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仓这人,好多人第一次见,都是在纪录片里头,他穿着中将军服坐中间,那个日本军官递过来佩刀,他手伸出去接,动作特别稳,眼睛就那么盯着,一点表情没有,周围全是相机咔嚓咔嚓的声音,那张照片后来到处都是,都说他年轻,有股硬气,家底子也干净,谁看了都记得住。
可他后面干了什么,没几个人知道,仓库里堆成山的军需,半夜里一车一车往外拉,全都给了另一边,等上头想起来要查,东西早空了,陈宝仓,国民党的中将,黄埔六期出来的,根正苗红,上面的人都觉得他靠谱,抗日那会打仗从不往后缩,仗打得漂亮,后勤管得滴水不漏,没人能从他手里捞油水,什么事他都自己看一遍,文件上写着救灾,下面签字的人其实都在要地,有人嘴上喊着打鬼子,背地里银子划走一大笔,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抗战打赢了,街面上看着是热闹,那些大官们都在开庆功会,其实背后早就烂透了,他在青岛主持受降那年,从会场出来跟人讲,我们赢的只是眼前这一仗,后面的事还说不好,他讲完就走了,也没人当回事,他那年三十八,正是往上爬的好时候,可他心里头已经有了别的想法。
内战一开打,他调去管军需库,弹药、棉衣,什么都有,堆得比山还高,那些东西,本来都要送前线去,他倒不急,先跟地下的人联系上了,东西一车一车“发错”地方,车开出去没人拦,都认得他陈长官,抗战英雄,连蒋介石都信他,后来他干脆自己画路线,直接把东西转运给解放军,对面的人都愣了,这军需大库跟自己家后院没两样。
有熟人问过他,你图个啥,他就说都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打到最后谁也捞不着好,他不是哪天脑子一热,是从日本人尸体堆里爬出来的,他知道这仗再拖下去,苦的还是老百姓,不如早点让它结束。
傅作义起义那会,陈宝仓身边有人劝他,就留在北平,谁也不会为难你,他说不行,得去台湾,还有事没办完,那时的台湾,气氛紧张得很,街上说错一句话都可能被抓走,晚上出门多看两眼都有人盯着,他偏要去,身上还带着任务,嘴上天天跟着喊口号,私下里情报一份份往外送,哪条防线,哪个坐标,补给在哪,一点点全送了出去,根本没人怀疑他,毕竟他是那个受降仪式上坐正中间的中将。
这事最后出问题,是蔡孝乾那边先被抓,名单上本来没他,可特务搜吴石的家,翻出来一张小纸条,上面的字迹跟陈宝仓一模一样,直接就成了证据,他被带走那天还穿着军装,审他的时候,人被打晕了又弄醒,他什么都不说,就认自己干的事,别人的名字一个字不提,谁也撬不开他的嘴。
行刑的地方在马场町,跟吴石、朱枫他们一起,一排人跪在那,枪一响人就倒了,头直接栽进土里,走的时候一句话没留,特别安静,很多年以后,解放军的档案里有记载,要是没他送来的那批军需,有场关键的仗根本没法打,这大概是他留给这个时代最后的东西。
有人说他是个谜,官做得那么大,干嘛不留在北平享福,非要跑去台湾干掉脑袋的事,其实这事一点不复杂,抗战那会他是军人,内战那会他想让战争停下来,后来他就是想把那个烂到根的旧体制给拆了,他那队人一直没变,只是他比别人早想了一步,青岛受降那天他看日本人的眼神跟刀子一样,几年后还是那个眼神,只是看的不再是日本人,是那个快要塌掉的旧摊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