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情报安全工作向来重要,尤其是在战争时期,一份有价值的情报往往能够大幅度减少战争中的伤亡,甚至有可能扭转整个局面。
我国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十分隐蔽的特务战线,他们暗中连接,搜集各种情报,为前方的作战提供及时而又精确的帮助,李克农就是其中的传奇人物,他在1957年病重之时对周总理推荐了孔原,并表示此人是安全工作最佳的后继人选。
中共特工王李克农
![]()
李克农出生在安徽巢湖,早在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开始从事情报工作。
当时的国内环境十分复杂,国共两党在第1次北伐时合作破裂,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首的反革命分子开始大量屠杀我党人员,也有一部分人在两大阵营之中摇摆不定。
为了确保后续同志们的安全,李克农遵照周恩来同志的命令,和钱壮飞,胡鼎成等人打入国民党特务组织内部,暗中组建了一支特别行动小组,李克农作为组长,负责与中央特科联系,主要在两党对峙期间为我们提供重要情报,以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当时的国共两党水深火热,李克农也是如履薄冰,但他的工作能力非同寻常,意识非常敏锐,1931年时,李克农把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的重要情报提供给党中央,如此我党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次事件虽然没有战场拼杀那般风风火火,但同样凶险万分,价值极高,直接避免了上海中央机关全军覆没的风险,等同于挽救了大多数中央领导同志的生命。
1934年10月开始,李克农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对保卫党中央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还为国共第2次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李克农先后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桂林等地区组建了八路军办事处,回到延安之后,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以及中央情报部副部长等职位,看似都是文职,但是对于党和军队而言意义重大。
李克农向来是周恩来同志的好助手,在全面抗战期间,他曾陪同周恩来叶剑英等人会见国民党的上层人士和高级将领。
由于当时国共两党的特殊性,所以李克农时刻在注意保护周恩来等同志的安全,这也是后来周总理深信李克农的原因之一。
![]()
在某次和国民党高级将领康泽的饭局上,此人多次向周恩来敬酒,后来还借着醉意拍了集体照,嗅觉敏锐的李克农很快察觉到这很有可能是个阴谋,第2天就找到了那家照相馆,果然发现了底片中隐藏的猫腻。
另外在1938年4月的某天,周恩来让李克农去接私自前来的张国焘,几番运作之下,李克农当着国民党的面抢走了张国焘,双方还展开了一番角逐,虽然化险为夷,但此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叛变。
几次经历增进了周恩来和李克农之间的关系,李克农也很快投入到各地情报组织的建设工作,并且在冥冥之中将它们连接成了一整片情报网络,为党中央的决策和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
李克农所建立的隐蔽情报战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更重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他所获取的多种重要情报,毛泽东的战局研究以及策略和方针制定才有了决策依据,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李克农所建立的庞大情报网络依然在发光发热。
比如在北京解放前,李克农就曾率领自己的情报组织打前站为党中央领导人的顺利进京打下基础。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李克农成为了外交部副部长,另外还兼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等职位。
病重之时的推荐
![]()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任职来看,周恩来和李克农同在外交机关任职,两人的合作依然在继续。
1951年7月7日,李克农还带病前往朝鲜参加了停战谈判,周恩来的参与指导,后来的日内瓦会议也是二人一同前往。
其实从这时开始,李克农的身体就已经出现问题,但他依然不顾病情,全力以赴投入会议的多项准备工作,李克农不仅聚集了多方的精英人才,还编写了1700多万字的资料,组成了多达160多人的队伍,协助周恩来顺利举行会议。
![]()
早年的时候,由于长期的隐蔽战线斗争和艰苦的战争环境,已经对李克农的身体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建国后的高强度工作同样是巨大的压力,最终在1957年的时候,他意外摔倒,后来经检查是脑溢血,李克农的病情逐渐加重。
几乎从这个时候开始,李克农就在做最坏的打算,在周总理前来看望时,他不忍心新中国的情报工作就此停止,于是向周总理推荐了一个人,孔原。
李克农对此人的评价很高,称他是在自己之后承担情报工作的最佳人选。
隐蔽战线上的特殊元勋
![]()
孔原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非常陌生,更离谱的是,他在当时所担任的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海关总署署长。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海关机构和情报组织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东西,深知这一道理的李克农究竟为何会推荐孔原?
![]()
此人原名陈铁铮,1906年出生于江西省,由于家庭工作环境艰苦,所以孔原在很小的时候就立志改变这一切。
他在1924年加入中国共青团,次年2月成为中共党员,当时尚且处于国共合作状态,孔原也曾担任过工会纠察部部长以及学生会会长等职位。
自从两党合作破裂之后,21岁的孔原参加了南昌起义,曾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回国之后被调往上海担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后来又被调往江苏省,从这时候起,孔原隐蔽战线上的斗争生活正式开始。
![]()
当时的中共南方局主要负责的是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工作,所以面临的困难并不小,毛泽东在1940年指出隐蔽战线的工作总方针是“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孔原接替博古担任南方局组织部部长的职位,主要负责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进行大后方的抗日救亡运动和统战工作。
早年在上海工作的孔原有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组织工作能力极强,他一到重庆,就着手组建了西南工作委员会,用来领导包括川东,川康,贵州,湖南,云南等地党的工作。
要知道当时的重庆环境非常险恶,就连孔原本人也多次面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风险,但每次都被他巧妙化解。
在他看来,越是艰苦恶劣的环境,越是要埋头苦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对于这些处于危险地区的党组织,要尽可能把他们转入地下,一方面充实可靠的干部扩大组织,另一方面对即将暴露的干部进行及时转移,这一片区的地下工作在孔原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
1942年,重庆的地下党组织基本已经站稳脚跟,小心谨慎的孔原依旧提醒大家要避免在公开场合的硬碰硬,做到广交朋友,不断创新党的统一战线和群众路线。
在组建庞大情报网络的同时,孔原还特别注重地下人员的革命气节教育,通过一些外国英雄事迹的讲述来强化同志们的信念,让他们在和敌人的斗争之中能够经受住考验,这对于当时我党的谍报人员来说是进一步强化。
毕竟在同一时期,国民党特务在重庆时常突击,经常会抓捕他们所认定的中共地下党成员,随后就是不择手段的审讯,如果立场不坚定,心理防线很快会崩溃,但有了孔原的组织协调,国民党严刑逼供的作用就微乎其微。
![]()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2万多名干部和10万部队被派往东北,孔原也在其中,他在这里一直工作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来就被任命为海关总署署长。
由于之前情报工作十分隐秘,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任职又归属海关,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孔原的那一段特殊经历。
不过李克农不同,他和孔原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一致,作为曾经和自己身处第一线的战友,李克农对此人自然十分了解,尤其是他曾经在敌占区强大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都足以胜任建国后的情报工作。
所以李克农才会在自己病重之时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孔原,而周总理和此人当年也一起共事过,对他的能力也有所了解,很快就听从了李克农的建议。
![]()
孔原的一生都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即使到了晚年时期,也在努力为曾经从事过地下工作的同事恢复名誉,其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在1986年11月20日对张国树夫妇烈士身份的确定。
或许是孔原在他身上看到了曾经自己的影子,他们一样都是默默无闻的共和国脊梁。
参考文献
[1]李靖.李克农:抗日战争中的隐蔽战线传奇人物[J].红岩春秋,2025,(05)
:18-21.DOI:10.16684/j.cnki.hycq.2025.05.012.
[2]“中共特工王”李克农[J].红岩春秋,2024,(09)
:24-25.DOI:CNKI:SUN:HYCQ.0.2024-09-013.
[3]章慕荣.孔原:隐蔽战线上的特殊元勋[J].党史纵览,2021,(09)
:41-43.DOI:CNKI:SUN:DSZL.0.2021-09-0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