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决策桌上仅半数人支持,冻土豆里藏着秘密,朝鲜战场谁说了算?
1950年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军队仁川登陆后朝鲜局势急转直下。中国当时刚解放,国家千疮百孔,要不要出兵成了老大难问题。开会讨论时多数人反对,主席和周总理是主要支持者,连彭德怀都打过退堂鼓。
![]()
后来苏联也不帮忙,主席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决定出兵。第一次打两水洞和云山还好,第二次战役才真刀真枪干起来。长津湖那边特别冷,志愿军啃冻土豆,美军陆战一师差点全灭但最后跑了。
![]()
国内开会争论时,有些人觉得新中国刚成立,打仗会影响建设。但主席和周总理坚持认为,不出兵以后麻烦更大。特别是周总理当时还在裁军,突然要派兵压力很大。他还去苏联谈援助,最后苏联给了不少汽车和武器。
![]()
功德林关着不少国民党过去的将军,他们一开始看不起解放军,觉得打败仗是丢人。但长津湖战役后他们态度变了,有人想帮忙分析美军弱点,甚至想申请去前线。黄维这些人都写了报告,说志愿军打仗确实厉害。
![]()
美军那边一开始觉得陆战一师那么强肯定没问题,结果被冻得够呛差点全军覆没。撤退时还说这是“最长最冷的撤退”,国内舆论炸了锅。但志愿军后勤实在跟不上,打完才知道光靠人不够,装备差太多。
![]()
斯大林最开始也不积极,后来听说长津湖战役经过,马上多送了两千辆汽车过来。可能他觉得中国真敢打,不能再小看。周总理全程负责后勤,还得处理停战谈判,说是总后勤部长一点都不夸张。
三年打下来,1953年停战协定签了。美国头一回没赢,但中国人付出了巨大代价。现在看长津湖当年的决策,其实每个人想法都不同,但最后走到了一起。历史就这样,有时候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