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用走去祝家公交站也能乘上车了,只要在手机上预约,公交车直接开到我们上祝自然村,出门方便很多。”近日中午,501D公交车缓缓驶入平水祝家村的上祝自然村,村民祝师傅和老伴拎着自家的土货坐上车前往平水集镇,然后再换乘101路公交车去柯桥城区的儿子家。
![]()
如今在柯桥,这种如网约车般“一键预约”的公交服务,已成为不少乘客的出行新选择,尤其为南部山区的部分居民带来了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
过去,常规公交采取固定站点、固定班次的服务模式,但在客流量分散、需求复杂的区域,常规公交覆盖不足的问题也随之凸显:高峰时段乘不上、平峰时段空驶多。经外出调研、客源摸排、专业研究等,柯桥区探索推出“响应式公交”服务模式,采取需求响应驱动、智慧动态调度、灵活运力配置等措施,推动公交成本降低、服务提质。
![]()
“乘客在‘越畅行’APP、‘越巴士灵活公交’小程序中选择上、下车地点进行预约,绍兴市公交集团第二有限公司调度中心接到预约申请后,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生成行车计划,告知乘客到站等候时间,并联系驾驶员按预约情况发车,乘客只需在约定时间内到站点等候即可。”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7月以来,柯桥已开通10条响应式线路,分布在平水、王坛、稽东、钱清等地,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运营成本降低18%,乘客预约公交成功率超90%。
记者了解到,在“响应式公交”服务模式运行中,柯桥区建立“高峰固定班次+平峰预约响应”分时调度体系,高峰时段维持固定班次保障基础运力;平峰时段则动态响应订单需求,智能生成最优发车时序与停靠站点,实现运力按需精准投放。目前平峰时段车辆空驶率下降35%,高峰单程运营时间节省12%。同时推行“响应停靠”模式,突破“逢站必停”低效机制,建立“有需求响应、无需求越站”新规,车辆进站前,若无人下车、无人按铃且站台无候车乘客,则减速越站通行。目前,农村乘客平均候车时间从改革前的25分钟压缩至12分钟。
近年来,柯桥区还通过公交“智慧大脑”调度中心,集成高精度地图、实时交通流、历史出行大数据、车辆定位等全域多源数据,构建全区公交数字孪生模型,并通过AI算法引擎实现智能化调度。“目前,柯桥公交‘智慧大脑’已接入1700余线路、公交站场、公交车等GPS数据。依据道路通行条件与客流峰谷特征系统还会灵活配置不同大小的新能源车型,如大型车保障高峰干线,小型电动车服务平峰支线;在需求低谷或偏远区域优先投放小型电动车辆。目前,全区公交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至98.29%,碳排放减少30%。”该负责人介绍。
一座城市的温度藏在对个体需求的敏锐捕捉中,“响应式公交”的创新背后,是柯桥的城乡公共服务逐步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升级公交服务,不只是为居民美好出行赋能,也是锚定差异化需求、提高公共交通资源利用率的需要,更折射出柯桥智慧交通建设的成效。
柯桥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方剑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