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鲍聪颖)“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西城区以“优质均衡”为目标,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10月13日,北京市“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城专场举办。西城区副区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邴浩介绍,西城区打造创新驱动的能力培养引擎,让“创新赋能”与“全面发展”同频共振。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系统提升中小学生创新能力。
让“家门口的好学校”可感可及
“西城区每年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比例始终保持在1/5以上,为学校硬件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开发提供坚实的支持。”邴浩介绍,西城区在土地规划、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保障教育需求,为教育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扩增量,优存量,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十四五”期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近5万个、普通高中学位1.4万个;中小学教育集团、中学一贯制学校共同体、小学精品学校联盟,覆盖区域所有中小学,实现了各学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建设,目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9.5%,居全市第一。提质量,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
邴浩表示:“我们举全区之力,精准点穴,成立“大师营团队”和“专家导师团”,19所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学实现全面升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系统提升中小学生创新能力
西城区统筹整合聚力,打造创新驱动的能力培养引擎,让“创新赋能”与“全面发展”同频共振。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发布《西城区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提升计划》,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工业和信息化部、首都高校联盟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协同,以卓创、课创、跃创、联创、智创、荟创“六创计划”为核心,聚焦14项举措,通过组建科研专家资源库、共建创新实践基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对赋能等形式,系统提升中小学生创新能力。
完善创新人才成长通道,成立西城青少年创新学院,授牌成立首批15个区级基地、10个高校实践基地和10个社会实践基地,打造具有西城特色的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西城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总数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启动“百名院士专家进校园”,组建“科学辅导员”专家库,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三年内为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院士专家担任学校科学辅导员。目前,已有35位院士、专家走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涵盖航空航天、能源、材料等领域。
“我们坚持兴教必先重师,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让“专家型”干部教师成为西城教育的亮丽名片。”邴浩介绍,为优化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我们制定了《西城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发展提升计划》,2025年已调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205 人,配备学校党组织书记、副书记72人,同步遴选100名40岁以下优秀青年干部充实到校级岗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此外,我们分层培养,搭建了教师成长阶梯,发布《西城区新时代教师高质量发展支持计划》,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坊,建立“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四级培养体系,“十四五”期间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40名、正高级教师130名,特级教师22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