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御风
中美博弈又一次走到了关键节点,特朗普政府已经自乱阵脚,刚威胁要终止对华贸易,美方就喊话中方“高抬贵手”。
![]()
(特朗普)
据多家媒体10月15日报道,就在中国宣布新一轮稀土出口限制、暂停采购美国大豆后,特朗普政府显然有些手足无措——口头上喊得震天响,行动上却手忙脚乱。特朗普一边扬言要“终止与中国的部分贸易往来”,一边又急着让贸易代表出来喊话中国“高抬贵手”。明眼人都已心知肚明,特朗普手里已经没有牌了。
据报道,当地时间14日,针对中国停止购买美国大豆一事,特朗普指责这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威胁要对中国采取报复措施,例如停止从中国进口食用油。可问题在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大头其实是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废食用油,假如美国真喊停进口的话,那么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的美国生物燃料产业将遭到重创。换句话说,特朗普要是兑现所谓的威胁,受伤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的“能源独立”。
![]()
(中国购买大量大豆)
相比之下,中国在大豆贸易上的主动权远比特朗普想象的要大。中方暂停采购美豆并非仓促之举,而是长期战略布局的结果。过去几年,中国持续推动进口渠道多元化,从南美国家大量采购大豆。如今,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已成为中国稳定的供应来源。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美国粮食运输船靠岸中国主要港口的数量同比锐减56%,7月起更是“零靠岸”,而南美的运输船则一船接一船。这意味着,哪怕美国彻底失去中国市场,中国依然能够保障粮食供应链安全。
![]()
(美国大豆行业面临重创)
反观美国大豆农户,却被逼入了困境。眼看收获季临近,美国大豆协会都急得跳脚,公开呼吁政府“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特朗普原本想以“大豆换关税”的方式向中国施压,如今却演变成国内选民的强烈反弹,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特朗普若应对失当的话,那么将面临一场惨败。
更让外界看清美方虚实的是,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表态。当地时间14日,他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国“有可能”在11月1日之前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但是否执行“取决于中国的下一步行动”。这句话听上去像是警告,实则是求饶。格里尔所谓“取决于中方”,实际上是在暗示——只要中国稍微留一点余地,美国就愿意收回惩罚措施。这正是典型的“边威胁、边求和”的策略:嘴上放狠话,心里怕得要命。
![]()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
从稀土到大豆,再到港口服务费,中国接连出手的反制措施正击中美国经济的软肋。稀土出口限制意味着美方在军工、半导体、汽车等领域的供应链将被掐住脖子;大豆进口暂停则直击美国农业腹地——那些曾经为特朗普投票的中西部农民。
中国没有直接与美国“对吼”,而是用产业链的掌控力、市场的体量和贸易的灵活性,完成了一场高水平的反击。这种“无声胜有声”的策略,无疑给了特朗普政府极大压力。
事实上,中方的立场从未改变。王毅外长早已明确指出,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是正途。若美方一味打压、遏制,中国也必将奉陪到底。这不是虚言,而是基于完整产业体系和巨大内需市场的底气。
![]()
(中美博弈)
特朗普政府却陷入了典型的政治误判。他试图通过贸易战转移国内经济矛盾,以强硬姿态塑造选举形象,却忘了最基本的经济逻辑——贸易是互利的,不是单向剥削的游戏。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中美经贸谈判,美国仍会不断试探底线、放出威胁,但中方不会被节奏带乱。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中国而言,贸易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美国而言,若继续一意孤行,伤害的终将是自己的根基。特朗普若真以为靠叫嚣就能改变现实,只会让美国经济在自乱阵脚中,走向更深的困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