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史燕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湖北十堰市郧阳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筑牢445.7万亩林地生态屏障的同时,以林下经济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资源—资产—资本—财富”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截至2024年,全区林下经济规模达60万亩,年产值突破20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绿富双赢”之路。
科学规划引领,构建林下产业新格局
郧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先后出台《郧阳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5年)》《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扩油、稳菌、拓药、兴旅”的发展方向。依托地域特色,全区科学布局“三大产业带”:汉江沿岸发展“林药+森林旅游”复合带,北部山区打造“林菌+林下采集”循环带,南部丘陵培育“林果+林下特色养殖”立体带。
2024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林下种植养殖基地建设、林产品加工技术改造及森林旅游设施提升,新编制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2个,拟争取资金2.85亿元,已通过省级审核并报送国家待批。
科技赋能产业,推动种养融合提质增效。
为解决种苗外调依赖问题,郧阳区积极推动本土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位于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湖北金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无菌实验室、智能大棚和实验苗圃,年产种苗能力达2000万株,成功培育武当金果榄、武当金钗石斛等名贵中药材种苗,有效提升林下种植效益。
在湖北君康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的白桑关镇示范基地,冻干技术广泛应用于野生菌加工,既保留营养成分,又延长产品保质期,产品远销全国。该公司已建成设施化栽培基地3000亩、林下示范基地2000亩,带动全区发展林下野生菌仿生培育及采集面积12万亩。
此外,全区积极发展林下特色养殖。源生肽(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人工养殖胡蜂,年收入达600万元;胡家营镇多个村集体利用林地养蜂,带动数十户林农实现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区政府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特色养殖企业给予资金奖励与技术支持,推动林下养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龙头带动集群,延伸链条提升附加值
郧阳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林产品加工向精深发展。湖北耀荣木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依托“郧阳木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研发果醋、果酒、酵素等5大系列30余款产品,并实现木瓜全果利用,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湖北君康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标准化加工车间,开发菌汤包、即食菌等12种深加工产品,综合产值达5000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12家,各类林下经济经营主体180余个,初步构建起种植、采集、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体系。
生态旅游协同,拓展林下经济新空间
郧阳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云盖寺绿松石国家矿山公园通过林相改造和道路升级,打造生态旅游样板路,旅游旺季日均客流量超3000人次。湖北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6%,通过新建森林步道、康养木屋等设施,积极争创4A级景区,推动林旅深度融合。
郧阳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落实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特色保险等政策,持续优化林下经济发展环境。预计到2030年,全区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总面积将突破100万亩,规上企业达5家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超40亿元,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