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哀悼!又有媒体人离世

0
分享至

近期,多位媒体人接连离世,本文进行了梳理汇总。

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

10月13日,湖南经广原知名主持人罗刚,于2025年10月10日22时58分,因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享年53岁。


罗刚在主持领域成绩斐然,曾是湖南经广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他凭借独特且极具魅力的主持风格,收获了无数听众的喜爱与追捧。他所主持的《星空下的守望者》等节目,成为了一代人难以磨灭的青春印记。

罗刚昔日的同事们在缅怀他时,纷纷表示,罗刚不仅是“星空下的守望者”,用温暖的声音守护着听众的心灵,更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同事,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的突然离世,让不少人深感痛心与惋惜。

消息传出后,各界人士以及众多听众纷纷通过社交平台表达对罗刚的深切悼念之情,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愿他“一路走好”。

近期以来,多名媒体人接连离世引发关注。

辽宁电视台知名主持人于继来离世

辽宁电视台知名主持人于继来于2025年10月2日在老家吉林省辽源市因病离世。

10月3日,其女发布讣告:


于继来,辽宁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一级导演)。


1983年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播音员。

1989年考入了吉林省辽源电视台任新闻播音员、摄像记者、文艺部主持兼编导。在吉林电视台主持《8点记实》《新闻五分钟》《名星歌坛》栏目。

1997年考入浙江卫视任综艺栏目和戏曲栏目主持,作品有《荧屏舞台》《百花戏苑》《中华竞技大擂台》,还与刘璐搭档主持了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合作主持了作曲家印青作品晚会《钢盔下的梦》、浙江台上星五周年——《我们共同走过》等大型晚会。

2001年辽宁卫视人才引进调入辽台主持《共度好时光》《笑口麻辣烫》《大篷车》《开心50分》及各种综艺晚会300场。

资深媒体人、杭州知名电台DJ谷勇华离世

资深媒体人、杭州知名电台DJ谷勇华于2025年8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57岁。其告别仪式定于8月16日8:50在杭州市殡仪馆7号中大厅举行。


公开资料显示,谷勇华是浙江FM96.8音乐调频资深主持人,长期主持电台音乐节目,曾策划过罗大佑、谢霆锋等大型演唱会。上世纪90年代,他主持的深夜音乐节目《凡人咖啡馆》红极一时,慰藉了无数都市心灵,粉丝过百万。


在都市快报评论区,不少网友回忆他在推广流行音乐方面的贡献,称他是“带给我们青春的人”,并表示“有一代人是听着他的声音长大的,他的节目陪伴了许多大学生的青春岁月”。

据了解,谷勇华高中毕业后,在1988年开业的杭州黄龙饭店工作,负责洗锅等琐碎事务,勤快踏实的表现赢得了厨房领班的赏识。在此期间,香港同事带来的粤语和英语歌曲磁带,开启了他对音乐的兴趣,也为日后音乐主持生涯埋下伏笔。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离世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29日21时19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1周岁。


张天蔚老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潜心编审、躬耕出版工作,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出版事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主持人金昀离世


今年6月,主持人白瑞发布一则视频,悼念自己的好友、同事金昀。视频中提到,在ICU里抢救了15天后,主持人金昀于4月30日离世。

金昀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是上海东方广播中心主持人。

她曾担任汶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京沪高铁通车等多项大型直播的播音主持工作,并先后主持《滚动新闻》《今晚》《教子有方》《活到100岁》《朗朗动听》等多档广播节目,多次获广播人奖、总裁奖,于2013年荣获SMG名优新主持人新秀称号。

2013年,金昀因参加《妈妈咪呀》而爆红,无数网友纷纷感慨妈妈的伟大。

《妈妈咪呀》是东方卫视的一档大型真人秀歌唱节目,节目宗旨是探寻那些在细微之处闪耀光辉的母亲们,聚焦她们在职场的奋斗与拼搏,期望能够展现出多样化职业背景的母亲风采,从而颠覆公众对母亲这一群体的固有印象。

在这档节目的舞台上,金昀透露自己在生下孩子4个月后患上了肺动脉高压。这种疾病发病率只有千万分之三十,却有着相当高的致死率,她被医生诊断生存期不过三年。面对噩耗,刚成为母亲的金昀选择了乐观坚强。

从2012年患病到2025年4月30日去世,金昀以自身的顽强与乐观创造了医学的奇迹,然而病魔无情,最终她还是撒手而去。

白瑞表示,因为病情,金昀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整个脸都是涨红的。“得了这个病后,光病危通知书都下了100多次,每个月的药费高达6-8万元。”

白瑞透露,台里从书记、台长、台工会到所有的员工,都对金昀进行了无限的关爱。台工会一直支持金昀在资金上进行治疗,白瑞也提供了机会让金昀挣钱。十年时间,几百万元砸进去,金昀终于熬到了自己的女儿上初中。

作为母亲,最舍不得的还是自己的孩子。白瑞也表示,自己一定得替金昀好好照顾她的女儿,今年夏天的夏令营,她会自费带着金昀的女儿去参加。

在白瑞发布的视频里,展示了金昀一袭红衣、在《妈妈咪呀》舞台上放声高歌的片段,歌声铿锵,笑容如花。音容宛在,但斯人已逝,令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无常。

知名媒体人闫树泉因病离世,年仅44岁


6月9日,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掌上安庆编辑部主任闫树泉因积劳成疾罹患癌症于2025年4月30日离世,年仅44岁。

1981年,闫树泉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2004年,闫树泉从安徽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扎根安庆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十年的记者生涯,他用数千篇稿件记录和见证着安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2013年,媒体转型浪潮席卷全国,闫树泉转战新媒体平台,面对全然陌生的技术领域,从零起步的他开启了“白+黑”模式。

2024年4月,闫树泉被查出患有壶腹部肿瘤后,被迫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辗转合肥、上海、河北求医,在与病魔殊死搏斗的日子里依然放不下工作。

2025年6月9日,据掌上安庆信息,闫树泉因积劳成疾罹患癌症于2025年4月30日离世。

44年的人生,20年的坚守。他用泛黄的采访本垒起时代的底稿,用长明的灯光照亮了媒体人的初心。

中国评论通讯社创社社长郭伟峰离世


5月31日,中国评论新闻网发布讣告称,中国评论通讯社创社社长郭伟峰因病医治无效,于29日凌晨3时,在香港安详辞世,享年68岁。

公开资料显示,郭伟峰,生于1957年6月,祖籍广东梅州。下过乡,当过工人。1982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入职国务院侨办中国新闻社。

1991年8月12日,郭伟峰与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作为首批入台采访的大陆记者,从北京经转香港飞抵台湾桃园机场,展开12天的采访行程。这是两岸分隔42年后,大陆记者因公务首度入台。

1997年,郭伟峰受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委托,赴香港创办《中国评论》月刊,此后逐步创办了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网、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中评智库基金会等机构。

郭伟峰长期从事两岸关系及香港问题研究,是在两岸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出版了涉及两岸关系问题、香港问题的学术研究专著文集数十部。

郭伟峰曾先后任中国新闻社港台部主任、副总编辑,作品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本人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奖”等奖项。后任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中国评论月刊社长、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董事长等职。

2012年12月,“2012客家文经高峰论坛”在台北举行。时任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应邀出席并用客家话作主题演讲。郭伟峰用客家话自我介绍说,他的故乡在广东梅州,他的客家话是外婆一句一句教会的。外婆给他讲过无数的客家故事,以致他年幼时就有浓厚的客家意识,成年之后更深为自己是客家人而自豪。

他表示,台湾的客家文化源自大陆,客家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客家文化的保留与发展对大陆客家文化必然有正面的影响。双方的文化交流,必能极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在今后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独特且无可替代。

中评社在讣告中称,根据郭伟峰本人生前意愿,丧事一切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追悼会,望其生前好友及各界人士理解。

5月31日上午9点34分,郭伟峰的大学同学收到其独女郭至君微信,征得其同意,内容刊发如下:

慈父辞世,悲痛欲绝,椎心泣血,迟复见谅。家父郭伟峰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29日淩晨三时在香港安详离世,享年68岁。他的辞世,对我们全家、中评社、乃至两岸新闻界、学术界都是巨大损失。家父一生聪敏睿达、坚韧无畏、光明磊落、包容万象,但不幸的是,他正值颐养天年之际却驾鹤西去,我们全家沉浸在巨大的伤痛之中。

感谢他一生为小家、为大家、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愿逝者安息,得到永恒的宁静。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家父一直活在我心中,永远鲜活,永远灿烂。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秦文俊逝世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同志(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8日18时25分在深圳逝世,享年94岁。

秦文俊,193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49年7月在武汉中原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并参加工作,195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秦文俊任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省委副秘书长,1980年5月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同年6月兼任深圳市委书记(时设第一书记)。1983年任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1986年6月任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1990年9月调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在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秦文俊说,他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见证者。

1979年9月28日至10月5日,他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带队到深圳调研,并走访边防口岸,回到广州之后,向广东省委上送了《关于加快深圳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广东省委草拟了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建立出口特区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秦文俊说,深圳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作,敢闯、敢试、开放、包容是深圳特区的精神,激励着许许多多的特区人和改革者。

秦文俊老先生,一路走好!

上海报业集团资深媒体人封寿炎不幸离世

今年5月,上海报业集团资深媒体人封寿炎不幸离世,生前罹患白血病。

封寿炎1978年生,老家在广西容县天堂山,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从复旦大学人类学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报业集团,长期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关注法治、公卫、文化遗产保护及社会变迁等议题,其文章广见于《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引发舆论反响。

2024年7月,他曾作为《上观新闻》编辑参与澎湃新闻“评论员的朋友圈”节目录制,就社会热点话题“和朋友饮酒后发生事故责任如何判定”与律师进行深入交流。同年8月,他再次在该节目中表达观点:过度追求满意度完成率会增加基层政府负担甚至导致形式主义。


封寿炎也曾在疫情期间呼吁“人人都是防疫第一责任人”,以犀利又温厚的笔触为公共舆论留下深刻印记。

在朋友眼中,封寿炎寡言低调,不喜社交,不常在朋友圈发声。他曾对朋友说,喜欢上海的“清净”,不必应酬喝酒,虽孤独但自在。

媒体同行与读者对他的离去深表惋惜。


《瞭望》周刊社原总编辑、党委书记姬斌逝世


《瞭望》周刊社原总编辑、党委书记姬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姬斌,男,1958年生,北京人。姬斌曾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1998年至2018年任《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其间,姬斌还曾兼任《财经国家周刊》总编辑。

卸任《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后,姬斌还担任了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前《瞭望》周刊员工潘燕在追思文章称赞姬斌是个好人、好领导,成就了很多人,为瞭望为社会和国家做了很多事。

潘燕在文章《姬总走了匆匆的怀念》中这样评价了姬斌:他是个有事业心有能力的人。记得某次吃饭时一位资深期刊人曾说,我们和这些年的瞭望比,整整少了一层人;于国家,那些年的中国发展奇迹,离不开瞭望这样一些与时代砥砺向前的媒体,我们打磨选题、认真采访写作,那些不眠之夜,那些对发展有深度思考的周刊选题及文章,曾让我们很有价值感,很为自己是一个瞭望人而骄傲。

公开资料显示,《瞭望》新闻周刊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大型时事政经新闻周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的新闻周刊,承担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建设任务,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4年1月,《瞭望》正式出版周刊。创刊40多年来,先后参与创办了《中国证券报》,创办了《瞭望东方周刊》《财经国家周刊》,整合了《环球》杂志,同时,目前,瞭望周刊社已形成纸刊、智库、新媒体共同发力的传播矩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编审周晴离世

上海市作家协会发布讣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编审周晴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2日在上海市中山医院病逝,享年57周岁。


据介绍,周晴,生于1968年3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少年儿童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原上海作家协会儿委会副主任,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第九届全国作代会代表、第十九届上海市党代会代表、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兼秘书长。

她曾编辑出版《女生贾梅全传》《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全集》“非常小子马鸣加”《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等图书,多次获国家级出版奖项;

个人创作《你长大的背影》《小女孩的大理想》《蓝色心事》《紫露香凝》《像雪莲一样绽放》《十二岁的天空》、“了不起的许多多”系列等几十余种图书,编创图书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桂冠童书奖等奖项;个人还获得上海市出版新人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和称号。

在少儿出版社耕耘多年,周晴深知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有多大。她曾说,“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在泥泞的成长之路上摸索前进,寻求引导。阅读是为孩子护航和引路的灯塔,是让孩子养成丰富内心和阳光性格的最佳伴侣,所以,现在有机会去和家长聊聊阅读的话题,我总是希望他们可以为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给予他们最好的文学滋养,也成为周晴的心愿。“只有童年的书才能记住,只有童年读的书才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你是全身心去读书的,所以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小时候读过的书,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你今后的道路。”

“好的儿童文学应该既能抓住孩子们的眼睛,也要让孩子们在看过后得到启发,如果一本书能对时代的思潮起到引领,这就是文学的功效。”周晴说。

我们深情缅怀这些媒体人,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忠告全天下子女:再孝顺,也不要为年过70的老父老母,做这4件事

忠告全天下子女:再孝顺,也不要为年过70的老父老母,做这4件事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11-03 08:01:59
盈江赌石亲历:238 万买 3 吨 “藓化色” 原石,浙江老板蹲地发抖!

盈江赌石亲历:238 万买 3 吨 “藓化色” 原石,浙江老板蹲地发抖!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3 01:42:17
黑龙江25岁独生子回家发现母亲怀孕后崩溃:我爸都没了好多年了

黑龙江25岁独生子回家发现母亲怀孕后崩溃:我爸都没了好多年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6:48
参加赖清德、蔡英文就职,却不参加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赖清德、蔡英文就职,却不参加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爱意随风起呀
2025-11-03 12:44:29
许家印出事前,只有他提前果断脱离恒大,至今毫发无损

许家印出事前,只有他提前果断脱离恒大,至今毫发无损

壹只灰鸽子
2025-10-27 19:25:05
A股:今天,周一,行情不太对劲,两个信息来了!

A股:今天,周一,行情不太对劲,两个信息来了!

明心
2025-11-03 11:18:22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巢客HOME
2025-11-01 05:10:03
霸气!全红婵3跳全是第1名,陈芋汐只落后0.9分 4天后再一决高下

霸气!全红婵3跳全是第1名,陈芋汐只落后0.9分 4天后再一决高下

风过乡
2025-11-02 21:40:38
不夺冠就走?外媒:斯卢茨基愿回欧洲执教,有合适报价可离开申花

不夺冠就走?外媒:斯卢茨基愿回欧洲执教,有合适报价可离开申花

国足风云
2025-11-03 11:26:14
冷空气明早抵沪,大风大雨还有降温!假期首日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

冷空气明早抵沪,大风大雨还有降温!假期首日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

甜系小厨阿糖
2025-11-03 11:12:07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风过乡
2025-11-03 07:15:34
王家卫没想到,录音事件后,王传君却因一句“我不喜欢”口碑暴增

王家卫没想到,录音事件后,王传君却因一句“我不喜欢”口碑暴增

妙知
2025-11-03 11:10:13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热风追逐者
2025-11-03 09:46:18
51岁陈奕迅剪掉卷发,撞脸懒羊羊变大叔,网友直呼认不出冲上热搜

51岁陈奕迅剪掉卷发,撞脸懒羊羊变大叔,网友直呼认不出冲上热搜

小咪侃娱圈
2025-11-03 09:10:41
让你三观尽毁的事有哪些?网友:第一个最炸裂,太污了

让你三观尽毁的事有哪些?网友:第一个最炸裂,太污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23 00:15:02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顾蔡卫
2025-11-03 09:56:50
德媒曾称:中美已不再关心如何避战,更关心考虑何时、因何事爆发

德媒曾称:中美已不再关心如何避战,更关心考虑何时、因何事爆发

盒子里的密探
2025-11-03 12:50:05
郭德纲带妻儿澳洲度假!郭汾阳扎耳洞面相凶狠,身材比爸妈还胖

郭德纲带妻儿澳洲度假!郭汾阳扎耳洞面相凶狠,身材比爸妈还胖

贵州小娟
2025-11-03 12:53:09
媒体人:开拓者和混音共用场地,杨瀚森比之前多一些训练时间

媒体人:开拓者和混音共用场地,杨瀚森比之前多一些训练时间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0
律师带小三产检撞见妻子:女方热舞照流出,男方一句话让原配心死

律师带小三产检撞见妻子:女方热舞照流出,男方一句话让原配心死

温柔看世界
2025-11-02 14:58:37
2025-11-03 14:15:00
广电头条 incentive-icons
广电头条
解读广电资讯,播报传媒动态
2697文章数 15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健康
时尚
游戏
本地
公开课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新游现逆天恶性封号bug:只封主机玩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