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0月14日讯 (记者 孙贴静 )近日,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开展完全可降解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植入手术,这一新技术的实施不仅走在山东省前列,也标志着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迈入“无金属植入”新时代,为患者提供了更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治疗方案。该手术由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结构团队张浩主任、心外科主任王海平等专家共同完成。
精准技术突破:
无金属、无残留的“无痕”治疗
患者为一名成年女性,房间隔缺损约13-15mm。因对传统金属封堵器存在顾虑,患者强烈要求完全无金属植入。经团队综合评估,决定采用国产完全可降解封堵器实施介入封堵。该封堵器以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植入后一年左右可完全降解,并于同期完成自身组织内皮化修复,真正实现“介入无痕、体内无异物”的治疗理念,既满足了患者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为房间隔缺损治疗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也体现了先心病从单纯的“手术治愈”转向“在多路径中为患者选择最佳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
多学科协作:
DSA与超声引导下的“隐形”介入
由于可降解材料在DSA下不显影,术中全程依赖超声团队的精准引导与密切配合。手术过程顺利,穿刺右股静脉后,在泥鳅导丝及MPA2导管辅助下测得患者肺动脉平均压为24mmHg,随后顺利送入16F输送鞘管,成功释放24mm可降解封堵器。经超声多切面评估确认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释放成功,患者安返病房。
![]()
国产创新可及:
改写先心病治疗格局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传统金属封堵器需终身留存体内。可降解封堵器的应用,标志着先心病治疗从“永久植入”迈向“临时植入+自然愈合”的新阶段。
此次使用的可降解封堵器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技术,其优势在于:生物相容性佳:降解产物安全无害,避免金属永久留存;生理性修复:内皮完全覆盖后,心脏结构恢复自然状态;满足特殊需求:为金属过敏或心理抗拒患者提供新选择。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医院心外科团队在微创介入领域的综合实力与不断创新的医疗理念,也展现了超声、麻醉、护理等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未来,团队将继续推动可降解材料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为广大心脏疾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个体化的先进治疗方式。
![]()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