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第十六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在潮州开元寺正式启动,潮州开元寺所藏乾隆版《大藏经》修复工作同步进入第三阶段。来自全国的多位古籍修复专家与学员齐聚一堂,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修复之约”,共同守护开元寺镇寺之宝。
本期研修班以潮州开元寺所藏乾隆《大藏经》的修复为主要内容,采用理论教学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里,学员们将围绕修复乾隆版《大藏经》,系统学习古籍修复理论,分组开展实践操作,协力攻克修复过程中的各类难题。
乾隆版《大藏经》始刻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竣工于乾隆三年(1738年),共收录佛典1667种7240卷,另附目录五卷。乾隆三十年(1765年),该经钦赐潮州开元寺。经卷的珍贵性不仅在于文献与艺术价值,更因保存了经橱、木函、令旗、和硕庄亲王手书及“钦赐宝藏”石碑等原件,为国内寺院罕见。
由于潮州开元寺地处南方潮湿环境,经卷长期遭受白蚁蛀蚀、粘连、水渍等多种损害。为此,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已组织举办了两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采取“以培代修”模式,汇聚全国古籍修复专业人才,以集中研修方式推进大藏经修复工作。据悉,修复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修复经卷82册,共计1698纸、8623面,为后续全面修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操作范式。
该研修班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潮州市图书馆(潮州市古籍保护中心)承办。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