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青海14岁少女死亡事件,本不该发生

0
分享至



家长,也该与时俱进了。

01

贫瘠的土地,

长不出枝繁叶茂的大树。

02

青海的一起案件冲上了热搜第一,

引发了大众激烈的讨论。

事情发生在2024年9月28日,

一个普通的周六。

14岁的初三女生张某在家,

因为没有完成作业,

并且还在玩手机,

她和母亲发生了争吵。

双方都在气头上谁也不让着谁,

气氛越来越剑拔弩张,

随后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盛怒之下,

母亲夺过张某的手机,

当着她的面砸毁。

这一幕,刺激到了张某,

她紧接着冲出了家门。

母亲也没有追出去,

只是打电话给张某的弟弟,

让他去找一下张某,

说他姐姐“跑出去了,人找不见了”。

弟弟左找右找,

在楼顶找到了张某,

可是已经迟了。

劝说的话还没说出口,

张某隔着三四米的距离看了他一眼,

决绝地从18楼一跃而下,

不幸身亡。

悲剧发生后,

张某的父母

将物业、消防部门、住建局

告上法庭,

要求他们对张某的死亡负责。

提出赔偿60万,

并且公开赔礼道歉。



03

一场争吵,

竟夺走了一个少女的生命,

继而摧毁了一个家庭。

在跳下那一刻,

不知道少女张某的心中在想什么。

是愤怒到对一切绝望?

还是用生命惩罚母亲的管控?

但这场报复的代价,

未免太大了!

作为旁观者,

这个悲剧看得我心里不是滋味。

张某的父母经历丧女之痛,

固然令人同情,

但仔细分析下来还是做错了。

第一,用暴力代替了沟通。

从种种迹象看得出来,

张某的妈妈比较焦虑孩子的学业。

初三学生不写作业,玩手机,

确实很考验家长的忍耐力,

但是她用暴力代替了沟通。

也就关闭了友好解决的渠道。

从争吵到摔手机,

母亲一步步激化了矛盾,

也一步步点燃女儿自毁的情绪。

压垮张某的,

看似是那只被摔坏的手机,

实际是母亲用行动表达:

你的一切都是我给予的,

我随时可以毁灭,

这成了压垮少女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纵身一跃的那刻,

又何尝不是一种

“割肉还母”式的悲壮?

第二,做法过于决绝。

在张某愤怒冲出家时,

母亲没有预判到可能带来的风险,

而是让儿子去寻找。

以至于错过了挽回女儿的机会。

成年人会权衡利弊,

但孩子只会选择更直接的方式。

这个年纪,

把尊严看得比命还重,

当她的尊严被母亲砸碎,

在孩子心中,

她的生活也一并被毁掉了。

看到网上爆料,

母女不是第一次因为手机争吵。

我能理解这个母亲的焦虑,

也明白她操心孩子的成绩,

但她的做法太决绝了。

一个沉迷手机的孩子,

想要扭转过来并非一日之功,

戒掉手机瘾,

是一个漫长的剥离过程。

一上来就是粗暴的指责,

就算砸掉了手机,

也改不了孩子的坏习惯,

只会让亲子关系更加势同水火。

18楼,

不仅是夺走生命的高度,

更是彻底断绝母女沟通的绝境。

第三,将责任甩锅给他人。

女儿不幸死亡,

做父母的没有反省自己的失职,

反而就是把别人告上法庭。

告物业不锁天台门,

告消防指导物业“不锁门”有过错,

告住建局没有提供图纸。

总而言之,

别人都有错,反正自己没错。

说到底这就是在甩锅,

用这种方式,

将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

以此逃避自己的失职。

好在法院最后经过一审、二审,

都驳回了他们的诉讼请求。

如果这个案件索赔成功,

那才是最差的示范。

这个案件也再次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不是被叫做“爸爸妈妈”,

就有资格受到孩子尊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也是孩子的第一加害者。

04

央视网曾报道过,

一个14岁少女的新闻。

她因为晚回家被父母骂,

回到房间后不久,

就从6楼跳下身亡。



在女孩跳楼前,

留下一封长达4页的遗书在控诉:

“前三页看得出来情绪很激动,

一页纸写了几十个

‘你去死’和’你怎么还不死’。”

我想这些话,

并不是女孩对父母说的,

而是她曾经多次听过,

或者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暗示。

我不敢想象,

在她做出决定之前,

是怎样的痛苦和绝望,

以至于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对抗。

十几岁的孩子最富有,

他们有大把的青春年华,

但他们也最贫穷,

他们仅拥有自己的生命,

所以他们遇到伤害的时候,

会连最宝贵的东西也一并抛弃。

据知情人士透露,

这个女孩成绩不错,

平时也很听话。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

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

有时候教育方式也简单粗暴。

当母亲抱着逐渐冰冷的女儿,

哭得昏死过去,

当父亲看到女儿的遗体几近崩溃,

我想起女孩遗书里的最后一句:

“爸妈对不起,

希望你们别太伤心。”

即使在最后,

她也仍然在关心父母,

哪怕最后她听到的是父母的责骂。

05

近些年来,

与家长发生矛盾,

而走极端的例子太多了。

广西12岁女孩,

因为没写作业被妈妈责骂,

从26楼坠楼身亡。



武汉一男孩在学校玩扑克,

被妈妈当众掌掴,

转身跳楼身亡。



9岁男孩在学校打闹

不慎撞坏玻璃,

害怕被家长惩罚自杀身亡。



据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统计,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

居全球靠前位置,

而国内公布的数据

更加触目惊心,

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在责骂中陨落,

在亲人的泪水和痛悔中,

永远消失了。

有人失去生命,

有人心理疾病,

在我国,

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很多青少年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

总有人说,

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打不得骂不得,

动不动就是抑郁、自杀,

只能供着他们,

然后再感叹过去被父母揍一顿,

自己照样活得好好的。

可是,这能一样吗?

我们过去都是散养,

犯了错被家长骂一顿,

出去疯玩一下,

就将这些事忘光了。

现在的孩子就像在囚笼里。

他在学校面临着学习的压力,

放了学放了假也是各种辅导班,

十多年如一日地连轴转,

压力根本无法疏解。

而且那个时候大家更关心的

是吃饱睡暖的问题,

皮糙肉厚,

被打一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现在温饱问题

已经不是问题了,

孩子们更在乎自己的尊严和面子。

而如果家长

还是用过去粗暴的方式教育,

就像在一根紧绷的弦上坠上千斤,

“嘣”,就断了。

时代在发展,

孩子已经不是过去的孩子,

家长,也该与时俱进了。

06



当孩子“脱轨”的时候,

要如何将他们拉回轨道?

知乎上一位作者

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13岁的儿子手机瘾很大,

不给他手机,

他就花钱从同学那里租,

每天偷偷玩到凌晨。

打过、骂过,

除了让母子关系更差之外,

没有任何效果。

后来她才想起来一切,

儿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滑,

甚至出现考试不及格的情况,

他曾向沮丧地妈妈求助:

“不想上学了。”

但她没想着让儿子解压,

而是继续报辅导班。

这让儿子逆反心理变重,

当现实的打压让他难以招架,

他逃到了虚拟世界寻找满足。

后来她转换了策略,

她给儿子买了一部手机,

并且不限制使用,

只是在孩子玩手机时跟着一起玩。

游戏也好,社交网络也好,

她会主动请教儿子,

慢慢地,双方关系缓和了。

她开玩笑地试探孩子:

“如果你愿意走电竞选手的路,

妈妈也支持你。”

孩子摇摇头说,

那不是谁都能当的,

比学习之路更难。

在彻底敞开玩了一段时间后,

孩子也觉得索然无味,

她开始和儿子制定使用规则,

周一到周五,玩一小时,

周末玩两小时。

一开始儿子自制力不行,

到点了也不上交手机,

她也没有发怒,

也没有强制没收,

而是留出时间让他适应。

慢慢地,孩子开始自律,

基本到点就主动把手机还她。

她积极发掘了孩子的兴趣,

骑自行车。

并且每周雷打不动陪着孩子骑行。

渐渐地,

孩子放下对手机的依赖,

有什么事也更愿意和她分享了。

当妈妈不再强逼着他学习,

不再以成绩论英雄,

他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好几次考试都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当教育遇到问题,

“疏”比“堵”更奏效。

樊登说过一句话:

“你在管教孩子过程中,

如果你使劲特别大,

感觉特别累,

孩子也特别痛苦,

那么一定是方法错了。”

严格管控,

或许能得到一个顺从的孩子,

却永远得不到

一份亲密无间的关系。

07

怎样当一个好家长?

有几点特别重要。

首先,完全尊重和理解孩子。

不是放任,

而是理解孩子出现各种行为的动机。

孩子暴戾,难管教、对抗,

你觉得孩子变了,

过去很乖,怎么现在不听话?

其实,十几岁正是青春期,

大脑前额叶发育不成熟,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家长无法理解这种生理现象,

只是粗暴的干预和压制,

孩子就很容易钻牛角尖,

甚至做出后悔终生的决定。

其次,是完全接纳孩子。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接纳孩子只是普通人,

接纳他们会有各种小缺点,

在成绩之外,

去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这才是合格家长的做法。

家长们应该明白,

有时候,

你的孩子只是成绩不好,

不是人生完蛋了。

他们的人生路,

取决于你如何引导和教育。

第三,别用批评代替关心。

有些父母开口就是刀子:

“考这么点分你以后去扫大街吗?”

“老玩手机,我看你是废了!”

虽然是担忧,

但孩子只能听到否定和羞辱。

在情绪上头的时候,

可以执行“三个暂停”策略:

争吵的时候暂停说话,

批评前暂停判断孩子,

情绪低落时暂停说教。

气头上的话最伤人也最扎心,

说的人也许不记得,

但听的人却在心里扎了一颗钉子。

不致命,却难以愈合。

第四,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沉迷手机也好,

不爱学习也好,

都不是一次能改正的,

你得有一定的缓冲,

让孩子有个消化的时间。

你可以说,

“10分钟之后需要上交手机了。”

“10分钟之后,你需要写作业了。”

孩子就会有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

也不会那么容易反感和对抗。

孩子如果沉迷游戏,

可以用培训电竞选手的强度培训他,

让他玩到对游戏心生反感,

对游戏祛媚,

然后共同协商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孩子需要的,

不是一个凶神恶煞的差评家,

而是一个能平等交流的大朋友。

永远要记住:

教育的本质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郑智化声明退出歌坛:喷子们对我赶尽杀绝

郑智化声明退出歌坛:喷子们对我赶尽杀绝

不正确
2025-10-31 21:54:10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1 19:43:42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高中签率”新股,来了

“高中签率”新股,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15:04:24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大风新闻
2025-11-02 10:04:07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山河路口
2025-11-01 13:54:24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呼呼历史论
2025-11-01 15:20:18
特朗普威胁对尼日利亚采取军事行动

特朗普威胁对尼日利亚采取军事行动

参考消息
2025-11-02 09:58:05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太狂了!苏奇督通知妙瓦底各诈骗园区:不要怕,诈骗活动照常进行

霹雳炮
2025-11-01 20:55:50
上海第二大,浦东最大商场要来了!剧透:首店阵容很强,来头蛮大!

上海第二大,浦东最大商场要来了!剧透:首店阵容很强,来头蛮大!

新民晚报
2025-11-02 14:05:48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火山诗话
2025-11-02 09:56:39
万科:深铁集团同意向公司提供本金总额最多为220亿元贷款

万科:深铁集团同意向公司提供本金总额最多为220亿元贷款

界面新闻
2025-11-02 16:50:01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婚宴22桌宾客提前走,不是没礼貌,是仪式感熬成了煎熬

白宸侃片
2025-11-01 12:23:34
秦雯袭警事件升级!官媒要求尽快调查,“瑞金二所”评论区沦陷

秦雯袭警事件升级!官媒要求尽快调查,“瑞金二所”评论区沦陷

小海娱计
2025-11-01 20:17:47
萨哈林岛热电厂爆炸:十万居民重返煤油灯时代。

萨哈林岛热电厂爆炸:十万居民重返煤油灯时代。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11-01 21:08:09
北青:邵佳一已成国足新帅主要候选人之一

北青:邵佳一已成国足新帅主要候选人之一

懂球帝
2025-11-02 13:40:10
长春亚泰提前降级!海牛逃出生天,再拿1分将保级,梅州一线生机

长春亚泰提前降级!海牛逃出生天,再拿1分将保级,梅州一线生机

奥拜尔
2025-11-02 17:22:59
收手吧,群!成为今年最火网络热梗!

收手吧,群!成为今年最火网络热梗!

宏哥谈商道
2025-10-31 19:00:02
马斯克畅想未来手机:只显示影音、不会内置OS或App的AI超级终端

马斯克畅想未来手机:只显示影音、不会内置OS或App的AI超级终端

IT之家
2025-11-01 22:46:31
2025-11-02 17:40:49
每日一见 incentive-icons
每日一见
体会情感,感悟心语,享受生活。
6955文章数 6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健康
艺术
手机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教育要闻

数字太大,课代表无能为力?思维难题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手机要闻

同样开售三天,小米、vivo、荣耀、OPPO新旗舰销量对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