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超市这阵子的负面新闻可真不少!
刚因为“同款零食好特卖卖39.9,自己卖99.9”的价格差被骂上热搜。
转头上海又爆出老会员买到臭猪肋排的事儿,不少人都在念叨:“这会员费交着,到底图个啥?”
![]()
上海的王先生算是山姆的忠实粉丝了,每个月都得在这儿买肉,10月9号从线上极速达下单了猪肋排,结果分装的时候差点被熏吐——四块排骨里有一块颜色发深,凑近一闻满是恶臭。
更让他气不过的是,这排骨生产日期是10月7号,上市才两天就坏了,明显是品控出了问题。联系山姆售后吧,对方倒是承认肉有问题,可一提赔偿就打了折扣,只肯给300元代金券,说是3倍赔偿。
![]()
王先生不乐意了,明明是食品安全问题,按法律规定该退一赔十,律师也说了这种情况能赔1000块,可山姆就是不松口,来回沟通好几次都没个结果。
其实,这可不是山姆今年第一次“翻车”了。
8月份广州有市民在山姆餐吧买芝士牛肉卷,一口咬出只蟑螂,找客服三次都石沉大海,最后还是直接找门店经理才拿到退一赔一加1000块赔偿。
![]()
同一时间段,嘉兴的消费者又发现山姆的“蟹四宝蟹黄面”包装不对劲,外包装写“手工干碱面”,小包装却是“非遗手工日晒面”,配料表还贴了层新标签,撕开底下又是另一个名字,看得人一头雾水。
![]()
![]()
山姆说是供应商的问题,还说标签过了审核,可消费者看着这层层叠叠的标签,心里难免犯嘀咕。
更让人糟心的是那些反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6月份有卓越会员买山姆自有品牌的坚果,结果吃出虫子,售后也就给个退一赔二;
3月份不少人反映山姆鲜牛奶在保质期内就结块发苦,客服居然说这是“正常现象”,是运输颠簸导致的。
还有牛奶盒带虫卵、月饼里有异物、杨枝甘露莫名喷射这些事儿,桩桩件件都跟吃有关,可山姆要么拖延处理,要么赔偿缩水,实在让人难有好感。
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山姆的“性价比”也开始受质疑。
7月份大家发现,以前回购率超高的太阳饼、米布丁这些实惠货全下架了,取而代之的是好丽友派这类争议不小的商品。
更过分的是同款有机大豆,价格没降,质量等级却从1级跌到了3级,这波操作被网友吐槽“偷偷减配”。
![]()
直到最近“99.9元零食好特卖卖39.9元”的事儿爆出来,大家才发现,原来山姆的“高端价”水分这么大,难怪那款零食很快就在山姆小程序上下架了。
有意思的是,尽管负面新闻一个接一个,山姆的业绩居然没受影响。
沃尔玛二季度财报显示,山姆中国交易单量双位数增长,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超50%,还新开了2家门店,全国都56家了。
有业内人士说,这是因为中美关税涨了,山姆换了本土供应商,可供应链调整没做好,才出了这么多岔子。但再怎么说,供应链再难也不能拿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任当赌注吧?
其实消费者愿意花会员费逛山姆,图的就是当初的品控严、选品好,觉得“贵有贵的道理”。可现在呢?臭肉、蟑螂、标签混乱,售后还推三阻四,这哪是高端会员店该有的样子?
法律明明规定食品安全问题可赔1000元,山姆却非要用代金券打发人,说白了就是没把消费者的权益当回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业绩再好看,也架不住一次次消耗口碑。消费者的信任就像一张纸,皱了就再也抚不平了。山姆要是还抱着“反正有人买”的心态,不把品控和售后踏踏实实做好,早晚得为自己的敷衍付出代价。
而咱们消费者遇到问题也别忍气吞声,该维权就维权,毕竟花钱买的是放心,不是糟心。毕竟,再大的品牌,也该守好食品安全的底线,这才是留住顾客的根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