬,第28军下达兵团作战命令,规定作战部署如下——
第82师附第84师第252团1个加强营、炮兵第14团4个连、军山炮团2个营,首先以一部兵力攻占草屿,并相机攻占塘屿。以炮火封锁海面,阻止守军军舰活动,保障师主力进攻平潭岛的安全。师主力从福清县东翰、东沙之间渡海,突破平潭县猫子山、凤山守军阵地。然后,以1个团向观音澳攻击,主力迅速抢占开门山、莲花山诸高地及平潭城东诸港口,切断平潭城守军向东向北的退路,尔后向东北攻击前进,协同第84师第250团歼灭坑口守军。同时,以一部兵力进至澳仔、小湾之间地区,向北及东北警戒,待后续部队登陆后攻击北吉钩及钱便澳。
第84师(欠2个团)附军山炮团1个营,并指挥第83师第247团。首先以第247团攻占长乐县长屿岛、平潭县鼓屿岛、大练岛、小练岛,组织炮火封锁海面。尔后,由平潭县南前、围营一带渡海,突破平潭县苏澳村等地守军防线,迅速抢占苏澳。得手后,以一部兵力向东南攻击前进,协同第84师第250团歼灭流水、君山地区守军。第84师第251团尾第247团后跟进,控制长屿岛、鼓屿、大练岛、小练岛、屿头岛,组织炮火封锁守军舰艇,保障第247团侧后安全。
第84师第250团归军部直接指挥,从平潭县土库、结屿之间拦腰截断、分割守军。以一部控制龙头村、田中等地,切断平潭县城守军向东北逃跑的退路。以主力迅速攻占流水、坑口。尔后,继续向君山、溪口方向攻击前进,协同第247团歼灭青峰、君山之间地区的守军。
9月11日,第28军参战部队进入进攻出发地,待命攻击。第28军政治部颁发政治动员令,号召全军打好渡海作战的第一仗,要求参战部队坚决顽强,争取一举登陆成功;大胆积极,大量歼灭守军有生力量,争取得到“平潭部队”的光荣称号。9月12日晚,第83师第247团首先向小练岛守军发起进攻。9月13日晨,第247团攻克该岛,俘守军80余人。当晚19时,第82师第245团一部攻占草屿。9月14日,第245团攻占塘屿,全歼守军。同日,第247团在攻击大练岛时,突遇台风,仅5个不完整的连登陆成功。登陆后,这5个连与岛上约1个团的国民党军激战彻夜,打退多次反扑。9月15日17时,在后续部队的增援下,第247团终于攻占该岛,歼守军800余人。在大练岛战斗中,第247团第8连大胆勇猛穿插,迅速攻占守军主阵地。此后,在友邻的配合下打垮守军1个营的反扑,给其以重大杀伤,并争取其残部投降,为全歼守军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该连被第三野战军前委授予“大练岛连”荣誉称号。
9月15日20时,第28军突击部队向平潭岛发起总攻。第82师第244团船队直奔平潭岛流水一线登陆,第245团船队直奔平潭岛钱便澳至渔洋一线登陆。突击部队乘坐木帆船,顶着波涛,横渡七八公里宽的海坛海峡。19时30分,第28军组织强大炮火,向平潭岛守军发起猛烈炮击,掩护船队渡海。指战员争先恐后地协助船工掌舵划桨,在大风中破浪前进。20时30分,第245团从钱便澳至渔洋全线突破守军防线,冒着守军的猛烈炮火强行登陆。然后,第245团在平潭岛南安村建立指挥所,听取当地游击队介绍守军的情况,调整部队的进军路线,指挥部队作战。全团指战员克服连续作战的困难,冒着炮火连续追歼顽抗还击的敌人,通过了一道道防线。9月16日2时,第244团与第245团一部攻克平潭县城。黄昏时刻,第245团逼近钱便澳周围山头。海边,国民党军溃逃部队正在上船,纷纷向海上逃窜。第245团抓住战机,组织全团火力压制国民党逃军,向澳口猛扑过去。国民党军逃跑不得,顽抗不成,便纷纷投降。在此期间,第247团、第250团相继由小结村、苏澳村一线登陆。20时,平潭岛战斗结束。北起大练岛、小练岛,南至草屿、塘屿的群岛和平潭本岛,全部被攻占。
第28军在平潭战斗中的表现非常出色,歼灭国民党守军6000余人,自己仅伤亡200余人。该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依托平潭,进扰闽中,封锁福州与厦门间海上交通的企图。同时,为此后第10兵团攻击厦门、金门等岛屿摸索了宝贵的作战经验。
五、攻占漳厦
福州战役后,为迅速占领福建全省,第10兵团决定除以一部担任新区城市警备及剿匪任务外,主力乘胜南下,实施第二阶段作战,攻歼退守闽南地区的国民党军。在第28军攻击平潭岛期间,第29军、第31军主力沿福厦公路向南发展攻势。两军在闽中游击队的配合下,相继占领莆田县(今属莆田市)、惠安县、晋江县(今属泉州市)泉州城、青阳、安海、南安县(今南安市)县城、南安县水头、晋江县围头等重要城镇,国民党守军纷纷逃跑或投诚。9月10日,第29军一部攻占莆田县湄洲岛(今属莆田市秀屿区)。9月16日,第29军另一部攻占莆田县南日岛(今属秀屿区),歼国民党军保安团一部。这些作战的胜利,为第10兵团进军闽南打开了大门。
![]()
◆漳厦战役
(一)进击闽南的部署
闽南是福建的富饶地区,龙溪县城漳州是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厦门是著名的海港。福州战役后,蒋介石为加强漳厦地区的防御,重新调整了指挥体制:撤销福州绥靖公署和第6兵团建制,由汤恩伯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统一指挥第8兵团、第22兵团作战。经过整编,第8兵团司令官仍为刘汝明,下辖第55军、第68军、第96军、独立第37师;第22兵团司令官仍为李良荣,下辖第5军、第25军、第80军第201师。
国民党军在漳厦地区的兵力部署如下:第8兵团第68军、第96军、独立第37师,部署在龙溪县漳州城、长泰县(今漳州市长泰区)、南靖县、同安县(今分属厦门市同安区、翔安区、集美区),拱卫厦门、金门。第8兵团第55军防守厦门,毛森任厦门警备司令。第22兵团第25军、第201师部署在大金门,第5军部署在小金门。除加紧赶修防御工事外,国民党军还从台湾等地派出舰艇、飞机封锁海面,企图保住闽南。如果闽南大陆失守,则退守厦门、金门,凭借海峡天险、海岛的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防御,屏障台湾,待机反攻大陆。
第10兵团决心以两个步聚实施漳厦战役。
第一步,首先夺取以龙溪县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大陆,控制攻取厦门、金门的有利阵地。具体部署是:(1)以第31军分两路向漳州进攻。一路沿南安县、同安县、龙溪县角尾(今角美)向漳州进攻。一路沿安溪县、长泰县枋洋镇、长泰县城、龙溪县举溪(今属漳州市芗城区)、南靖县向漳州进攻,尔后乘胜向东发展,攻占海澄县(今分属龙海区、海沧区)、海澄县港尾、屿仔尾(今均属龙海区)、嵩屿(今属厦门市海沧区)等沿海要点。(2)以第29军主力攻占厦门以北同安县集美(今属厦门市集美区)、刘五店、澳头(今均属翔安区)等地。(3)第28军以1个加强师进至晋江县金井、南安县石井、同安县莲河村(今属翔安区)、晋江县永宁(今属石狮市)地区,进行渡海攻取金门的准备。
第二步,进行渡海登陆作战,攻取厦门、金门。以第31军和第29军主力攻取厦门岛,以第28军主力和第29军一部攻取金门岛。
(二)攻占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大陆
9月初,第10兵团主力开始由福州地区南下。9月19日,第29军、第31军根据兵团的作战部署,采取多路正面突击与左右两翼迂回攻击的战法,对漳州地区发起进攻。
右翼第31军在南安县分两路展开进攻。9月19日上午,第93师第277团、第278团在第91师第271团策应下,攻占同安县城,歼国民党军3个保安团2000余人。第279团沿同安至漳州公路攻击前进,攻占同安县角尾、石尾(今龙海区石美),并抢占九龙江上的江东桥,歼守军1000余人,切断漳州守军的水上退路,控制了漳州至厦门的水路交通。与此同时,第92师分3路向漳州攻击前进。左路第276团攻占长泰县后,向漳州疾进。中路第274团经长泰县岩溪直插漳州,师部随该团行动。右路第275团沿南靖至漳州公路攻击,在南靖县以北歼国民党军保安团500余人,抢占了漳州通往漳浦的大桥。鉴于守军第68军军部及第81师已撤离漳州、沿九龙江东逃,第92师立即占领漳州城并实行追击。9月20日2时许,第92师攻占龙溪县石码镇(今属龙海区),截住东逃的国民党军。经政治攻势,第68军参谋长张星伯率部投降。
第31军在完成占领漳州及其附近地区的任务后,继续向厦门进逼。至9月22日晚,第93师先后夺占海澄县海澄镇、浮宫、港尾、屿仔尾、镇海(今均属龙海区)等地,沿途追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第31军攻克屿仔尾后,炮火可以有效地轰击厦门市区,使国民党守军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国民党军以1个团的兵力在军舰、飞机掩护下向屿仔尾反扑,一度占领了该地。第93师组织反击,再次攻占屿仔尾,歼守军1个加强营。第91师随第93师跟进,抵达同安县灌口(今属厦门市集美区)、龙溪县角尾地区。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第91师以第272团向嵩屿发起攻击,遭国民党军第55军1个加强营的顽强抵抗,伤亡300余人。第91师停止进攻,总结经验教训,重新组织战斗。9月24日21时,第272团、第273团再次发起攻击,终于攻克嵩屿,歼守军1个营大部。
左翼第29军主力沿福厦公路南下。9月20日,该军相继攻克同安县新店、澳头、刘五店(今均属翔安区),歼守军第55军第181师和第74师各一部。9月21日2时,第29军第85师第253团对集美镇发起攻击。守军以1个团的兵力防守该地,利用镇北高地和镇内建筑群构成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集美是爱国华侨陈嘉庚投资兴建的学村,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不准使用火炮等重武器攻击。第253团以轻武器进攻守军,逐渐扫清外围据点。9月23日,守军见大势已去,逃往厦门。
9月28日,第28军主力到达南安县石井地区。至此,第10兵团占领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大陆,共歼国民党军1.7万余人,完成了漳厦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任务。
(三)攻占厦门岛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面积128平方公里。它东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南、北三面与大陆环绕,最近处离大陆仅一海里。它西南紧挨着鼓浪屿小岛。厦门与金门并列,扼台湾与大陆海上交通要冲,紧紧拱卫闽南大陆,历来都是东南海防要地。该岛东南部多山,北部为丘陵,地势开阔。闽南大陆失守后,汤恩伯率第8兵团残部、第5军第166师、要塞守备部队共3万人退踞厦门岛,妄图凭借海峡天险和岛上既设工事进行顽抗。其兵力部署是:第55军第74师位于岛西北部的东渡、石湖山、高崎、钟宅地区;第55军第181师位于岛东北部的坂美、五通道;第55军第29师1个团、要塞守备部队、第68军残部1个师位于厦门市区;第5军第166师防守岛东南部的石胃头。此外,以第29师2个团防守鼓浪屿。国民党军在厦门岛构筑以钢筋水泥永备工事为骨干,以野战工事和障碍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坚固防御阵地,形成要塞式环形防御体系,并且有海军、空军的火力支援。汤恩伯、刘汝明、毛森等人吹嘘:厦门防御“固若金汤”,“守三五年没问题”。
![]()
◆10兵团司令员叶飞在作战前动员。
9月26日,第10兵团在晋江县泉州城召开有各军、师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会议围绕“金厦并攻”“先厦后金”“先金后厦”3个作战方案进行研究讨论,认为各有利弊。第一方案,可以造成国民党军指挥及火力分散,使其顾此失彼,可求全歼。但是,船只一时难以解决。第二方案,当面敌情清楚,距离近,便于准备,攻击易于奏效。但是,一旦厦门攻下,金门守军可能逃跑,不能全歼守军。第三方案,可以形成对厦门的完全包围,暴露厦门的侧背防御弱点,便于乘隙攻击。但是,这时厦门守军已有逃跑的迹象,如先攻金门,厦门守军就有可能逃跑,也不能达到全歼的目的。经过反复讨论,再三权衡,大家认为:国民党军虽然在做固守准备,但已显露出恐慌动摇心理,汤恩伯总部和厦门补给司令部已移至小金门,巡防处也从厦门移至金门,军级以上指挥机关移至军舰办公,技术兵种等撤往台湾。因此,应该趁国民党军士气瓦解之际,一鼓作气,同时攻下金门、厦门。最后,会议决定实施第一作战方案。10月4日,第10兵团下达作战预令:以第31军3个师、第29军2个师进攻厦门,以第28军1个加强师、并指挥第29军2个团进攻金门,并将作战方案报告了第三野战军。
各参战部队按照第10兵团的部署和命令,迅速进至南安县、同安县、龙溪县石码镇等沿海地带,进行渡海作战准备。针对部队大部分北方籍指战员不识水性、不懂海情、缺乏海战经验、对如何克服海峡天险心中无数、不同程度地存在恐惧心理等情况,各军开展战前动员教育。其主要内容有:介绍海情,总结平潭岛作战经验,开展军事民主,研究克服海峡天险的办法,增强胜利信心,同时大力征集船只船工。由于闽中、闽南国民党军在退守厦门、金门时,许多渔民的船只不是被毁坏,就是被拉走,因此船只征集非常困难。为此,各游击队和参战部队抽出一批得力的干部战士,专门成立船只筹集和管理机构,在当地党政机关的协助下开展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共征集够7个团使用的船只,并对船队进行编组训练,同时制作了大量简便的救生漂浮器材。根据渡海作战的特点,进行海上航渡、指挥、联络、救护、抢滩登陆等战术技术训练。开展敌前侦察,采取隔岸观察、越海侦察等手段,对国民党守军的情况进行全面侦察。中共厦门地下工委和当地群众也积极配合,向部队提供了厦门国民党军警的情报。
![]()
◆第29军解放永泰后冒雨行军切断敌人南逃之路。
10月9日晚,第29军第87师1个团、第28军第84师1个加强团对大嶝岛发起攻击。攻击部队在炮火支援下,利用退潮时机涉海,迅速登陆成功。10月10日晚,占领金门县大嶝岛(今属翔安区),歼灭国民党军第25军第45师2个团、刚由广东省潮安县(今属潮州市)潮州城、汕头市增援的胡琏第12兵团第18军第11师1个团。10月11日夜,继占金门县小嶝岛(今属翔安区),歼守军1个营。国民党军误认为第10兵团将进攻金门岛,急忙决定将胡琏第12兵团全部调至金门岛增防。
第三野战军对第10兵团上报的作战方案进行研究后,认为可行,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10月11日,第三野战军致电第10兵团说:依战役战术要求,最好是按来电同时攻歼金厦两地之敌,但要从国民党军的兵力及其内部关系和我方准备程度,尤其是船只的准备情况来考虑。以5个师攻打厦门,同时以2个师攻打金门,是否完全有把握。如条件比较成熟,则可同时发起攻击。否则是否以一部兵力,主要加强炮火封锁敌舰、阻援与截逃,钳制金门守军,首先攻歼厦门守军。此案比较稳当。究应如何,请你们依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总之,以充分准备,有把握地发起战斗为宜。
第10兵团根据第三野战军的指示,全面检查渡海作战准备工作,得知第29军、第31军各搜集到一次能运载3个团的船只。但是,第28军只搜集到能运载1个团的船只,而且大部分船只是平底江船,出海困难。如果同时攻击厦门、金门,船只显然不够。于是,第10兵团决定改变原定作战方案,改取先厦后金的方案,集中所有船只,以第29军、第31军首先攻取厦门。
10月13日,第10兵团下达《攻歼厦门守敌的部署命令》:以第31军第91师及第93师1个加强团强攻鼓浪屿,得手后向厦门市区发展进攻。占领厦门后,该军以1个师兵力攻取小金门。以第29军第85师、第86师、第31军第92师采取偷渡手段夺取厦门北半部。如偷渡不成,则改为强攻。得手后,与第91师等部南北对进,全歼岛上国民党军。同时,以第28军、第29军各一部位于大嶝岛、小嶝岛、莲河、围头等地,以炮火压制金门,进行钳制。厦门战斗发起后,如大金门守军增援或撤逃,则立即对大金门发起攻击。厦门攻占后,如大金门守军尚未撤逃,则以第28军4个团并指挥第29军1个师攻击大金门。
![]()
◆10兵团领导成员在福州合影。
10月15日下午,第31军首先对鼓浪屿发起攻击。15时40分,开始实施炮火准备。18时,第91师和第93师各2个营的船队,分别由海澄县海伦湾、沙坛湾(今均属龙海区)起渡,分两路向鼓浪屿的西南部发起攻击。当船驶入海湾后,东南风突然转为东北风,且越刮越猛。船队在汹涌的波涛中逆风航行,有的帆篷被刮破刮掉,有的桅杆被折断。当距离对岸200余米时,遭到国民党军炮火的猛烈拦阻,部队伤亡甚大。船只除被击毁一部分外,大部分被风吹回原岸,仅少数船只零星抵滩登陆。23时,第91师又组织3个营的第2梯队起渡,但皆因风浪太大而未能成功。零星登陆分队顽强抗击优势国民党军的多次反击,终因力量悬殊大部壮烈牺牲。
第31军强攻鼓浪屿的战斗虽然由于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未能完全掌握潮汐、风向等规律而受挫,却使汤恩伯产生了鼓浪屿是第10兵团主攻方向的错觉。他急调预备队增援,将厦门中部的机动部队南调,这就为厦门岛北部登陆部队提供了有利条件。第29军、第31军主力在厦门岛北部发起偷渡后,迅速接近塞上、高崎、钟宅一线海岸,抢滩登陆。在西段,第31军第92师突击部队抵达石湖山塞上地段时,适逢低潮,船只搁浅于1000米宽的淤泥滩。指战员下船抢滩被岸上国民党军发觉,遭到密集火力封锁,便立即转为强攻。10月16日晨,在第29军登陆部队的策应下,第92师突破守军防线,占领前沿阵地。在中段,第29军第85师突击部队从高崎东侧的白莲尾、湖莲一线秘密抵滩登陆。在炮火支援下,经连续爆破,扫除国民党军的前沿障碍后,主力向高崎发起攻击。6时,终于攻克被国民党军吹嘘为“海上堡垒”的高崎要点,全歼守军。一部攻占高崎机场,歼守军一部,击毁坦克数辆,缴获飞机1架。另一部占领神山。在东段,第29军第86师在钟宅附近登陆,进入第74师与第181师接合部。该师突击队一部利用夜暗攀悬崖上岛后,俘国民党军1个排,占领钟宅。另一部攻占坂美滩头阵地,击退守军的多次反扑。在后续部队策应下,该师终于巩固了滩头阵地。
10月16日上午9时,第10兵团突击部队在10公里宽的正面,全线突破厦门岛北部守军的第一道防御,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随后,突击部队向纵深发展进攻,后续部队也源源不断地从突破口登岸加入战斗。午后,第92师、第85师、第86师打退守军的多次反冲击,进至湖里、塘边、园山、枋湖一线,占领了厦门岛北半部。这时,汤恩伯才醒悟到第10兵团的主攻方向在厦门岛北部,乃匆忙组织机动部队向北反扑。第10兵团迅速抢占厦门岛腰部一线高地,沉着应战。战至黄昏,击退守军多次反扑,并在松柏山歼灭来援的厦门警备司令部特务营。
汤恩伯见大势已去,带一部分守军逃至海滩,并用报话机直呼军舰前来接应。其余残部向厦门岛南黄厝、曾厝一线溃退,准备下海逃跑。第10兵团首长得知此情报后,立即命令各部迅速向南猛插,围歼溃逃国民党军。各部得令后,迅速行动。第31军第92师经江头、板尾向厦门市区进攻,第29军主力由枋湖、钟宅分别向曾厝、黄厝地区进攻。国民党守军残部在第10兵团两路夹击下,溃不成军。除一部逃窜外,大部被歼于厦门大学、曾厝、黄厝等地。第31军军长周志坚到战场视察,发现沙滩上、浅水里,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银元。部队在拣,老百姓也在拣,部队拣了几万块。
厦门岛失守后,鼓浪屿守军也开始撤逃。10月17日晨,第91师再次向鼓浪屿发起攻击,歼灭未逃离的守军1400余人。8时,鼓浪屿战斗结束。11时,厦门战斗结束。在厦门战斗中,第10兵团伤亡3000余人,歼灭国民党军第8兵团部、第55军全部、第68军残部、第96军残部、要塞守备部队等共计2.7万余人,其中俘2.5万余人。
但是,第10兵团在后来的金门战斗中却遭遇了严重失败。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