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5000万大单时发现自己被裁员,我扭头告诉甲方:这合同我不签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开篇

会议室里的空调开得很足,但我后背还是渗出了冷汗。

对面坐着的张总翻看着合同最后一页,他的助理已经拧开了钢笔。

这是一份价值五千万的年度框架协议。

我为它奔波了整整三个月,熬过了十七次方案修改,经历了五轮艰难的价格谈判。

贾总坐在我旁边,他今天特意穿了那件深蓝色的西装,脸上挂着春风得意的笑容。

"陈墨,这次干得漂亮。"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里满是赞赏。

我正要客气两句,放在桌角的手机突然震了一下。

屏幕上跳出一条系统推送:

  • 人事通知:您的劳动合同将于今日解除,请于三日内办理离职手续。

我盯着那行字,整个人像被雷劈中了一样。

01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

我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是公司人事系统发来的正式通知,不是诈骗短信,不是恶作剧。

通知上清清楚楚写着我的工号,我的部门,还有人事总监赵总监的电子签名。

"陈经理,您看这合同还有什么问题吗?"张总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他已经在合同的最后一页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现在轮到我代表公司签字了。

我只需要拿起笔,在那条横线上写下"陈墨"两个字,这份五千万的大单就算正式生效了。

贾总凑过来,压低声音催促:"愣着干什么?签字啊。"

我看着他,看着这张我熟悉了五年的脸。

五年前我刚进公司的时候,贾总就是销售部的总监,那时候他还没现在这么胖,头发也没这么稀疏。

他招我进来的时候拍着胸脯说:"小陈啊,跟着我好好干,我保证你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

我信了,这一信就是五年。

五年里我从最基层的销售做起,一个客户一个客户地跑,一份订单一份订单地谈。

第一年我拿下了三百万的业绩,第二年突破八百万,第三年过千万,到了第四年我已经是部门的业绩冠军,去年我一个人就给公司创造了将近两千万的营收。

今年三月,贾总把这个五千万的项目交给我。

"这是公司今年最重要的项目。"他说,"我只信得过你。"

我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这三个月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早上七点就到办公室整理资料,晚上经常加班到十一二点才回家。

我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在医院挂了两天水又继续去谈判桌上厮杀。

合同文本我改了十七版,价格方案推翻了五次。

张总是个极其挑剔的客户,他对供应商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一个技术细节都要反复确认,每一分钱都要据理力争。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一个设备参数的问题,我们在会议室里从下午两点谈到了晚上十点,最后我连嗓子都哑了。

但我从来没有抱怨过。

因为我知道拿下这个单子意味着什么——不仅是五千万的业绩,更是我在这个行业里真正站稳脚跟的机会。

这样的大客户,做好了可以吃很多年,做砸了可能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所以当手机上跳出那条裁员通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

怎么可能?

我刚给公司谈下了五千万的大单,我是部门的业绩王,我刚刚创造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订单,公司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裁掉我?

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02

我深吸一口气,想要保持冷静。

也许是人事部门弄错了,也许是系统出了故障,也许这个通知根本不是发给我的。

我决定等签完合同再去找人事部问清楚,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眼前这份合同签了。

但我的手握着钢笔,却怎么也落不下去。

"陈墨?"贾总又叫了我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

我抬起头看向他。

这一看,我突然注意到了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贾总今天虽然在笑,但笑容没有到达眼底,他的目光闪烁,不敢直视我。

他身体微微前倾,像是随时准备扑过来抢我手里的笔。

这个姿势很不自然。

我转头看向会议室门口,人事总监赵总监正好从外面经过,他看了一眼会议室,目光和我对上的瞬间,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然后快步走开了。

一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划过我的脑海——他们知道。

他们知道我收到了裁员通知,他们知道我此刻正在签约现场,他们知道一切。

所以赵总监才会出现在这个楼层,所以贾总才会这么急切地催促我签字,所以他们要在今天,在这个时间点发出裁员通知。

他们是故意的。

我放下了手中的笔。

"陈经理,怎么了?"张总疑惑地看着我。

贾总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他的笑容僵在脸上:"小陈,你这是..."

"贾总。"我打断了他,"我想问您一个问题。"

贾总愣了一下:"什么问题?有话回去说,先把合同签了。"

"不。"我摇摇头,"就现在问。"

会议室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

我看着贾总的眼睛:"您知道公司今天给我发了裁员通知吗?"

贾总的脸色瞬间变了,惊讶、尴尬、恼怒等多种情绪在他脸上快速闪过,最后定格在一种试图掩饰的平静:"什么?裁员通知?你在说什么?"

"别装了。"我把手机屏幕转向他,"人事系统十分钟前发的,通知我三天内办理离职手续。"

张总也凑过来看了一眼,眉头皱了起来。

贾总的额头开始冒汗:"这...这一定是搞错了,你知道公司系统有时候会出问题..."

"不是搞错。"我打断他,"是你们故意的,对不对?"

我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们早就想裁掉我,但又舍不得这五千万的单子,所以决定等我签完合同再通知我离职。这样你们既能拿到业绩,又不用给我发后续的提成和工资,一举两得,打的好算盘。"

贾总的脸涨得通红:"你胡说什么!"

"我胡说?"我冷笑一声。

03

往事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

最近一个月,公司对我的态度确实有些反常,只是当时我太专注于这个项目,没有多想。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反常背后都藏着算计。

上个月,我申请的一笔业务招待费被财务驳回,理由是"超出预算"。

但那笔费用是我陪张总团队吃饭的开销,按照公司规定完全在合理范围内,我之前报销过无数次从来没被驳回过。

我去找财务经理问,她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最后说是上面的意思。

那个"上面"是谁,不言而喻。

再往前推半个月,公司开季度总结会,我的业绩明明是部门第一,但贾总在会上表扬的却是秦峰。

秦峰是我的同事,也可以说是我的竞争对手,他的业绩连我的一半都不到。

会后我去问贾总,他随口敷衍我:"秦峰最近进步很大嘛,要多鼓励年轻人。"

我比秦峰大不了几岁,什么时候我就不算年轻人了?

还有上上周,公司组织管理层团建,通知发到所有经理级别以上的员工,唯独没有我。

我问了行政部,对方说名单是贾总亲自定的。

我当时以为贾总是体谅我在忙这个大项目,所以特意让我不用参加。

现在想来,那根本不是体谅,而是刻意的疏远和孤立。

他们早就做好了裁掉我的准备,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准确地说,是在等我把这五千万的单子签下来。签完了,我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可以一脚踢开了。

"你别血口喷人!"贾总猛地站起来,手指着我,"公司怎么决策是公司的事,轮不到你一个员工在这里胡乱猜测!"

"我猜测?"我笑了,"那您倒是解释解释,为什么偏偏在今天,在我马上要签合同的时候发裁员通知?这时间掐得可真够准的。"

贾总被噎住了,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张总看看我,又看看贾总,若有所思。

"陈经理。"张总开口了,声音平静,"我想听听你的说法,如果方便的话。"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这三个月的经历。

从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开始,我就知道它很难啃。张总是行业里出了名的"铁公鸡",他的公司每年采购额超过三个亿,但账期长、要求高、砍价狠,很多供应商宁愿不做他的生意也不想受那个罪。

但贾总说这是公司今年的重点项目,必须拿下。

我没有退缩,接下了这个任务。

三月到六月,整整三个月,我几乎住在了公司和客户的办公室之间。我研究了张总公司的所有公开资料,分析了他们的采购历史和供应商变更记录,还托关系了解了他们内部的决策流程。

第一次正式见面,我准备了一份五十页的解决方案,从技术参数到价格策略,从供货周期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张总看完后没说话,只是让我回去等消息。

一等就是两周。

第二次见面,张总提出了十七个问题,涉及产品、服务、价格、账期等各个方面。我一个一个地回答,一个一个地解决,然后又回去修改方案。

04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我记不清到底去了多少次。

每一次谈判都像是一场硬仗,张总的团队个个都是精英,技术总监能挑出产品参数里最细微的问题,财务总监能从报价单里找出一分钱的差异,采购经理更是把压价当成了艺术。

有一次为了争取一个更合理的账期,我和他们的财务总监在会议室里谈了八个小时。

从上午十点谈到下午六点,我连午饭都没吃,嗓子说哑了,手机没电了,最后靠着意志力硬撑到对方松口。走出他们公司大楼的时候,我的双腿都在发软,差点摔倒在台阶上。

但我不能倒下。

公司给我的任务是拿下这个单子,贾总说这是我"证明自己"的机会,我咬着牙也要完成。那段时间我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回到家倒头就睡,连做梦都在想怎么攻克客户提出的难题。

我的女朋友为此和我大吵了一架。

"你还有没有把我当回事?"她哭着说,"我们已经三个月没一起吃过饭了,你每天不是在加班就是在陪客户,我在你心里到底算什么?"

我没法反驳,因为她说的都是事实。

但我没有选择,这个项目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告诉自己,等拿下这个单子,等一切尘埃落定,我会好好补偿她,会多陪陪她,会给她一个更好的未来。

现在看来,这些承诺都成了笑话。

我还没来得及庆祝拿下这个单子,就收到了公司的裁员通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牺牲,在公司眼里不过是可以随意丢弃的工具。

用完了,就扔了。

"这三个月我经历了什么,我想贾总很清楚。"我看着贾总,声音平静得可怕,"每一次方案修改我都会向您汇报,每一轮价格谈判我都会征求您的意见。您知道我有多努力,您也知道这个单子有多难谈。"

贾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避开我的目光,盯着桌面不说话。

"但您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我继续说,"就在上周,我去找您申请报销这三个月的业务费用时,您说公司资金紧张,让我先垫着。我垫了三个月的费用,总共十几万,您说等项目签完了就给我报销。"

"现在项目是签了,但我也被裁了。"我冷笑,"请问贾总,我垫的这十几万,公司还打算报销吗?"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张总看贾总的眼神变了,从最初的疑惑变成了鄙夷。他是做生意的,见过太多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但像这种对自己员工下手的做法,还是让他感到不齿。

贾总终于憋不住了:"陈墨,你这是在闹什么?公司的决策自有道理,你一个员工..."

"我不是在闹。"我打断他,"我只是想搞清楚一件事。"

我看着他的眼睛:"您从一开始就知道公司要裁我,对不对?"

贾总沉默了。

"所以这三个月您对我特别关心,每次见面都问项目进展,每次汇报都表扬我做得好。"我一字一句地说,"您不是关心我,您是关心这个项目,您怕我中途撂挑子,您要确保我能把单子签下来再宣布裁员。"

"您甚至精确计算了时间,选择在签约当天发通知。"我指了指手机,"您觉得我看到通知后会怎么样?震惊?愤怒?委屈?但不管怎样,我都已经坐在这里了,合同都摆在面前了,理智会告诉我先把合同签了,起码还能拿到提成。"

"是这样吧,贾总?"

05

贾总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他大概没想到我会把话说得这么明白,更没想到我会在签约现场掀桌子。在他的预想里,我应该是那种老实本分的员工,就算发现了被裁员,也会默默忍气吞声把合同签了,拿了提成灰溜溜地走人。

但他错了。

我确实老实,但我不傻,我也有底线。

"贾总不说话,我就当您默认了。"我转向张总,"张总,不好意思,今天这场签约怕是没法继续了。"

张总沉吟片刻:"陈经理,能说说你的打算吗?"

"很简单。"我拿起桌上的合同,"这份合同,我不签了。"

"你疯了?"贾总猛地站起来,脸色涨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五千万的单子!你现在不签,公司损失谁来负责?"

"您说对了,这是五千万的单子。"我冷静地看着他,"但这是我谈下来的,不是公司,更不是您。"

"从接触客户到方案设计,从价格谈判到合同拟定,每一个环节都是我在推进,每一份文件都是我在准备。"我顿了顿,"公司给了我什么?除了一个名义上的背书,什么都没有给。相反,该报的费用不给我报,该有的支持没给我支持,甚至连起码的尊重都不给。"

"现在你们想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还要跑完了就把马杀了吃肉?"我讥讽地笑了,"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贾总气得浑身发抖:"你...你这是背叛!你这是违反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我重复着这个词,觉得格外讽刺,"贾总,咱们来说说职业道德。一个员工兢兢业业工作五年,为公司创造了几千万的业绩,结果在他即将完成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时,公司选择把他一脚踢开,这符合职业道德吗?"

"一个领导明知员工要被裁,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还继续画大饼哄着员工干活,这符合职业道德吗?"

"公司欠着员工十几万的报销款不给,却指望员工无条件地为公司卖命,这符合职业道德吗?"

我的声音越来越高:"您跟我谈职业道德,您配吗?"

贾总被我噎得说不出话来,他转向张总,想要寻求支持:"张总,您看这..."

"我看得很清楚。"张总淡淡地说,"看来贵公司的内部管理确实有些问题。"

这句话让贾总的脸色更难看了。

张总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他虽然对供应商要求严格,但他最看重的是诚信和格局。一个连自己员工都算计的公司,他怎么可能放心合作?

更何况,这三个月的接触中,他对我的能力和人品都有了认识。

"陈经理。"张总看向我,"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离开这家公司,重新开始。"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张总点点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介绍几家公司,都是行业内不错的企业,相信他们会欣赏你的能力。"

"不用了,谢谢张总的好意。"我摇摇头,"我想自己试试。"

"自己试?"张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是说..."

"创业。"我说出了这个酝酿已久的想法,"我想开一家自己的公司。"

其实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已经盘旋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我习惯了打工的稳定,习惯了每个月固定的薪水,习惯了有公司做后盾的安全感。

但现在,公司亲手打碎了这种安全感。

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06

"你疯了!"贾总怒吼,"你以为创业是过家家?你以为有技术就能成功?"

"你没有资金,没有团队,没有客户,你拿什么创业?"他冷笑,"我告诉你陈墨,离开了公司的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是吗?"我平静地看着他,"那为什么你们这么着急想要我签完合同再裁我?如果我真的什么都不是,为什么不早点裁?为什么非要等我把这五千万的单子谈下来?"

"那是因为..."贾总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闭上了嘴。

但已经晚了。

他这一句未完的话,等于承认了我所有的猜测——他们确实是故意的,确实是在利用我。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人事总监赵总监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公司的副总经理。

副总平时不怎么管销售部的事,今天突然出现,显然是得到了消息。

"陈墨,我听说你在这里闹事?"副总沉着脸说,"像什么样子?还不快把合同签了!"

"不签。"我简单明了地回答。

"你..."副总没想到我会这么强硬,"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的后果?公司可以告你,让你赔偿损失!"

"尽管告。"我无所谓地耸耸肩,"不过在告我之前,你们最好先想清楚,这个项目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在谈,所有的客户资料、技术方案、价格策略都在我脑子里,合同文本也是我亲手起草的。"

"现在我离职了,你们拿什么去履行这份合同?"我看着他们,"哦对了,还有我垫付的十几万业务费用,麻烦一起结算一下。"

副总和赵总监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他们显然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更没想到一向老实本分的陈墨会突然翻脸。

在他们的预设里,陈墨应该会默默接受裁员,签完合同后拿着那点提成离开,然后公司就可以换个更便宜的销售来跟进后续工作。

但现在,陈墨不仅拒绝签约,还点破了公司最大的软肋——没有他,这个项目根本无法推进。

"陈墨,我们好好谈谈。"赵总监换了一副和蔼的面孔,"裁员的事情也许是个误会..."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