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跑友老郑,10月6日收到短信时,盯着手机屏愣了半天。
原定于12日开跑的临汾半马取消了,他提前订的酒店、往返车票,连同练了三个月的配速计划,全成了待退的订单。
这个秋天,全国已有十余场马拉松按下“暂停键”:北京龙形半马、河北大厂半马、南京江岛半马……
跑友群里有人叹气:“赛事取消潮来了,以后是不是没得跑了?”
可我倒觉得,这是个好事。
山谷里的老茶农总说:“春茶采前要修剪,把疯长的杂枝剪掉,养分才能聚到芽头上。”
老茶农修剪茶树时,从不会把整棵树砍了。那些被取消的赛事,更像给过热的马拉松行业剃了个“板寸”。
杂枝没了,根反而能扎得更深。
李叔家的茶园去年遭了虫灾,他没急着喷农药,而是先把病枝全剪了,“留着病枝,整棵树都得毁”。
不得不说,今年马拉松取消的赛事里面,不少就像“病枝”。
有的半马因医疗保障没达标,赛道急救点间距超过规定的500米;有的赛事因安保预算不足,连基本的交通管制方案都没通过。
这些“问题赛事”的取消,恰恰是给跑友铺了层“安全网”。
近日,传闻国家体育总局已发文,要严控马拉松比赛。
从2025年11月开始,县级的马拉松比赛、C级比赛、高债务风险的市、县区都不准举办了。
赛事将只设置马拉松(42.195公里)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两个项目,取消欢乐跑、健康跑等短距离项目。
以前有些赛事为了省钱,医疗点就摆个急救箱,现在恐怕不行了。
当然新规除了通过减少赛事数量,强化安全责任,还旨在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优化大众参与体验,推动马拉松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宜宾马拉松取消5公里欢乐跑时,有家长抱怨“带娃感受运动的机会没了”。
可去年某场欢乐跑,3000人挤在窄窄的步道上,有人为了抢镜头推搡,差点把7岁的孩子撞倒。
今年新规传闻要取消欢乐跑、健康跑,正是为了让赛事回归专业——就像茶园不种“观赏花”,专注养好“采茶芽”。
我们村口的陈婶,每天清晨都绕着茶园跑两圈,“不为比赛,就为听鸟叫、闻茶香”。
可太多跑友把“参赛”当成了跑步的全部,有人为了凑“完赛奖牌墙”,一年报8场马拉松,膝盖疼得下楼梯都打颤;有人明明配速不够,硬撑着跑完半马,结果在终点线前晕倒。
这次赛事取消,反倒让不少人找回了跑步的初心。
跑友小林以前总盯着赛事日历,今年秋天没比赛,她开始记录“个人马拉松”:绕小区跑,数路过多少棵梧桐树;晨跑时和卖豆浆的阿姨打招呼,听她说“今天的豆子泡得格外好”。
线上马拉松虽然少了现场欢呼,但Keep的电子证书、朋友圈的打卡记录,不也是给自己的“奖牌”吗?
以前C类赛事多的时候,有人调侃“随便跑跑就能拿奖牌”,某些马拉松,代跑、蹭跑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现在赛事缩减,恰恰是让跑步回归纯粹。
你看那些真正的跑者,哪会因为没赛事就停跑?
他们早就把跑步变成了“每天早上的一杯温水”,不是任务,是习惯。
跑友老张最近组了个“社区晨跑队”,每天5点半集合,路线就绕着小区花坛。
有退休大爷带着收音机放评书,有宝妈推着婴儿车慢慢走,“以前跑赛事,眼里只有计时器;现在跑社区,能看见王奶奶在花坛种的月季开了”。
“一个人喝茶是解渴,一群人喝茶是热闹。”跑步也一样,没了赛事的紧张,多了朋友的陪伴。
跑友小周把参赛的钱省下来,买了双舒服的跑鞋,每天下班后沿西湖跑。
她说:“以前为了赛事照片好看,硬穿压缩裤;现在穿宽松的旧T恤,风吹过的时候,比冲线还开心。”
跑步本就是自己的事,不为谁开花,不为谁结果,只是在春天抽出新绿,秋天落下叶子,自然就好。
马拉松行业的这次“修剪”,不会停下跑步者的脚步,或许会让更多人明白:跑步不是为了那块奖牌,不是为了朋友圈的点赞,而是为了某天清晨,你突然发现——自己比昨天多跑了100米,路边的野花比上次开得更艳。
或者只是单纯因为“跑起来的时候,风穿过耳朵的声音真好听”。
让我们一起把跑步变成“每天的小确幸”,愿你的每一步,都为自己而跑。
『更多往期精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