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上躺41亿还不扩张?于东来的“怪胎”胖东来,打了多少企业的脸
![]()
凌晨6点就排起800米长队,进门要走铁栏杆通道,周边宾馆住满专程赶来的外地游客——这不是某个热门景区,而是河南许昌的胖东来超市。就在10月14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2025中国超市调改大会的演讲内容刷爆网络,这位敢说真话的老板抛出了更震撼的消息:胖东来账上趴着41亿现金,一分钱贷款都没有。
更颠覆行业认知的是,面对这样的火爆行情,于东来却直言“现在的胖东来是怪胎”,坦言铁栏杆围起来的拥挤场景,早已偏离了他想要的“温馨浪漫”。这话听着谦虚,实则像一记耳光,狠狠抽在了那些沉迷扩张、忽视本质的企业脸上。
41亿现金背后:不赚快钱的“笨办法”
在现在的商业环境里,账上有41亿却不搞加盟、不拓版图,简直是“异类”。要知道,胖东来2025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84亿,光是自有品牌一年就能卖60多个亿,这样的盈利能力要是换别家,早就忙着全国布局、资本运作了。但于东来偏不,他的逻辑简单到直白:“企业不是为了家族私利,也不是为了老板的身价,核心是让员工幸福”。
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2024年的数据摆在那:胖东来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多,每年假期能有150多天,管理层甚至能休180天,相当于半年都在放假。更贴心的是“人格尊严补偿标准”:员工被无故指责给5000元以上补偿,被辱骂给10000元以上,去年禹州店有员工劝阻冲突时被顾客掌掴,直接拿到3万元补偿,公司还帮着追究法律责任。
对比之下,于东来在超市周活动上打断永辉高管发言的场景更显尖锐。他当着全场质问:“郑州永辉信万店月赚200万,为啥不给员工涨工资?” 还给出了自己的“生意经”:调改门店一年赚200万就够了,剩下的利润该分给员工当奖金。这种“有钱不自己揣,反而分给员工”的操作,正是41亿现金背后的底气——员工踏实了,服务自然到位,顾客才愿意排队买单。
铁栏杆围不住的真相:顾客为“尊重”买单
于东来嫌弃的“铁栏杆”,恰恰是胖东来最特别的注脚。今年正月初五,胖东来不得不发紧急公告劝大家错峰出行,因为全国各地的游客实在太多,排队得等4个小时,甚至有人住宾馆等开业。游客们奔的不是打折商品,而是在别处找不到的“被尊重感”。
买完菜能免费削皮切块,蛋糕吃不完能退半份钱,忘带购物袋直接送,甚至能凭小票免费领停车券——这些细节背后,是员工有底气提供的贴心服务。而员工的底气,来自胖东来的兜底政策:重大疾病除医保外自费部分公司补80%,最高能报10万;遇到危险时救人,还能拿500到10000元的“勇敢正义奖”,去年就有10个员工和团体拿到了奖励。
有员工愿意为顾客着想,顾客自然愿意用脚投票。就像武汉游客叶建钢说的,专门从洛阳跑到许昌,就为了见识下胖东来的服务。这哪是在逛超市,分明是在感受“被当人看”的温暖。于东来想要的“温馨浪漫”,其实早就藏在这些细节里,只是火爆的人流暂时用铁栏杆把它挡住了。
不是胖东来太“怪”,是行业太浮躁
“怪胎”这个词,于东来是自嘲,但听在行业耳朵里更像警示。现在多少企业把“做大做强”挂在嘴边,赚点钱就忙着开分店、搞跨界,结果资金链断裂、门店倒闭的例子一抓一大把。胖东来偏要反着来:不贷款、不扩张,把利润分给员工,把服务做到极致,反而活成了行业标杆。
于东来在直播里说过,他大病一场后才想明白,企业该是“让员工享受美好生命”的地方,而不是只追求生存的机器。这话戳中了太多打工人的痛处:多少人拿着微薄的工资,加着没完没了的班,受了委屈还得忍气吞声?多少企业老板盯着财报上的数字,却看不见员工疲惫的脸?
胖东来的41亿现金,从来不是“抠门攒出来的”,而是“人心换回来的”。员工幸福了,就会真心对待顾客;顾客满意了,自然愿意反复消费。这个最简单的逻辑,反而被很多企业抛在了脑后。
于东来盼着胖东来早日卸下铁栏杆,回归温馨浪漫。其实我们更该盼着,有一天“胖东来模式”不再是“怪胎”,而是每个企业都该有的样子。毕竟,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人,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