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怎么做?
五大措施帮你降低风险
工伤预防
工伤事故不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的工伤事故仍有数万起,预防工作刻不容缓。如何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以下五大措施结合《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助你筑牢安全防线,守护自身权益。
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劳动者须掌握岗位安全风险与应急处置能力,从源头预防工伤。
![]()
完善安全设施,消除事故隐患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企业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整改设备设施缺陷,保障作业环境安全,防范工伤事故发生。
![]()
规范使用防护用品,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要求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七条强调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企业须提供合格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规范佩戴,劳动者应正确使用,确保个体防护有效落实。
严格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劳动者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企业需强化违章行为监管,避免引发工伤。
![]()
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健全应急机制,提升处置能力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条第三款规定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企业须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确保工伤事故高效救援,最大限度降低伤害后果。
总的来说,工伤预防需要用人单位和职工双向发力。企业需以“零事故”为目标,将五大措施融入日常管理;劳动者应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让我们携手践行五大措施,从细节做起,用行动降低风险,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正文完】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主题关注【宜宾零距离】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发送【最新】即可查看最新资讯
编辑:范宾丨责编:小站长丨编审:殷靖翔
监制:易强
关注零距离视频号
↓热门视频不容错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