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一到,早晚温差明显增大,给宝宝洗澡这件平常事也变得需要格外小心。要是处理不当,宝宝很容易着凉生病。妈妈们该如何在这种天气下,给宝宝舒舒服服洗个澡呢?下面这些方法可要记好啦。
选对洗澡时间
1. 避开早晚低温时段:秋季早晚气温较低,尤其是早晨和傍晚,这个时候给宝宝洗澡,宝宝刚洗完澡,身体表面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很容易着凉。所以,尽量选择在中午到下午3点左右这个时间段给宝宝洗澡,此时气温相对较高,室内外温差较小,宝宝洗完澡后不容易因为温差过大而感冒。比如,在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室内暖洋洋的时候给宝宝洗澡,就再合适不过啦。
2. 结合宝宝作息:除了考虑气温,还要结合宝宝的作息时间。如果宝宝习惯在上午小睡一会儿,那可以等宝宝睡醒,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洗澡。这样宝宝既不会因为太困而哭闹,也能在洗澡后愉快地玩耍或者再次进入睡眠。要是宝宝通常在下午3点左右会吃点心,那就把洗澡时间安排在吃点心之前,避免洗澡后马上进食,引起宝宝肠胃不适。
调节好洗澡环境
1. 控制室内温度:在给宝宝洗澡前,先把浴室的温度调节好,保持在26 - 28℃比较合适。可以使用浴霸、暖风机等设备来提升浴室温度,但要注意这些设备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以免热风刺激宝宝皮肤。比如,提前15 - 20分钟打开浴霸,让浴室充分暖和起来,等温度适宜了再抱宝宝进来洗澡。
2. 保持合适湿度:空气太干燥或者太潮湿对宝宝都不好,浴室的湿度保持在50% - 60%为宜。如果空气干燥,可以在浴室放一盆水,或者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要是湿度太大,就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适宜的湿度能让宝宝感觉更舒适,也有助于保护宝宝娇嫩的皮肤。
准备合适洗澡用品
1. 水温要适宜:宝宝洗澡的水温一般控制在37 - 40℃。水温过高容易烫伤宝宝皮肤,水温过低又会让宝宝着凉。妈妈可以用手腕内侧或者手肘部来试水温,感觉不烫不凉就差不多。也可以使用水温计来精准测量水温,确保水温合适。比如,在放洗澡水的时候,一边放一边用温度计测量,快达到合适温度时,放慢放水速度,微调水温。
2. 选择温和洗浴产品:宝宝的皮肤很娇嫩,要选择温和、无刺激、适合宝宝肤质的洗浴产品。尽量挑选不含香料、酒精、色素的产品,避免对宝宝皮肤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像一些专门为宝宝设计的沐浴露,成分天然,性质温和,能有效清洁宝宝皮肤,同时保护皮肤的天然屏障。
洗澡过程注意细节
1. 动作要轻柔迅速:给宝宝洗澡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弄疼宝宝。同时,速度要快一些,减少宝宝身体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先从宝宝的脸部开始清洗,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眼睛、嘴巴、鼻子周围,然后依次清洗头部、颈部、上肢、胸部、腹部、下肢、背部和臀部。每个部位清洗完后,尽快用干毛巾擦干,防止宝宝着凉。
2. 注意保暖:在洗澡过程中,要注意给宝宝保暖。比如,在给宝宝脱衣服时,可以先把浴巾披在宝宝身上,只露出需要清洗的部位。洗完一个部位后,马上用浴巾包裹好,再清洗下一个部位。如果宝宝洗澡时水温下降,可以适量添加热水,但要注意先搅拌均匀,防止局部水温过高烫伤宝宝。
洗澡后护理
1. 彻底擦干身体:宝宝洗完澡后,要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浴巾把身体彻底擦干,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像脖子、腋窝、腹股沟等地方,这些部位容易残留水分,不擦干的话很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皮肤问题。擦干后,可以给宝宝涂抹一些婴儿专用的润肤霜,锁住皮肤水分,保持皮肤滋润。
2. 及时穿上衣服:擦干身体后,要尽快给宝宝穿上干净、柔软、保暖的衣服。可以提前把要穿的衣服放在暖气上或者烘干机里稍微加热一下,这样宝宝穿上后会感觉更暖和舒适。穿好衣服后,再给宝宝戴上小帽子,防止头部热量散失。
秋季早晚温差大,妈妈们只要按照这些方法给宝宝洗澡,就能让宝宝在舒适、温暖的环境中享受洗澡的乐趣,同时避免宝宝着凉生病,健康快乐地度过秋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