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南门阿公
文|陈娟娣
“炎夏复又来,
守门人已随秋去,
青春锁犹在。”
虽入秋,南方仿若盛夏。反常的气象,带来惊人的噩耗,敬爱的南门阿公一一老师们口里亲切的华师傅,宁中盛名在外的“南门吹雪”离世。
![]()
一、阿公生平
阿公肖猴,享年84岁。
阿公也是宁中学子,是64届老学长。据阿公旧同事留言,阿公曾任西门矿用电器厂的工会主席,也是勤恳负责又古道热肠。退休后,逢1998年宁中迁址,阿公返聘母校,从此开启22载守护南门、守护宁中师生的日子,也开启了一段“南门吹雪”的传奇故事。
我于2000年入读风华书院,当时阿公就已在职。至此风华三年,宁中又三年,幸得阿公守护。
印象里,初见阿公已是满头白发,似深冬白雪,可十多年后再见一如从前,阿公胜似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从不会老去。
说是传奇,阿公做的却是不能再平凡的基层工作:他永驻南门,做门卫,做保安,做打铃人,做收发室员……
阿公记得人人,因而人人记得阿公。他就像母校亲切的长辈,站在南门,看着一辈又一辈宁中学子从这里长成,又从这里奔赴四方。
阿公以其毕生热忱,从厂领导到校园“门神”,鹤发童颜,被学生赋予“南门吹雪”之名,他将长达22载的生命篇章,全然融入了宁中人的青春记忆。
![]()
二、“南门吹雪”盛名在外
宁中人口中“南门吹雪”,一如金庸笔下“扫地僧”。“南门吹雪”盛名在外,可谓名副其实。
同学们叫南门阿公,总有种亲近温暖之意。可一旦叫上“南门吹雪”,则威严形象立显。
曾有顽皮学生意图翻墙出去通宵上网,被华师傅抓住,苦口威严之下,却也心疼地让孩子在值班室睡了一晚,身上盖的是阿公的军大衣。
既有威严,又不失温暖,因为“南门吹雪”总会答应你各种合理的请求。他像一个智者,似乎能看透每一个学生,谁是真的着急出校门,谁又只是想逃课。
阿公的温暖,总在那些不经意的细节里,像南门的风,轻轻吹过,却让人记了一辈子。
有学生因赶时间,只在小店买个零食当早饭,阿公看见便会叮嘱:“这样早饭营养不够的。”一句简单的话,有人记了二十多年。有年轻老师怀孕时咳嗽不止,不能吃药,阿公和师母就每天为她摘新鲜的枇杷叶熬煮,如家人般照顾。
![]()
有同学从“逃学少女”到成家立业,阿公的笑语始终相伴:“那高中怎么办哦?”“你又回来了吗?”他记得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仿佛我们的青春,在他那里从未断档。冬日里,他为我们烘干玩雪湿透的鞋袜,棉絮间蒸腾起白蒙蒙的水汽;宁海十四夜,他招呼我们去门卫室吃热乎乎的汤包,馅料的香气混着欢声笑语,至今还在记忆里暖着。
在他守护南门的岁月里,水果不曾腐烂,鲜花不会过期——阿公让每件琐碎的小事,都变成了值得托付的温暖。
三、宁中学子与阿公二三事
阿公守着南门二十余载,也守着每一届宁中人的青春。他像一棵不老的树,扎根在校门口,见证着我们抽枝展叶,也记得每一片叶子最初的模样。
阿公的温情,践行在“母校大门永为你打开”里。因为阿公守的不仅是校规,更是心门。2014年春节,我和先生(同为2000届宁中学子)结婚那天,特地回母校拍照留念。出发前也很忐忑,万一不让进可怎么好。到了一看,还是南门阿公守在那里,心顿时放下了。果然,阿公一看是孩子们回来了,赶紧开门迎进。那一刻,阿公再次成了我们青春的见证人。得阿公放行,又逢高三补课的学弟学妹下课,我们还多得了一张热热闹闹的大合照。唯一遗憾的是,那日竟忘记与阿公单独合影一张。
阿公的守护,常常藏在“破例”里。同学胡小贝回忆道,有一年暑假,乒超联赛在宁中体育馆举行。小小球迷的她苦于没有门票,一大早就跑到校门口转悠。阿公一眼看穿她的心思,悄悄告诉她:“孔令辉他们刚进去训练,你去看看可以,不要乱跑。”因为他的这一次“通融”,胡小贝不仅见到了偶像,还当了一下午的球童。回忆那份喜悦,她至今仍嘴角上扬。前几年,她在朋友圈看到学弟学妹怀念阿公的文章,当即拉着丈夫(同为宁中人,可见宁中多出CP)、带着两个孩子回南门看他。阿公不仅记得他们是哪一届的,还记得当年各自的班主任。他不是在记忆名字,他是在用心收藏每一段与宁中孩子有关的时光。
阿公的细致与照拂,也深藏宁中师长乃至家长心中。同为宁中老师及家长的雪晓红说,华师傅在她心里又叫作华师父,只因阿公那如父般的细致。她儿子爱打球,常常浑身湿透就冲去晚自习,连晚饭都顾不上吃。阿公发现后,总会骑上他的小电驴,绕操场喊:“快吃饭!”有一次,孩子的电动车坏了,正推着车发愁,阿公二话不说,把自己的车让给他先走,又帮忙叫来修车师傅。这一桩桩小事,如春雨润物,默默滋养着每一个宁中人的心。
“南门吹雪”之神,还在于毕业十年、二十年,他总能一眼认出你,准确叫出你的名字。他记得的又何止是名字,更是名字背后那段被他温柔以待的青春。
![]()
结尾:
“人生宛有去来今,卧听檐花落秋半。”
篮球场上的蝉鸣一如二十年前的喧嚣,只是南门那里,宁中的“门神”从此不再。阿公已随秋而去。
那二十载不曾间断的守护,阿公身上那串钥匙早已成为数万人青春序曲里,最沉稳的定音鼓。他锁上的是一天的喧嚣,开启的,却是无数人关于“家”与“归宿”的最初印象。
谨以此文,怀念南门阿公!
2025年10月13日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撰稿:陈娟娣
□ 排版:天姥老人
□ 审核:乡土宁海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