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年还歧视一人食?韩国网友忍不了了

0
分享至

孤独经济有多火,不必赘述。

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其著作《孤独社会》中写道:“在这个时代,繁华可以被制造,但烦恼和孤独没有容身之处。当代人的孤独感加剧,消费行为就会趋向于精准和个性化。”

新的商机就在眼前,生意人怎么可能停滞不前?一人食、陪伴经济、情绪消费盛行,早已习惯畅游在这片千亿市场蓝海里的年轻人,没想到还会有踢到铁板的时候——怎么会有人连钱都不乐意赚啊?

前段时间,据韩国SBS电视台报道,韩国一名女子在全罗南道丽水市一家网红店吃饭时,因独自前来就餐,遭老板娘无礼对待。尽管她点了两人份的餐食,仍被不断催促赶快吃完。最终,她无奈地提前结束用餐,含泪离开。


当事人的惊慌肉眼可见。 ( 图/YouTube)

事情曝光后,迅速激起韩国民众的不满,餐厅也遭遇网友抨击。由于此事影响了城市形象,丽水市政府派人前往涉事店家进行行政指导,并向全市约5000家餐厅发出公文,同步推动“让人想再来的城市”服务改善活动。

事件看似圆满解决,但有一点让人着实想不明白:都2025年了,“一人食”究竟招谁惹谁了?

01.

共食文化下,不合群的一人食

假设你是一个热爱看美食探店视频的普通人。一天,你刷到某个明星艺人推荐的网红餐厅,吃下这份安利的你,决定线下出行,来个一人美食之旅。

刚到餐厅门口,店家就表示,“按规定要点两人份”。你爽快答应后,店家才允许你入内用餐,但老板仍不断在你身旁叨念。迫于无奈,你开启摄像镜头,把老板的无礼表现记录下来。


( 图/YouTube)

被老板嫌弃“在我们店,小姐你只来一个人是不行的,要吃快一点”,你尴尬地解释,自己用时不会太久;老板不耐烦地责怪你给别的客人带来麻烦,“现在预约的客人都坐在旁边,就等着你”,事实上,当时并不需要排队入座,店内甚至还没坐满。

忍无可忍的你掏出手机和老板确认进店时间,抗议自己坐下来才不到20分钟。老板索性倒打一耙,说只点了2万韩元(约100人民币)的餐食算什么,快点吃完,然后离开这里。被气到手抖、流泪、无法进食的你,最后还是选择提前结账离开,并在事后把相关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点击率破百万人次。

没抵挡住正义网友围攻的店家终于道了歉,还在店铺门口贴上了手写道歉信:“对于给您带来的困扰,我们深感抱歉。我们将继续以友善和热情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客人。我们深感抱歉。”


事后店家在门口张贴了用A4纸手写的道歉信。 (图 /JoongAng )

推荐该餐厅的韩国艺人风子,邀请当事人A来其网络节目《重返餐厅》进行对谈。虽然访谈内容全是“我有点愧疚,不是想抹黑那里(店家),只希望澄清误会”的和稀泥式客套话,但A仍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视频只是一部分内容,真实情况比视频里(记录的)还要严重。当我打开相机开始拍摄时,对方语气突然软化,可那之前的表现才是最令人难受的部分。”

一人食,在韩国社会算得上高难度行为,还有部分概率会导致“社死”。


外网论坛上也有外国人分享过自己在丽水的一人食挫折经历。 (图 /reddit)

在共食文化影响下,从部队锅、炖鸡到烤肉,几乎所有主流韩国料理都以“分享”为前提,是一种默契的“我们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一人食从餐具摆放开始就显得格格不入。

经典韩剧《一起用餐吧》的女主角李秀景是一名单身大龄独居女性。虽然独居生活逍遥自在,但她最苦恼的问题,却在于吃饭没人陪伴。“身为一名吃货,她为了美食可以奋不顾身,却羞于在热闹的店里一个人进餐”,剧情开展的契机,竟然是女主角对一人食的羞耻感。

在这个人们习惯于集体行动的国度里,一人食似乎成了一种“社交失败”的标志。


(图/《一起用餐吧》)

在韩国职场文化中,吃饭是维系职场关系的必备手段,下班后的“会食”往往比工作本身更重要。哪怕你白天再内向、再疲惫,下班后也得坐在烤盘边上陪上司喝烧酒,然后续摊,直到数次转场后天旋地转地倒在路边。

一个人吃饭,意味着不合群、没朋友、孤僻——一旦被贴上这些标签,就像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被精神凌迟。

在韩国,有部分烤肉店、韩式餐厅看到顾客独自一人进门,会干脆拒绝,“恕不接待”。餐单上写着“两人份起售”的菜品比比皆是,“碍眼”的单人食客通常会被塞到边角位置。女性单身食客的处境更差,“女的胃口小”,店家会以消费低、占座久、影响翻台率等理由,拒绝为之提供服务。

即使独自在家点外卖,遭遇一人食歧视的概率很少,但绝对不为零。很多外卖需要凑够两份才起送,或者分量远超一个人的胃容量。有网友吐槽:“我怀疑韩国人这么喜欢谈恋爱,就是因为一个人吃不完外卖。”


值得全文背诵的美食准则。(图/《独活女子的推荐》)

02.

吃饭之流派

事实上,随着选择独居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现实中的一人食在韩国并非罕事。被潮人包围的首尔地区和许多旅游热门目的地,支持一人食的餐厅也越来越多。

韩国行政安全部今年8月发布的《2025行政安全统计年报》显示,韩国单人家庭数量突破1000万户,占比高达42%,“独居潮”趋势愈发明显。此外,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消费者对餐饮卫生的敏感度显著提高,一人食更能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与生活节奏。

韩国《亚洲日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韩国售卖单人套餐的餐厅占比升至10.4%。4月,韩国某外卖平台推出一人份餐专属分类“一碗”,上线仅两个月,用户数就突破100万。但正如概率少不等于零,一人食这回事在2025年仍能成为热门话题,本就是不该发生的零概率事件。

潜力无限的一人食赛道,表面上看似是从业者集体抓住了黄金风口,实际上,这种消费需求心理背后,反映了年轻消费者的理性社交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聚餐看作一种社交机会,反倒是心理消耗,而独自就餐就可以避免这些精力消耗带来的隐形成本,无须顾虑他人看法。


谁说一人食不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幸福生活仪式感呢。 (图/《晚酌的流派 》)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毫不费神地吃东西的这种孤独行为,是现代人都平等地拥有的最高治愈。”

13年过去,美食届的扛把子人物井之头五郎,仍是大家公认的“一人食之光”。今年4月,《孤独的美食家》电影版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毫不意外地在豆瓣稳稳拿下8分的评分。

早在拍摄电视剧《孤独的美食家》第十季时,饰演井之头五郎的松重丰就萌生了拍摄电影版的想法,还打算邀请韩国名导奉俊昊来掌镜。奉导后来因为档期冲突婉拒,只能亲自上阵执掌导筒的松重丰狠狠地圆了一场导演梦,把自己喜欢的诸多演员如杏、内田有纪、小田切让、矶村勇斗、刘宰明等都请来客串。


夹带私货,才是合格的吃货。(图/ 《孤独的美食家》剧场版 )

电影版中,五郎的主线任务是为久居巴黎、因年迈而无法返回故土的一位老人家寻找童年之味——一碗他母亲做的汤,并找到所用的食材,在巴黎复刻这份味道。五郎从法国一路吃到日本的离岛,误打误撞下流落到韩国一座荒岛,用自己摘的菌子做汤,喝到中毒也不后悔。

故事的最后,五郎不负所托,找齐所有食材,让老人家喝上了这口汤。“不是这个,这个太好喝了”,老人家这样评价道。童年往昔无法追忆,但在美食的熨贴疗愈下,让人无论何时都能重燃对生活的乐趣与动力。

就连那个最初耻于一人食的《一起用餐吧》女主,也在吃下肚的一顿顿饭中吃出了真正的况味:

“献给因为孤单吃很多饭的你,献给因为厌倦睡很多觉的你,献给因为悲伤流好多泪的你。把陷入困境的心当作饭一样咀嚼,反正人生都是要由你自己来消化的”。


吃好喝好,生活不老。(图/《一起用餐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18 21:35:27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诗意世界
2025-11-15 11:01:48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十三级台阶
2025-11-15 18:14:37
北京市中小学寒假放假通知!

北京市中小学寒假放假通知!

全世界 原全历史
2025-11-19 20:07:40
对日上强度!反制还在升级,高市如何收场?

对日上强度!反制还在升级,高市如何收场?

国是直通车
2025-11-18 19:34:02
70岁离异老太惨死,法医检测体内男性DNA,竟与老太自己高度吻合

70岁离异老太惨死,法医检测体内男性DNA,竟与老太自己高度吻合

苏大强专栏
2024-03-27 22:12:23
李连杰的事,越来越玄乎了

李连杰的事,越来越玄乎了

听风听你
2025-11-15 00:00:50
可以批评清朝吗?

可以批评清朝吗?

一个坏土豆
2025-11-12 20:14:24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5 22:15:46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现在还有人看不懂俄罗斯?

现在还有人看不懂俄罗斯?

山河路口
2025-11-19 20:14:59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夜深爱杂谈
2025-11-17 21:39:36
请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即将变天!

请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即将变天!

水木然
2025-11-17 23:56:09
杨瀚森3100万工资到手不足40%?NBA合同水分有多大

杨瀚森3100万工资到手不足40%?NBA合同水分有多大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5-11-18 21:14:10
这2种粗粮是天然溶栓剂?提醒:想要血管健康,这几物可多吃

这2种粗粮是天然溶栓剂?提醒:想要血管健康,这几物可多吃

小舟谈历史
2025-10-22 09:30:12
岸田文雄最新表态

岸田文雄最新表态

新京报
2025-11-19 13:26:04
阿森纳最大的敌人回归了!瓜帅给曼城注入活力,蓝月争冠机会不低

阿森纳最大的敌人回归了!瓜帅给曼城注入活力,蓝月争冠机会不低

里芃芃体育
2025-11-19 05:00:02
熊猫杯收获亚军,拜合拉木MVP,邵佳一眼皮底下,5位水货国脚现形

熊猫杯收获亚军,拜合拉木MVP,邵佳一眼皮底下,5位水货国脚现形

球场没跑道
2025-11-19 10:22:42
最新:乌克兰夺回红军村公路!切断库皮扬斯克俄军补给线

最新:乌克兰夺回红军村公路!切断库皮扬斯克俄军补给线

项鹏飞
2025-11-18 19:52:18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2025-11-19 21:23:00
消费者报道
消费者报道
中国首批专注对比测评的媒体
6992文章数 463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亲子
本地
旅游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手机要闻

屏幕大就是好:荣耀手表X5官宣11月24日发布

亲子要闻

不用觉得无法带孩子见世面而亏欠,真正的见世面是去见世界的每一面,可能就在身边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旅游要闻

最佳观赏期即将结束!河南这些美景错过要再等一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