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为虚构小说故事,图片为AI生成,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秋月,你过来签个字。"
律师陈文斌把一份文件推到林秋月面前,病房里的空气凝固得让人窒息。
病床上,72岁的继父赵国强脸色蜡黄,呼吸急促,氧气面罩下的嘴唇已经发紫。
他用尽全身力气,颤抖着手指向那份遗嘱。
"市中心两套门面房,老城区一套门面房,全部由我女儿赵晓慧继承。"陈律师的声音在病房里回荡。
林秋月握着继父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越来越冷。
25年了,从8岁到47岁,她陪这个男人走过了大半辈子。
端屎端尿,日夜守护,卖掉首饰给他买营养品,辞掉工作专心伺候他。
可现在,三套价值800万的门面房,一套都没有她的份。
"给林秋月现金5000元,以表感谢。"
律师念完最后一句,林秋月的眼泪夺眶而出。
![]()
01
"爸,您别说话,保存体力。"林秋月哽咽着,轻轻帮赵国强擦去嘴角的血丝。
病房门突然被推开,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匆匆走进来,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特别刺耳。
"爸!我来了!"
赵晓慧扑到床边,眼泪说来就来,哭得撕心裂肺。
林秋月默默往后退了一步,让出位置。
这个女人,她太熟悉了。50岁的赵晓慧,继父的亲生女儿,从小跟外婆生活,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
"晓慧...你来了..."赵国强艰难地吐出几个字。
"爸,您别怕,我在呢,我会照顾您的。"赵晓慧握着父亲的手,说得情真意切。
林秋月站在一旁,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照顾?这五年来,继父病重,赵晓慧来医院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待不到半小时就说有急事要走。
倒是她林秋月,天天守在医院,给继父翻身擦洗,喂饭喂药。
病房里的护士都认识她,还以为她才是亲生女儿。
"赵先生,时间不多了,遗嘱该宣读了。"陈律师提醒道。
赵国强点点头,眼神在林秋月和赵晓慧之间来回游移。
"秋月,你...站近点。"他虚弱地说。
林秋月走上前,赵晓慧不情愿地挪了挪位置。
陈律师打开文件夹,清了清嗓子:"根据赵国强先生的遗愿,现宣读遗嘱内容。"
"位于东华市中心建设路88号的门面房一套,市场估值350万元,归赵晓慧所有。"
"位于东华市中心繁荣街32号的门面房一套,市场估值350万元,归赵晓慧所有。"
"位于东华市老城区福安巷15号的门面房一套,市场估值100万元,归赵晓慧所有。"
每念一句,林秋月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她看着病床上的继父,那个曾经叫她"小棉袄"的男人,此刻连看都不敢看她。
"另外,给林秋月现金5000元,以及一张银行卡,作为这些年照顾我的感谢。"
5000块?
林秋月的脑子嗡的一声,像是被人当头一棒。
病房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监护仪滴滴答答的声音。
护士小张站在门口,眼眶都红了,她这些年看着林秋月的付出,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秋月姐,这..."小张想说什么,被林秋月摆手制止了。
赵晓慧倒是一脸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妹妹,爸爸肯定有他的考虑,你别多想。"她说得云淡风轻,仿佛800万的房产和5000块钱没什么区别。
林秋月咬着嘴唇,强忍着眼泪。
她想问为什么,可看着继父那张苍白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请双方在遗嘱上签字确认。"陈律师把文件递过来。
赵晓慧拿起笔,签得干脆利落,那个"慧"字还特意加了个花体,显得格外张扬。
轮到林秋月,她的手在抖。
笔尖落在纸上,留下一个墨点。
"秋月...签吧..."赵国强的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
林秋月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在遗嘱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的那一刻,她感觉自己这25年的付出,全都变成了一个笑话。
"秋月,你...你要...相信爸爸..."赵国强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这句话。
林秋月点点头,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我相信您。"她哽咽着说,心里却在问:相信什么呢?
病房外,几个远房亲戚探头探脑地往里看。
"听说了没?老赵把房子全给了亲闺女,那个继女一分没捞着。"
"活该,到底不是亲生的嘛。"
"可人家林秋月这些年照顾得多好啊,老赵这不是太绝情了?"
"绝情个屁,亲生的就是亲生的,养女再好也是外人。"
这些窃窃私语像针一样扎在林秋月心上。
她站起身,想出去透透气,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赵晓慧在身后说话。
"陈律师,这房产过户手续,能不能尽快办?我下周还要回省城,那边工作忙。"
"赵先生的后事还没办呢,你就想着过户?"陈律师的语气有些不悦。
"那不一样,后事可以慢慢办,但房产这事要趁早,免得夜长梦多。"赵晓慧压低声音说。
林秋月握紧了拳头,指甲掐进肉里都不觉得疼。
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人心凉薄。
夜里11点,监护仪发出刺耳的长鸣。
赵国强走了。
林秋月守了一夜,双眼通红地看着医生给继父盖上白布。
赵晓慧靠在墙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林秋月分明看到,她的眼角没有一滴眼泪。
"爸,您走好..."林秋月跪在床边,低声说,"25年了,秋月送您最后一程。"
她摸了摸口袋里那张银行卡,上面贴着一张小纸条,是继父的笔迹:"秋月,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
拿着5000块钱,好好生活?
林秋月苦笑一声,把卡握在手心里。
这张卡,或许就是她和继父之间,最后的联系了。
02
三天后,殡仪馆。
林秋月穿着黑色的孝服,跪在灵堂前,脸色苍白得吓人。
这三天她没怎么合眼,一个人操办着葬礼的大小事宜。
订花圈、联系殡仪馆、通知亲戚、准备寿衣...每一件事都是她在忙。
赵晓慧倒是来了,但只是坐在休息室里,偶尔出来哭两嗓子,然后就回去刷手机。
"秋月啊,你也歇歇吧,看你这憔悴的。"邻居王婶端着一杯水过来。
"没事,王婶,我不累。"林秋月接过水,勉强笑了笑。
王婶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我都听说了,老赵把房子全给了晓慧,你就拿了5000块。这也太...唉。"
林秋月没说话,低头喝了口水。
"你这孩子也是傻,这么多年白忙活了。"王婶拍拍她的肩膀,"不过话说回来,人家才是亲生的嘛。"
这句话像一把刀,狠狠扎在林秋月心上。
亲生的。
对,赵晓慧是亲生的,所以拿走800万理所当然。
她林秋月不是亲生的,所以只配拿5000块。
"王婶,我去给爸爸上炷香。"林秋月站起身,逃也似的离开了。
灵堂里,赵国强的遗像挂在正中央。
照片上的他笑得很慈祥,可林秋月现在看着这张脸,只觉得陌生。
她点燃三炷香,跪在蒲团上。
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过去的画面。
1998年,那年她8岁。
母亲牵着她的手,站在一个陌生男人面前。
"秋月,叫爸爸。"母亲温柔地说。
林秋月胆怯地看着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爸...爸爸..."
赵国强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好孩子,以后爸爸会对你好的。"
那时候的赵国强,眼神是温暖的,真的像父亲一样疼她。
林秋月还记得,搬进赵家的第一天,赵晓慧正好从外婆家回来。
15岁的赵晓慧站在楼梯口,冷冷地看着她和母亲。
"爸,你再婚也不跟我说一声?还带回来个拖油瓶?"
"晓慧,别这么说,秋月以后就是你妹妹了。"赵国强的语气里带着讨好。
"妹妹?我可没这个妹妹。"赵晓慧白了林秋月一眼,转身回了房间,砰地一声关上门。
那天晚上,林秋月躲在被子里哭,母亲搂着她说:"秋月别怕,时间长了晓慧就会接受你的。"
可这一等,就是25年。
赵晓慧从来没有真正接受过她。
逢年过节偶尔回来,对她爱答不理,说话永远带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
"你读书怎么样?成绩好不好?"
"还行吧..."
"就还行啊?我当年可是年级第一,考上省城重点大学的。你可得努力,别给我爸丢脸。"
每次说完这些,赵晓慧就会转头跟继父抱怨:"爸,您怎么不多管管她的学习?"
可等到林秋月高考落榜,赵晓慧又是另一副嘴脸。
"我就说嘛,读书不是谁都行的,有些人就是那个命。"
林秋月当时站在一旁,低着头不说话。
反倒是继父安慰她:"秋月,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爸爸带你做生意。"
从那以后,继父开始教她打理门面房。
怎么收租,怎么做账,怎么跟租客打交道,一点一点手把手教她。
"秋月,你看这个账本,要记得清清楚楚,每一笔都不能马虎。"
"这个租客是开餐馆的,租金可以适当优惠点,但押金一定要收足。"
"遇到租客拖欠房租,不要硬来,要讲道理,实在不行就走法律程序。"
继父的这些话,林秋月都记在心里。
她跟着继父打理门面房,从19岁一直到42岁。
那三套门面房,她比任何人都熟悉。
建设路88号,租给一对夫妻开服装店,每月租金8000块。
繁荣街32号,租给一个年轻人开奶茶店,每月租金9000块。
福安巷15号,租给一个老板开五金店,每月租金3500块。
每个租客的名字,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每次收租,她都会提前打电话确认,从不拖延。
账本上的每一笔账,她都记得明明白白。
继父总是夸她:"秋月啊,你比晓慧强多了,她就知道花钱,哪懂得挣钱的辛苦。"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林秋月心里都暖暖的。
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继父是真心疼她的。
2015年,母亲因为癌症去世。
那是林秋月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继父握着她的手说:"秋月,你妈走了,但你还有我,我会一直照顾你的。"
林秋月哭着点头:"爸,我也会照顾您的,一辈子。"
那时候的承诺,她记得清清楚楚。
可现在想来,多么讽刺。
母亲去世后,赵晓慧连葬礼都没参加,只是打了个电话说工作太忙走不开。
倒是继父,陪着林秋月守了七天七夜的灵。
"秋月,你妈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她临走前拉着我的手说,让我一定要把你当亲生女儿养。"
"爸,我知道的..."林秋月泣不成声。
"你放心,爸爸说话算话,以后这个家就靠咱俩了。"
那时候的林秋月,真的以为自己在继父心里,跟赵晓慧是一样重要的。
可后来发生的事,一次次打碎她的幻想。
2020年,继父查出了糖尿病。
医生说要严格控制饮食,每天监测血糖,按时吃药。
林秋月二话不说,辞掉了在商场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继父。
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继父测血糖。
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无糖低脂的早餐。
白粥、煮鸡蛋、清炒青菜,变着花样做。
上午带继父去公园散步,下午陪他在家看电视。
晚上睡觉前再测一次血糖,记录在册。
每个月的体检,都是她陪着去。
![]()
每次拿到化验单,她都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指标。
血糖高了,就调整饮食。
血压不稳,就督促吃药。
这一照顾,就是五年。
期间赵晓慧回来过几次,每次都待不了三天。
"爸,您身体怎么样?"进门第一句话。
"还行,有秋月照顾着呢。"继父每次都这么回答。
"那就好,我工作忙,不能常回来,您多保重。"说完这句,赵晓慧就该干嘛干嘛了。
刷手机、逛街、约朋友,根本不关心继父的病情。
倒是走的时候,会象征性地留点钱。
"爸,这是5000块,您拿着用。"
继父每次都推辞:"不用不用,爸爸有钱,你自己留着。"
"那怎么行,我是女儿,这是我的心意。"赵晓慧说得理直气壮。
等赵晓慧一走,继父就会把钱交给林秋月。
"秋月,这钱你拿着,补贴家用。晓慧也不容易,在外面打拼,给点钱也是她的孝心。"
林秋月每次都默默接过钱,心里五味杂陈。
赵晓慧的孝心,就是给点钱,然后撒手不管?
那她林秋月日夜照顾,端屎端尿,算什么?
去年冬天,继父病情突然恶化。
半夜发高烧,血糖飙升到20,人都陷入昏迷了。
林秋月吓坏了,赶紧叫了救护车。
在医院急救室外,她一个人守了一夜。
给赵晓慧打电话,对方说:"我这边有个重要会议,实在走不开,你先照顾着,有事随时通知我。"
那一夜,林秋月一个人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踱步。
看着急救室的灯亮着,她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天亮的时候,继父终于脱离危险。
医生说:"幸亏送来得及时,再晚点就危险了。你这女儿真孝顺啊。"
林秋月苦笑,她不是女儿,只是个外人。
继父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晓慧呢?"
"她工作忙,来不了。"林秋月轻声说。
继父眼里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说:"也是,她有她的事业,不能因为我耽误了。"
林秋月在一旁默默流泪。
她知道,在继父心里,赵晓慧永远是第一位的。
因为她是亲生的。
而自己,终究只是个外人。
可即便如此,林秋月还是没日没夜地照顾着继父。
给他翻身,防止褥疮。
给他擦洗身体,保持清洁。
给他喂饭喂药,哄他吃下去。
夜里醒来好几次,看看继父有没有踢被子。
她的青春,她的时间,全都给了这个男人。
可到头来,换来的只是5000块钱。
林秋月跪在灵堂前,眼泪一滴滴落在地上。
她想不明白,继父为什么要这样对她?
难道这25年的付出,真的一文不值?
03
葬礼那天,来了很多人。
邻居、亲戚、租客,把殡仪馆挤得满满当当。
林秋月跪在灵前,机械地给每个来吊唁的人磕头。
"节哀顺变。"
"老赵一路走好。"
"秋月啊,你也要保重身体。"
这些话她听了无数遍,每一句都像是在嘲笑她。
赵晓慧穿着一身黑色连衣裙,化着精致的妆,站在一旁接受大家的慰问。
"晓慧啊,你爸走了,你可要坚强啊。"
"是啊,以后你就是赵家的顶梁柱了。"
赵晓慧擦着眼泪,点头应着:"谢谢大家,我会好好的。"
说完这话,她转身看了林秋月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得意。
林秋月看懂了那个眼神的含义——我才是赵家真正的继承人,你什么都不是。
葬礼结束后,一群远房亲戚围在赵晓慧身边。
"晓慧啊,听说你爸把三套门面房都留给你了?"
"是啊,我爸说了,这是我应得的。"赵晓慧说得云淡风轻。
"那秋月呢?她照顾了你爸这么多年..."
"我爸给了她5000块,也算是感谢了。"
"5000块?这也太..."
"没办法,我爸有他的考虑,毕竟秋月不是亲生的嘛。"
这些话一字不落地传进林秋月的耳朵里。
她站在角落里,咬着嘴唇,拳头握得紧紧的。
不是亲生的。
又是这句话。
仿佛她这25年的付出,只因为不是亲生的,就全都不值一提了。
"秋月,你过来一下。"赵晓慧突然叫住她。
林秋月走过去,低着头不说话。
"我明天要回省城了,房产过户的事,律师会处理。"赵晓慧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叠钱,"这是2000块,算是我个人给你的,拿着吧。"
林秋月看着那叠钱,眼泪差点掉下来。
2000块,像是打发叫花子。
"不用了,我不缺钱。"她冷冷地说。
"别逞强,你现在没工作,这钱你拿着。"赵晓慧硬是把钱塞到她手里,"别说姐姐不照顾你。"
林秋月攥着那叠钱,指甲掐进掌心里。
照顾?
真是天大的笑话。
"对了,老城区那套房子,你要不要先住着?"赵晓慧又说,"租金我可以给你打个折,每月2000就行。"
林秋月抬起头,看着赵晓慧那张虚伪的脸。
福安巷15号那套房,市场租金是3500,她现在说2000,好像多大的恩惠似的。
"不用了,我自己有地方住。"林秋月把钱往赵晓慧手里一塞,"这钱我也不要,你留着吧。"
说完,她转身就走。
"哎,林秋月,你这是什么态度?"赵晓慧在身后喊。
林秋月头也不回,大步走出殡仪馆。
外面下着小雨,她站在雨里,任由雨水打在脸上。
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王婶追了出来,给她撑了把伞:"秋月啊,你这是何苦呢?"
"王婶,我没事。"林秋月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唉,你这孩子也是傻,这么多年白忙活了。"王婶叹气,"不过话说回来,人家是亲生的,老赵偏心也正常。"
又是这句话。
亲生的。
林秋月忽然觉得很可笑。
血缘,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难道这25年的朝夕相处,日夜照顾,还比不上一个血缘关系?
"王婶,我先回去了。"林秋月撑开伞,往出租屋的方向走去。
身后,殡仪馆里还传来赵晓慧和亲戚们说说笑笑的声音。
仿佛继父的死,对他们来说只是一场社交活动。
回到出租屋,林秋月瘫坐在沙发上。
这是一间20平米的单间,月租800块。
她从继父家搬出来已经三个月了。
自从继父病重住院,她就搬了出来,方便在医院照顾。
现在继父走了,她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手机突然响了,是陈律师打来的。
"林小姐,关于赵先生的遗产分配,有些手续需要你配合一下。"
"我知道了,什么时候?"
"明天上午10点,在我律所,你过来一趟。"
挂了电话,林秋月木然地坐着。
明天,就要正式办理过户手续了。
那三套门面房,就彻底跟她没关系了。
她打开抽屉,拿出一个铁盒子。
里面装着这些年和继父的合影。
继父教她骑自行车,她摔倒了,继父扶她起来,两个人笑得很开心。
她18岁生日,继父给她订了个大蛋糕,说:"秋月,生日快乐,爸爸希望你永远开心。"
母亲去世后,继父陪她守灵,两个人相依为命。
过年包饺子,她和继父一起和面,擀皮,包饺子,虽然包得不好看,但吃得很香。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回忆。
每一段回忆,都让她心痛不已。
林秋月抱着照片,放声大哭。
她哭了很久很久,直到嗓子都哑了。
哭够了,她擦干眼泪,把照片收好。
从口袋里掏出那张银行卡,上面还贴着继父写的纸条:"秋月,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
林秋月苦笑一声。
拿着5000块钱,她要怎么好好生活?
第二天,林秋月准时到了律师事务所。
赵晓慧已经在那里了,旁边还坐着两个中介。
"秋月来了,坐吧。"陈律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林秋月坐下,目光避开赵晓慧。
"今天主要是办理房产过户手续,需要你在一些文件上签字。"陈律师说着,把一沓文件推过来。
林秋月拿起笔,一页一页地签。
每签一个字,就像是在给自己判刑。
"对了,林小姐,赵先生留给你的那张银行卡,密码是你的生日。"陈律师递过来一个信封,"这是赵先生亲笔写的信,他说等你拿到卡的时候,让你看。"
林秋月接过信封,手有些抖。
继父还给她留了信?
她没有当场拆开,而是收进了包里。
"行了,手续都办完了。"赵晓慧站起身,看了眼手表,"我下午的飞机,先走了。"
说完,她拎着包就要走。
"等一下。"林秋月叫住她。
赵晓慧回过头:"还有事?"
"那三套门面房,我比你熟悉,如果你需要帮忙打理,可以找我。"林秋月平静地说。
赵晓慧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不用了,我会找专业的物业公司。你..."她顿了顿,"好自为之吧。"
说完,她踩着高跟鞋离开了。
林秋月坐在椅子上,看着那些过户文件,心里空落落的。
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
走出律师事务所,阳光刺眼。
林秋月站在路边,不知道该去哪里。
她掏出那个信封,犹豫了很久,终于拆开了。
里面是一张信纸,上面是继父的笔迹:
"秋月,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爸爸应该已经不在了。
爸爸知道,遗嘱的内容一定让你很难过。
但爸爸有苦衷,有些事情,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那张银行卡里,只有5000块钱,爸爸知道这点钱不够什么。
但爸爸希望你记住,无论发生什么,爸爸都是爱你的。
秋月,你要相信爸爸,好好生活。
等时机到了,你会明白一切的。
—爸爸"
林秋月看完信,眼泪又流了下来。
相信爸爸?
明白一切?
她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接下来的日子,林秋月过得浑浑噩噩。
她在超市找了份收银员的工作,每天机械地扫码、找零。
"欢迎光临。"
"一共68块。"
"收您100,找您32。"
"欢迎下次光临。"
这些话,她每天要说上百遍。
下班后,她回到出租屋,坐在窗前发呆。
看着那张银行卡,心里想着继父的话。
"你要相信爸爸..."
可她该怎么相信?
夜里,她常常做梦。
梦见继父还活着,两个人一起包饺子,一起散步。
梦见继父笑着对她说:"秋月,爸爸会一直照顾你的。"
醒来的时候,枕头都湿了。
三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这天下午,林秋月提前下班。
超市经理发了这个月的工资,3500块钱。
她站在银行门口,看着手里的工资卡和继父留下的那张银行卡,心里做了个决定。
5000块加上3500块,凑够8500,可以去外地了。
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去一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重新开始。
她深吸一口气,走进银行,站在ATM机前。
先取工资卡里的钱。
输入密码,取出3500块现金。
![]()
然后,她拿出继父留下的那张卡。
手指有些颤抖,她按照继父说的,输入自己的生日作为密码。
1998年3月15日。
密码正确。
她按下查询键。
本以为屏幕会显示"5000.00",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
可当那一串数字跳出来的瞬间,林秋月整个人都僵住了。
她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又盯着屏幕看了好几遍。
不是5000,也不是50000。
而是——
林秋月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ATM机前。
她死死盯着屏幕上显示的那串数字,手抖得连卡都快握不住了。
旁边排队的人催促:"前面的,你好了没有?"
林秋月充耳不闻,整个人完全僵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