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凤凰寺中兴祖师焕然大师碑记
作者:道坚法师
金佛山者,古燃灯佛道场也。其山九层,初名九递,明季始称今名。自汉尹珍致学,开西南文教之先;三国徐庶修道,启道家清修之风。唐宋以降,佛法渐兴,明有真际不二国师传法江渐,清有敏树如相、华岩不厌乐禅师续灯,法脉绵延。清末民初,名山荒废,寺宇凋零,幸有华岩法脉焕然大师,偕朗圆禅师共兴古佛道场,凤凰寺由是中兴,燃灯法火复明。
大师俗姓张,清末生,性磊落光明,投川东华岩寺剃度,师赐法名“焕然”。在寺时精修禅定,闭关功成之日,预言二事:一曰清室将倾,改朝换代不远;二曰壬寅(1902)巴蜀大旱,嘱寺中早积粮草。时佛门戒示神通,方丈虽依言屯粮,仍以“泄天机”迁单大师。然是年果大旱,华岩寺依预言设粥厂,活人无算,大师悲心自此广为人知。
![]()
被迁单后,大师与同脉朗圆禅师结伴,朝礼四方,遍参巴蜀名宿,民国六年(1917)共上金佛山。见凤凰寺颓圮,群峰回绕间仅存残垣,忆及华岩定中所见,知宿缘所在,遂发心驻锡中兴。时山道险绝,荆棘丛生,大师先辟南川至山朝圣步道,修“老梯子”、开“新梯子”,既便山民樵牧,亦利香客往来。而后兴工建寺,历时五载,正殿三进、偏房楼底次第落成:中为大雄宝殿,左罗汉殿,右观音殿,禅堂、斋堂一应俱全,香樟楠木雕佛,法器庄严,丛林规模复现。
建寺之际,神迹流传。需四十九根长三十三尺、围三尺三寸之木,工匠遍寻不得,大师焚香祷祝,香化白光,次日寺后竟现成型林木,砍伐恰合其数;狮子口采石筑基,吨重巨石难运,大师以断绳结套,坐石上令众轻拉,石竟滑动如无物,不日石料齐至。山民叹为“神通度世”,而大师自处如常,曰:“心诚则灵,非关神通。”
![]()
大师一生节俭,日仅一餐稀粥,所着百衲衣缝补至寸厚,卧室无床,惟一榻安坐过夜。然慈悲广济,见贫者必施,救济山民无数。弘法不拘形式,每年七月三十日举办法会,信众云集。曾应三处之请:凤凰寺主地藏法会,南川城、重庆城分主道场与讲经。弟子明安忧难以兼顾,至日却见大师分身三处,各主其事,功德圆满,端公任照云、南川居士所言凿凿,皆叹不可思议。
大师精阴阳星相,却慎言吉凶。南川曾姓子随商三年无音讯,问之,答“明日归”,并言其子容貌,次日果验;为居士指示趋吉之法,助其渡难关。后因“妄断祸福”感报,跌断手臂,入室静坐七日自愈,自此少言吉凶,惟劝“戒行坚定”。
![]()
对金佛山预言尤著。谓“耳子山下水,蔡竹堡如重庆城”时,佛法当兴——今南坡金山水库淹及耳子山,蔡竹堡新农村楼宇林立,正应其言;又言“铁牛越岭,青龙过山”为道场重兴之兆——今公路通顶如“铁牛”,规划中小火车似“青龙”,皆一一应验。
民国三十五年(1946)冬,八十高龄的大师预知时至,率徒至南坡镰刀坪,指此地背靠帽子峰如毗卢帽,前有五重佛岩、五指峰如笔架,曰“此吾归葬处”。诫弟子:“金佛山道场将历荒废数十年,异日月光菩萨住世,佛法大兴,古寺修复,能共事者,惟戒行坚定、道心永固者。”留偈“月光朗朗照满林,龙归金山菩提现”,端坐合掌而逝。
门下弟子明安继主凤凰寺,承曹溪法脉;明浩赴綦江万盛弥陀寺弘法,华岩法流远播。解放后寺僧还俗,唯金佛寺僧性忠和尚留寺侍母,种土豆、施草药,守至1985年圆寂,寺复为墟。二〇〇九年,南川重修金佛山,凤凰寺今已复建,古佛道场再兴,一如大师预言。
![]()
大师一生,以预言显悲心,以神通助兴修,以节俭示修行,以分身证圆融。其兴寺非仅建屋,实续燃灯法脉;其示迹非炫奇迹,乃引众生向佛。今立此碑,纪其中兴之功,愿后世知:道场兴衰系于人心,佛法显隐存乎道念,大师之精神,当与金佛山共久,燃灯法火长明。
是为记。
扫描关注华岩寺
华岩寺欢迎您
图片| 华岩寺
设计| 福 桔
责编| 照 瑛
审核| 德 信
声明| 文中内容为原创,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于重庆华岩寺;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