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穗文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书院承千年文脉,展时代风采,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广州高质量打造岭南书院·隔山书院,深入挖掘传承岭南文化,整合联动各类资源,以“隔山讲堂”邀名家论道,以“岭南撷珍”展艺术精品,以“粤趣雅风”传非遗技艺,搭建连接大众与文化的“桥梁”,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10月13日,在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由广东省文明办指导,广州市文明办主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暨南大学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联合承办的“书院赋能与城市发展”座谈交流会在隔山书院举办。
![]()
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
名家荟萃:共话书院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名家荟萃”是本次座谈会的关键词。座谈会特别邀请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春声,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孙熙国,岳麓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吴志远,韩山书院国学研修部主任、韩山师范学院教授殷学国以及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首任院长蒋述卓等六位全国文化名家,就“书院赋能与城市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座谈会由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院长、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主任程京武教授主持。
![]()
陈春声教授以“AI环境下书院文化传统的守正创新”为主题作分享。 通讯员供图
诸位教授立足各自学术专业角度,围绕“书院建设与城市发展”这个“命题作文”,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分享书院如何让城市文化更有“温度”、公共服务更显贴心、城市治理更加高效,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文化盛宴。
携手共建:共绘书院与高校的文化新蓝图
如何将更多资源引入书院建设?本次座谈会描绘了校院合作的文化新蓝图。在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与暨南大学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双方将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原则,共同助力广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让广州文化“出圈”又出彩。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双方将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深度联动,把专家智库、青年学术群体和社会实践平台打通,让书院成为“知识+实践”“理论+拓展”的多维阵地。双方将搭建学术与实践结合的交流机制,助力现代书院赋能城市治理、社区服务、公共文化。
![]()
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与暨南大学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通讯员供图
此外,为凝聚顶尖学术力量,进一步完善书院智库体系,岭南书院·隔山书院首任山长蒋述卓分别向孙熙国、邓洪波两位专家颁发“特聘顾问”聘书,向吴志远、殷学国两位专家颁发“特聘导师”聘书,为书院发展引入高端智力支持。随后,书院向各位专家嘉宾赠送《带你读懂广州》“五脉丛书”,以“书”为媒,以“脉”相承,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展望未来:共筑书院与城市的协同发展之路
书院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更像一块“实验田”,在推动城市治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发展上不断探索和突破。“书院要继续发挥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的桥梁作用,让这里的智慧更直接、更生动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程京武教授在小结中说道。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次座谈会既有思想碰撞的“硬核干货”,也有落地实践的案例分享,既能看到理论高度,也能感受到书院在城市里“落地生根”的温度。大家寄语期待,书院要将优秀文化和城市生活巧妙连接,探索书院与城市互融互促、协同发展的路径,着力建设为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文脉传承的重要高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新人培育的重要载体。
未来,书院将推出更多“花样”——既传承传统文化,也回应现代生活的现实需求;既提供线下沉浸式体验,也布局线上数字化社群,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都能参与其中。书院将持续创新迭代,真正实现书院与城市的“共生共荣”,让城市生活里每一丝文化温度都可感可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