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歼-16战机在东海亮剑,一个动作让对手落荒而逃,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美军总是如此“焦虑”,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中,披露了我军飞行员在驾驶歼-16战斗机,曾经以一敌二,与外军的隐身战机一较高下的场景。在这场四代半战机和五代机的对抗中,我军飞行员不仅一个照面就锁定了外机,还在对方试图脱离前,通过极为精彩的“桶滚机动”摆脱威胁,并同时锁定两架外机,最终迫使其“落荒而逃”。而且从那以后,该型号的外机,就再也没有在中国近海出现过。
![]()
【歼-16对着外机“贴脸开大”】
四代半对抗五代机,中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长久以来,国际军事界存在一个近乎固化的认知——五代机的"4S标准"(隐身、超机动、超音速巡航、超态势感知)赋予其绝对优势,四代机面对五代机时注定陷入"看不见、打不着、跑不了"的被动局面。
这种认知在相当长时间里被奉为圭臬,甚至成为部分国家军事战略的底层逻辑。
然而,中国空军近年来的实战化对抗实践,却用一组组鲜活案例彻底打破了这一"铁律":四代半战斗机不仅能与五代机正面交锋,更能通过体系支撑与战术创新,在特定条件下实现对五代机的有效反制。
比如在这次歼-16遭遇外军隐身战机挑衅的案例中,不仅展现了我军飞行员过硬的飞行技术与心理素质,更关键的是,在机动过程中实现了对两架外军战机的同步锁定,最终迫使对方双双撤离。
![]()
【我们的歼-10C也有“击落”隐身战机的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该型号外机"此后再未在中国近海出现"的结果,恰恰印证了对抗的有效性。
类似场景并非孤例,同样是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中,我军歼-10C战机在演练中“击落”了隐身战机,可见这种四代机和五代机的正面交锋,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能够做到这一点,仅凭单打独斗是难以实现的,这些案例共同揭示了一个事实:当四代半战机嵌入体系化作战网络,依托预警机引导、电子战支援与多机协同战术,完全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捕捉五代机的破绽,将理论上的"代差劣势"转化为实战中的"动态平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