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命投胎的孩子必有胎记,观音菩萨点示:通常在身上这五个地方

分享至

  •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 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古书《杂异秘闻》中曾有记载:“天人谪降,身有异兆,非凡尘所属,故多灾厄。”

说的便是一些命格奇特的孩子,生来就带着不属于凡间的印记,一生注定坎坷。

而这些印记,往往就藏在身上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医生,我孙子到底怎么了?!你们倒是给个准话啊!”

医院的走廊里,李翠花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面前穿白大褂的医生,声音沙哑。

儿媳妇陈琳一把将她推开,抱着怀里昏睡的孩子,哭喊道:“妈!你能不能别在这儿添乱了!什么中邪,都什么年代了!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儿子!”



01.

王文文刚出生的时候,白白胖胖,哭声洪亮,谁看了都夸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李翠花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抱着大胖孙子,感觉这辈子都值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孩子一过百天,就变得“邪乎”起来。

别的孩子是吃了睡、睡了吃,文文倒好,白天还好好的,一到晚上,尤其是太阳落山之后,就开始撕心裂肺地哭,怎么哄都哄不好。

那哭声尖锐得不像个婴儿,倒像只受了惊的小猫,听得人心头发麻。

更奇怪的是,只要家里人一多,声音稍微嘈杂一点,文文就会立刻满脸通红,浑身抽搐,像是喘不过气来。

儿子王强和儿媳陈琳都是读过大学的年轻人,他们只当是孩子肠绞痛,或者对环境敏感。

他们带着孩子跑遍了县里所有的医院,大大小小的检查做了一堆,花了好几千块钱,结果医生都说孩子很健康,没毛病。

“没毛病?没毛病能天天哭得跟要断气似的?”李翠花抱着孙子,心疼得直掉眼泪。

陈琳在一旁不耐烦地刷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妈,医生都说了是新生儿正常现象,您就别大惊小怪了,搞得我们多紧张。”

李翠花没理她。

她发现了一个秘密。

每次文文哭得最凶的时候,只要她抱着孩子,在耳边轻轻念叨“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孩子的哭声就会奇迹般地慢慢停下来,然后沉沉睡去。

有一次,她试着哼唱流行歌曲,结果文文哭得更厉害了。

这让李翠花心里那个模模糊糊的念头,越来越清晰。

这孩子,邪乎得很。

绝对不是普通的“闹觉”那么简单。



02.

转眼,文文半岁了。

这半年里,一家人被折腾得够呛。陈琳因为长期睡眠不足,眼下的黑眼圈浓得像墨一样,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这天下午,李翠花正在给文文换尿布,突然“咦”了一声。

她在文文的后腰上,靠近脊椎骨的地方,看到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淡红色印记,形状有点像一朵没开放的莲花。

“这孩子身上什么时候长了个胎记?”她觉得奇怪,刚出生那会儿给孩子洗澡,她看得很仔细,明明没有啊。

她喊正在客厅看电视的陈琳:“小琳,你快来看,文文身上长了个东西。”

陈琳不情愿地走过来,瞥了一眼,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个胎记吗?大惊小怪的。好多孩子都有。”

“可我记得他刚生下来没有啊。”李翠花坚持道。

“那是您记错了,或者那时候颜色淡,没看见。”陈琳说完,转身就回了客厅,“妈,我跟您说过多少次了,要相信科学,别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

李翠花心里堵得慌。

她想再仔细看看那个莲花形状的印记,可等她再低下头,文文皮肤光溜溜的,那块淡红色的印记,竟然不见了!

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李翠花浑身一个激灵,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她揉了揉眼睛,凑近了反复看,真的没了。

这下,她百分之百确定,孙子绝对不是身体有病那么简单。

晚上,文文又开始毫无征兆地发高烧。

温度计上的数字,从38度5,一路飙到了39度8。

孩子的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哼哼唧唧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王强和陈琳慌了神,赶紧给孩子喂退烧药,用温水擦身子,可折腾了半个多小时,体温一点都没降下来。

“去医院!赶紧去医院!”陈琳急得快哭了。

李翠花却拦住了他们。

她想起下午那个时隐时现的诡异胎记,咬了咬牙说:“去医院没用!这烧得太邪门了,得用老法子试试!”

说着,她转身进了厨房,找出三根没用过的香,点燃了,插在客厅正中央的地板缝里,嘴里还念念有词。

陈琳看到这一幕,积压了半年的怨气和怒火,瞬间爆发了。

“妈!你到底要干什么!”

她冲过去,一脚就把那三根香踢飞了,火星子溅得到处都是。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搞这些封建迷信!文文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陈琳的声音尖锐又刺耳,眼睛瞪得血红。

李翠花看着被踢断的香,身体气得发抖。

“你懂什么!我这是在救他!”

“救他?你这是在害他!”

婆媳俩的争吵声,混杂着孩子微弱的哭声,让这个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03.

第二天,文文的烧总算是退了。

但不是因为医院的药,也不是因为李翠花的香,而是自己退的。来得快,去得也快,仿佛昨晚那场高烧只是个幻觉。

可经过这件事,陈琳对李翠花的态度差到了极点。

她觉得婆婆就是个愚昧无知的老太太,不仅帮不上忙,还尽添乱。

她跟王强下了最后通牒,要么让李翠花回乡下老家,要么他们俩就带孩子搬出去住。

王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一边是亲妈,一边是老婆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李翠花看出了儿子的为难,也知道儿媳妇是铁了心不信这些。她没吵也没闹,只是默默地收拾了自己的东西。

“妈,你……”王强看着母亲收拾行李,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出去住几天。”李翠花平静地说,“我去你张婶家借住一下,离得不远,有事给我打电话。”

张婶是李翠花的老邻居,也是个信佛的老太太。

李翠花把孙子文文的怪事一五一十地跟张婶说了,尤其是那个时隐时现的“莲花胎记”。

张婶听完,脸色“唰”地一下就白了。

她拉着李翠花的手,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翠花啊,你家文文这情况,我听着……怎么那么像‘童子命’啊!”

“童子命?”李翠花心里一咯噔,这个词她听说过,但具体是什么,她也不懂。

“是啊!”张婶一拍大腿,“我老家那边有个说法,说天上的神仙身边都有一些伺候的小童子、小仙女,要是犯了错,就会被打下凡间历劫。这种孩子,就是‘童子命’。”

她顿了顿,继续说:“这种孩子,大多长得好看,聪明,但就是身子骨弱,三天两头生病,特别不好养。说白了,就是人家天庭还惦记着呢,随时可能给‘收’回去!”

“收回去”三个字,像三根针,狠狠扎在李翠花的心上。

“那……那这可怎么办啊?”李翠花的声音都开始发颤。

“别急,别急。”张婶安慰她,“老话说,‘童子’下凡,身上都会带个记号,就跟你说的那种胎记一样。这是菩萨给家人的一个点化,只要找到了这个记号,再找个高人给‘解’了,就能把他的命锁在凡间,以后就能平平安安了。”

张婶的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李翠花心里的迷雾。

对!胎记!

那个莲花胎记,一定就是关键!

可是,那个胎记只出现了一次,后来就再也找不到了。

“张婶,你知不知道,这种胎记一般会长在什么地方?”李翠花急切地问。

张婶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得问得道的高人。我听说城东有个青云观,里面的静慧师太道行很高,专门解这些疑难杂症,要不,你去求求她?”



04.

李翠花把“青云观”和“静慧师太”这几个字,死死记在了心里。

她等了两天,算着儿子儿媳上班的时间,偷偷回了家。

文文正一个人躺在婴儿床里,没哭也没闹,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不知道在看什么。

李翠花走过去,轻轻摸了摸他的小脸。

“乖孙,奶奶带你去找师太,师太一定有办法救你。”

她手脚麻利地给文文穿好衣服,用小被子一裹,抱着就出了门。

青云观在城郊的一座小山上,环境清幽。

李翠花抱着孩子,爬得气喘吁吁,等找到静慧师太时,已经满头大汗。

静慧师太约莫六十多岁,面容慈祥,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色僧袍,正在禅房里打坐。

她看到李翠花怀里的文文,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便缓缓开口:“施主,这孩子不是你的,你却为他奔波,善哉。”

李翠花心里一惊,觉得这师太果然是高人。

她连忙把文文的情况,从夜夜啼哭,到高烧不退,再到那个诡异的莲花胎记,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静慧师太一直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

等李翠花说完,她才睁开眼,目光平和而深远。

“阿弥陀佛。”

她轻念一声佛号,说道:“如你所说,这孩子确实是‘童子命’。他本是观音菩萨座下净瓶旁的一株小莲花,因贪恋凡尘,才历此一劫。”

“那……那他会不会被收回去?”李翠花问出了自己最害怕的问题。

静慧师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命数有定,亦有变。观音菩萨慈悲,不忍见其在凡间受苦,亦不忍其父母家人伤心,故而在他身上留下了五处‘莲花印’作为点化,只要找到其中一处,再加以化解,便可让他安稳留在人间。”

李翠花一听有救,顿时激动起来。

“五处?师太,求您指点,这五处印记,都在什么地方?”

静慧师太伸出一根手指,缓缓说道:“第一处,在后颈发际线之下,主聪慧,也主多思多虑。”

李翠花心里一沉,她给孙子洗过无数次澡,后颈那里光溜溜的,什么都没有。

“第二处,在左手掌心,纹路交汇之处。主灵巧,也主命运多舛。”

李翠花赶紧掰开文文的小手,掌心里干干净净。

她的心,又往下沉了一截。

“第三处,在胸口正中,檀中穴之上。主心善,也主心神不宁,易受惊吓。”

李翠花的手开始抖了,她解开文文的衣服,胸口平滑,什么印记都没有。

“第四处,在右脚脚底,涌泉穴之位。主奔波,也主根基不稳,不易养活。”

李翠花颤抖着脱下孙子的鞋袜,翻开小小的脚掌,除了粉嫩的皮肤,空无一物。

四个地方,全都没有!

李翠花的脸瞬间血色尽失,绝望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

她“扑通”一声跪倒在静慧师太面前,老泪纵横。

“大师……这四个地方,我孙子都没有啊!一个都没有!难道……难道他真的没救了吗?”



05.

静慧师太看着跪在地上,哭得肝肠寸断的李翠花,轻轻叹了口气。

她伸手将李翠花扶了起来。

“施主,你先别急。”

她的声音很平静,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李翠花抬起泪眼婆娑的脸,哽咽着,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大师,您刚才说有五处……还有一处,还有一处对不对?”

静慧师太点了点头,神情却变得严肃起来。

“没错。观音菩萨点化的莲花印记,确实共有五处。”

“前四处,长在明面,是给世人一个警示,让家人能够轻易发现,好早做准备。”

“但这前四处都没有,说明这孩子命格极奇,与凡尘的缘分也极薄……”

李翠花的心一下子揪紧了,紧张得几乎无法呼吸。

“那……那第五处呢?”

静慧师太的目光落在襁褓中熟睡的文文脸上,眼神复杂。

“真正决定他命数的,是那最凶险,也最隐秘的第五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