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下午,“杭州市新质生产力专题科普活动—— 走进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圆满落幕。循着基因科技的踪迹,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沉浸式探索生命的奥秘,亲身感受新质生产力如何为生命健康领域按下“加速键”。
![]()
活动第一站,大家走进了生命组学大数据平台—— 这里一排排精密的基因测序设备、自动化实验系统正有序运转,正在进行安静却高效的“生命破译工作”。
![]()
科研人员全程陪同讲解,从样本处理的第一步,到最终基因数据生成,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呈现。“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能实现‘百元基因检测’的测序设备,而二十多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测一个人的基因要花三十多亿美元。” 随着讲解,大家直观感受到基因技术的飞速迭代,也明白了曾经遥不可及的科研技术,如今已能走进日常生活,为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保驾护航。有参观者忍不住凑近观察设备运转,“原来我们的健康密码,就是这样被‘读’出来的!”
![]()
讲解员继续带大家看“实验室技术如何守护日常”: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出生缺陷筛查试剂盒等实物整齐陈列,旁边的检测报告和应用场景视频,详细讲述着技术从“科研图纸”到“生活帮手”的转化故事。
参观途中,讲解员特意带大家走进了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攀登珠峰、下潜深海的故事影展。展区里,一张张珍贵照片串联起难忘的攀登历程:有在珠峰大本营整理科考设备的专注身影,有顶着寒风记录高原生物样本的坚毅侧脸,还有成功登顶后与团队举着华大旗帜的合影。“攀登珠峰是对极限的挑战,科研探索是对未知的突破,两者本质相通 —— 都需要坚持与热爱。”
![]()
“普通人要不要做基因检测?能提前查出哪些健康问题?”
“给孩子做遗传病筛查,什么时候做最合适?”
“基因技术会不会有风险?怎么保证用得安全?”
科研人员没有用专业术语“绕圈”,而是用生活化的语言一一解答:“健康人群可以根据需求选检测项目,比如经常熬夜的人可以查肿瘤易感基因,提前做预防;孩子出生后或学龄前都能做遗传病筛查,准确率能到99%以上;我们所有技术都要通过伦理审核,就像给科学加了‘安全锁’,大家可以放心。”一番解读下来,原本“高深”的基因知识,变成了能直接用在生活里的实用信息。
这次走进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活动,不仅让大家解锁了“生命密码”的奥秘,更让人明白:新质生产力不是实验室里的“高冷技术”,而是能守护健康、赋能生活的“温暖力量”。接下来,杭州市科协还会联合更多顶尖科研机构,推出更多“有温度、有用处”的科普活动,让更多人读懂科学、用好科学,为健康杭州添砖加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