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酸汤子,又是黑龙江,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两位村民,在邻居家吃了酸汤子后,一死一伤,引发网友们的关注。
说到酸汤子,大家还记得五年前黑龙江鸡西市一家9人吃了酸汤子引发中毒的事件吧,当时就是因为酸汤子被细菌污染导致中毒。这种毒素米酵菌酸很厉害,高温都不能消除,而且中毒后没有解药。
![]()
那么这次齐齐哈尔两位男子是不是也是因为吃了变质的被污染的酸汤子才导致悲剧发生呢?
10月12日那天,村民老张跟亲戚老刘帮村民在地里收割玉米,平时村民们都是互相帮忙,有什么活儿需要帮助,都是召唤一声,就有热心村民来帮忙,邻里关系很不错。
事发当天,老张和老刘辛辛苦苦帮邻居收好了玉米,邻居为了感谢两位村民的帮忙,热情邀请老张他们在家吃晚饭,邻居家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好酒好菜,其中就有传统美食酸汤子,这酸汤子口感爽滑,配上鸡蛋卤子,特别开胃。
![]()
老张和老刘不知不觉吃了不少酸汤子,可是吃完之后就身体突发不适,被紧急送医,因为这是偏僻的村里,距离城里的大医院很远,足足有30多公里,还没等送到医院,老张就不行了,而老刘情况也没好多少,到了医院,就被送进ICU抢救了。
真的令人痛心,好心好意帮忙,邻居热情款待,开开心心一起吃饭,没想到一死一伤,这酸汤子究竟是何物?到底有何危害?
现在的年轻人估计不知道什么是酸汤子,特别是南方的小伙伴没有听说过,在七十年代前,要是能吃到这酸汤子,那感觉比过年吃饺子吃肉都香呢,味道真不赖。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做了,能吃的美食太多了。
![]()
酸汤子,七八十年代的美食,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玉米面食,又称汤子、碴子,辽宁、吉林以及黑龙江东部一带很多人喜欢吃,是满族人发明的特色辅食,为发酵玉米面食。
以前的玉米都是绿色植物原汁原味的,但是现今的玉米都是转基因或者改良后的产品,其面食发酵产生的毒素已经不是以前能比,处理不好或者保存不当真的很危险。现在摊上有卖的也不敢吃了,有些是回收的米泡的。
八十年代以前,细粮少的可怜,人们就粗粮细作,用王米粗加工叫大楂子的东西水泡发酵,用电磨加工成面糊一样,然后装进面口袋压去水份,做成面条,下开水弄熟,分混汤和清汤两种,拌鸡蛋酱或蘑菇酱嘎嘎香。
![]()
其实很好吃,过去很听到有人中毒,农村在农忙时才做,大家都很喜欢吃,好吃扛饿,干完农活时来上两碗,真的很爽。以前都是做多少吃多少,以前农村家里没有冰箱,做了就吃完,基本没事。
现在有了冰箱,很多人过于依赖冰箱,以为冰箱能保持新鲜,所以食物就放得久,像酸汤子这种容易被污染的发酵面食,存放不当或者时间过久反而容易出事。
![]()
酸汤子的发酵要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发酵不酸,发大劲儿了呢有中毒风险,不能有丝毫偏差,如果吃了酸汤子中毒,不排除有细菌感染。酸汤子面一定注意加工保存的卫生!
![]()
酸汤子也称水磨子,笨苞米碴子用水泡一段时间,需要每天换水。然后磨成浆水,澄干成湿面团。锅内烧开水,用插板把面团往开水锅挤压,煮熟的米条拌卤子吃,讲究的可以加点配菜。以前小时候穷,没什么吃的,能有酸汤子拌鸡蛋卤子,可以说是人间美味了。
![]()
一位东北朋友回忆:臭米面子,以前我爷爷活着的时候,就给我们做着吃,太好吃了,但是第一口面谁也吃不到,为了安全起见,要测试一下是否有毒,所以必须是我家狗狗先吃,它没问题了,我们再吃。
![]()
一位辽宁朋友说:吃了50年,没听到有吃酸汤子中毒的,我猜测中毒的原因是汤子面在发酵过程中被其他细菌污染了,或是玉米发霉了舍不得扔,或者是发面时换水不勤,沤臭了,舍不得扔。
还有人说:我二姨最爱吃酸汤子,辽宁地区。我觉得也挺好吃,一次能吃两大碗,我父亲把这手艺传给了我,可以肯定地说,只要你勤换水。绝不能吃中毒。长时间不换水,很容易出问题。
![]()
这次齐齐哈尔两位男子吃了酸汤子,一死一伤,到底是不是吃了酸汤子中毒,事情还在调查当中,到时要对遗体做检查,才能最终下结论,静等官方通报吧。
![]()
不管怎么样,在制作这种发酵面食时,注意一点都是没错的,面食虽然好吃,更要注意安全啊,不要吃长时间发酵的面食,不管是北方的酸汤子,臭碴子,还是南方的吊浆粑,都要注意,安全第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