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人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千百年来,诗词不仅是风花雪月的吟咏,更是人生智慧的结晶。
人生不易,世事浮沉。真正的高手,都是会做事会做人的人。
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背后,
藏着诗人用一生悟出的处世之道,读懂受益终身!
![]()
01
有大格局,方能过好小日子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
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
时平不用鲁连书。
——苏轼《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人们常说:“难得糊涂”。
但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苏轼在地方为官时,常布衣草履,与农人商贩谈笑风生。他研究美食、醉心山水,仿佛从不把身份放在心上。
然而当徐州洪水滔天,他立刻雷厉风行:
劝阻富人出逃,调动禁军抗灾,一改平日潇洒,展现出不畏权贵、担当重任的铮铮风骨。
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看待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
活得通透的人,不仅能将“大事”和“小事”分辨清晰,更懂得做事的根本。
小事不计较,彰显格局;大事不糊涂,体现原则。
一个心中有大格局,做事有原则和主见的人,才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也能扛起风雨。
02
进退有度,留有余地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杜甫《曲江二首》
曾国藩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
聪明人做事,会给自己留有余地。
杜甫一生心系家国,却从不直言犯上。他将对时局的忧虑、对百姓的同情,都化入“细推物理须行乐”般的诗句中。
既表达了立场,又保全了自己,在乱世中留下一支婉转而深情的笔。
人生如弦,太紧易断,太松不鸣。
话说得太满,事做得太绝,最终结果不尽人意时,只会令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做事点到为止,不让别人为难,同时也是给自己留有退路。
一个聪明的人,不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会留有余地,这样的人生才会行稳致远,进退有度。
03
达观感恩,必得福报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梦微之》
白居易与元稹相交三十载,在元稹最困顿之时始终不离不弃。
当元稹去世后,白居易倾力整理其诗稿,并悉心照料其子女。
这份情义,源自对知己之恩的深深感念。
乐天豁达,知恩图报,万事不萦于怀,是人生阅历,也是处世智慧。
世间最美的循环,莫过于以善心待人,以感恩处世。
记住别人的好,忘记他人的过,福气自会如约而至。
04
三思而后言,照顾他人颜面
花侧畔,柳旁相。微云澹月又昏黄。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黄升《鹧鸪天》
好好说话,是每个成年人的修行。
而所有高质量的表达背后,都藏着一颗善良的灵魂。
北宋名臣晏殊,素以慎言著称。他教导学生:"言满天下无口过,非慎言何以能之?"
某日家宴,仆人失手打碎玉盏,众宾客面面相觑。晏殊却含笑举杯:"碎碎平安,此乃吉兆。"一句话化解尴尬,更显胸襟。
正如他在《浣溪沙》中所写:"不如怜取眼前人"——真正的善良,始于对他人的体谅。
古人常说:“心存善念,方能口吐莲香。”
好好说话,本就是一种善良。
05
不自轻,自得人看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众生平等,没有谁比谁高贵。
无论出于何种境地,都不要看轻自己,自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刘禹锡因参与革新被贬至和州,知县故意刁难,三次更换其住所,最后仅给一间仅能容榻的斗室。
刘禹锡不卑不亢,写下《陋室铭》,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明志,在困顿中活出了自己的风骨。
别人的尊重,从来都是自己赢得的。
无论身处何境,不怨天,不尤人,活出自己的气象——
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06
今日寄诗
今日寄诗一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读诗至此,方知:
诗词教会我们的, 从来不只是平仄格律, 更是如何在纷扰世间, 安顿好自己的身心。
愿你在诗词的智慧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与安然。
*素材综合来源于网络。编辑:霄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