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举行的4周年义诊活动现场,家住天府新区兴隆街道的王庆连连称赞“巴适”——不仅有熟悉母亲病情的新区人民医院医生,还能与华西专家无缝对接病史,让70多岁母亲的咨询高效解决。
![]()
此次义诊,华西天府医院发挥区域医疗协作优势,联动医联体单位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党建“结对帮扶”单位四川泰康医院,23个科室44名专家放出近900个号,实现健康服务“学科全、范围广”。
四年扎根
从“落地”到“领跑”,服务与口碑双提升
义诊现场,华西天府医院门诊大厅外被划分成23个专科诊疗区,每个区域前都挂着醒目的科室牌,专家们坐诊桌前早早排起了长队。“我约了呼吸科号,最近总咳嗽,想让华西医生好好看看。”家住华阳街道的王阿姨拿着检查单,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问诊。
![]()
“不用再往市区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华西专家号,心里踏实多了!”兴隆街道居民陈玉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天府新区群众的心声——华西天府医院的落地,实实在在解决了当地“看病远、看专家难”的问题。
数据显示,华西天府医院开院4年来,开设临床科室40余个,门急诊总量达300万人次,手术量超13.5万台次,出院量超16万人次,门诊及出院患者满意度超95%,医疗服务质量、运营管理效能和区域辐射能力不断提升,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诊疗服务,为区域医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
“如今,华西天府医院已基本实现业务全开放。”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党委书记饶莉介绍道,华西天府医院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各科室医疗技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均处于省内前列。
分级诊疗
“转诊直通车”+科室联盟,盘活区域医疗资源
作为区域医疗核心,如何因地制宜,承担起国际化区域医疗中心的职能,服务于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华西天府医院的答案是,指导并推动天府新区“四位一体”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
在分级诊疗方面,“华西天府医院已与新区基层卫生机构搭建起高效的‘转诊直通车’:基层医生启动患者信息上传流程,医院就能第一时间响应,协助解决患者挂号难题;而针对需要住院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医院更开通了‘双渠道’转诊机制,全力保障患者得到最快速的救治。”据饶莉介绍,目前华西天府医院已与天府新区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2家康养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通道。
在培训学习方面,华西天府医院积极面向新区1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培训,切实为基层医疗人员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全方位助力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
籍田中心卫生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杨波介绍,“2023年9月,我们与华西天府医院盆底疾病中心建立学科联盟,截至2025年8月,我们顺利接收术后患者30例,实现患者合理有序的分流,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和基层医疗资源闲置的现象得到改善。”
华西标准下沉
共建区域医疗服务“零距离”
当“看病难”的核心矛盾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华西天府医院以“华西标准”为支点,探索医疗资源“全域均衡”路径。
2023年以来,天府新区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康复医学专委会、心血管疾病专委会等6个专委会相继由华西天府医院牵头成立;2024年8月,华西天府医院与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开展专家门诊、技术帮扶等深度合作,组织专家团队定期开展门诊、会诊及质控指导,实现天府新区人民医院运营管理与临床诊疗的双轨提升;今年8月,华西天府医院与四川泰康医院结成党建“结对帮扶”关系。
![]()
华西天府医院。
“后续,我们将通过学科共建、技术共享、人才共育,推动区域医疗从‘能看病’走向‘看好病’;通过质量监管、风险防控,保障医疗规范与安全;通过远程会诊、技术指导等方式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饶莉表示,医院将持续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助力新区各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升,朝着“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新区”和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的目标扎实迈进。
记者:郑晓凤
摄影:达霄羽
编辑:张胤、刘江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