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00分的堂妹讽刺我考了594分,结果我上了大学,她却没学校要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电话!大伯母找你!"陈浩兴冲冲地拿着手机朝厨房喊道。

刚查完高考成绩的他正沉浸在598分的喜悦中,脸上还挂着灿烂的笑容。

陈浩的母亲王美丽擦了擦手接过电话,对面传来大伯母略带急促的声音:"美丽啊,浩浩考得怎么样?"

"还不错,598分。"王美丽的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哦,598啊..."大伯母的声音明显停顿了一下,接着语调瞬间提高了八度,我们家雯雯考了702分!702分啊!全省前五十名!"

陈浩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刚才还觉得598分足以让父亲在爷爷面前扬眉吐气,可现在听到堂姐陈雯雯的成绩,那股兴奋劲儿瞬间烟消云散。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702分会成为改变两个家庭命运的分水岭,更想不到最后结局却来了个大反转...



01

陈家祖上三代务农,到了陈浩爷爷陈国强这一代,总算在县城里置办了些家业。

陈国强膝下有两儿一女,大儿子陈建国,二儿子陈建军,还有小女儿陈秀英。

二十多年前,正值青春年华的陈建军在县城的百货商店邂逅了王美丽。

王美丽虽然长得清秀可人,但出身单亲家庭,母亲独自将她拉扯大,家境贫寒。

这段自由恋爱让陈国强极为不满。

"建军,你看看人家建国多听话,我给他介绍的刘家姑娘,门当户对,现在小日子过得多红火。"陈国强总是这样劝说二儿子,"你这个王家丫头,家里就她娘一个人,以后能给咱们家带来什么?"

可陈建军性格倔强,认定了王美丽就不松口。

陈国强甚至托人给陈建军介绍了好几门亲事,都被陈建军一一拒绝。

父子俩为此闹得不可开交,陈建军甚至搬出家里独自租房居住。

最终,陈建军还是娶了王美丽。

婚礼办得很简单,陈国强虽然参加了,但脸色始终阴沉,对这个二儿媳妇的态度可想而知。

王美丽嫁进陈家后,日子过得并不舒心。

陈国强对她处处挑刺,不是嫌她做饭太咸,就是说她干活不利索。

每次家庭聚会,老爷子总是热情地招呼大儿媳刘凤英,对王美丽却爱理不理。

那些年里,王美丽在陈家备受冷遇。

逢年过节,刘凤英总是坐在陈国强身边有说有笑,而王美丽只能默默地在厨房忙活。

每当陈建军想为妻子说几句话时,陈国强总是板着脸说:"家和万事兴,媳妇就该多干活少说话。"

这种冷遇一直持续到陈浩出生。

有了孙子,陈国强的态度稍有缓和,但对王美丽的成见依然根深蒂固。

相比之下,大伯陈建国的日子起初过得相当不错。

他听从父亲的安排,娶了同村的刘凤英。

刘凤英娘家在县城开着一家五金店,算是小有家业。

结婚后,夫妻俩接手了五金店的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陈建国夫妇很会做生意,店里的五金建材生意越做越大,还扩展到了隔壁几个县。

那些年正赶上县城建设热潮,五金建材需求量大,他们家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每年过年回老家,陈建国总是开着新买的轿车,刘凤英身上穿金戴银,一家人风光无限。



陈雯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作为陈家这一代唯一的女孩,她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不仅父母宠爱,爷爷陈国强更是对这个孙女疼爱有加。

"还是我们雯雯有孝心,每次来都给爷爷买好吃的。"陈国强常常当着陈浩父母的面夸赞孙女,"不像有些孩子,来了就知道闷头吃饭。"

这话明显是在暗示陈浩,让陈建军夫妇很是憋屈。

但为了家庭和睦,他们只能忍气吞声。

那些年里,陈雯雯在家族中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爷爷疼,父母宠,连叔叔婶婶都要让她三分。

她从小就习惯了被人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性格也因此变得有些傲慢。

但好景不长。

随着县城建设逐渐饱和,建材市场开始萎缩。

网购的兴起更是对传统五金店造成了巨大冲击。

陈建国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店里的库存积压越来越多,资金周转也出现了问题。

刘凤英本来就不是经商的料,遇到困难时更是手足无措。

夫妻俩为了生意的事经常吵架,家里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压抑。

02

陈浩和陈雯雯年纪相仿,从小就被拿来比较。

在爷爷眼里,陈雯雯永远是那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而陈浩总是那个不够优秀的孙子。



"你看看雯雯,人家期末考试又是全班第一,你呢?"每次成绩出来,陈国强总是这样对陈浩说。

其实陈浩的成绩一直都不错,在班里也是前几名的水平。

但在爷爷眼里,他永远比不上陈雯雯。

这种偏爱让陈浩的父母很是心疼,却又无可奈何。

陈雯雯从小就享受着这种优越感。

每次家庭聚会,她总是家里的焦点。

大人们围着她转,夸她聪明漂亮,夸她成绩好。

而陈浩只能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听着大家对堂姐的赞美。

"浩浩,你要向雯雯学习啊。"刘凤英也经常当着众人的面这样说,"人家雯雯不仅成绩好,还会画画、弹琴,多才多艺。"

陈浩心里其实很不服气,但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从不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

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为此憋屈的样子,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口气。

王美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每次从爷爷家回来,她都会抱着陈浩说:"浩浩,妈妈知道你很棒,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

陈建军更是因为父亲的偏心而愤愤不平。

但他是个老实人,又不善于表达,只能把这口气憋在心里。

就这样,陈浩在被比较的环境中长大。

这种经历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也让他对公平有了更深的理解。

时间来到了高中阶段,两个家庭的境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陈建国的五金店生意越来越难做,不仅赚不到钱,还欠了不少外债。

刘凤英整天愁眉苦脸,夫妻俩的关系也因为经济压力变得紧张起来。

相反,陈建军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工人,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

王美丽在超市做收银员,虽然挣得也不多,但夫妻俩省吃俭用,生活倒也过得去。

更重要的是,陈浩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出色。

从初中开始,他就是班里的尖子生,经常拿奖状回家。

老师们都夸他聪明好学,是个读书的料。

陈雯雯的成绩也不错,但明显没有小时候那么突出了。

高中的课业压力让她有些吃力,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成绩一直不太稳定。

这种变化让陈国强的态度也开始微妙地转变。

虽然嘴上还是偏向陈雯雯,但看向陈浩的眼神明显多了几分关注。

每次陈浩拿着奖状回来,陈国强虽然不说什么,但脸上还是会露出一丝笑意。

王美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变化,心里暗暗高兴。

但刘凤英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转变。

每次聚会,她都会故意强调陈雯雯的优点,试图保持女儿在家族中的地位。

"雯雯这次模拟考试又进步了,班主任说她很有潜力。"刘凤英总是这样说。

陈雯雯也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从小被宠惯的她,很难接受自己不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让她对陈浩的态度变得更加挑剔和苛刻。

高三那年,两个孩子都面临着人生的重要考验。

陈浩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

他知道,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真正为父母争光,也才能改变家里在家族中的地位。

每天晚上,他都要学习到很晚,周末也很少休息。



王美丽看着儿子这么拼命,心疼不已。

她经常给陈浩炖汤补身体,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他。

陈建军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尽自己所能帮助儿子。

他专门买了一张书桌,放在陈浩的房间里,还给他买了台灯和参考书。

陈雯雯的学习状态就没有那么稳定了。

家里的经济压力让她的父母经常争吵,这种环境对她的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而且,从小被宠惯的她,遇到困难时缺乏足够的韧性。

但刘凤英对女儿的期望值很高。

她经常对陈雯雯说:"你一定要考上好大学,这样咱们家才能翻身。"

这种压力让陈雯雯感到很沉重。

她开始变得焦虑,学习效率也下降了。

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整个陈家都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

陈国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在为两个孙子孙女担心。

王美丽每天都会给陈浩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还会在他学习的时候轻手轻脚地端茶送水。

陈建军则负责接送陈浩上下学,确保他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刘凤英也在为陈雯雯操心,但她的方式更多的是给女儿压力而不是支持。

她经常念叨:"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学习,你可不能落后啊。"

03

高考结束后的等待是最煎熬的。

陈浩虽然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王美丽和陈建军更是比儿子还紧张。

每天都在计算着出成绩的日子,晚上经常失眠。

陈雯雯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刘凤英每天都在念叨成绩的事,搞得一家人都很紧张。

终于,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到了。

陈浩早早地起床,坐在电脑前等待查分系统开放。

当看到自己的成绩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598分!



这个分数超出了他的预期。

虽然不是特别拔尖,但在他们县里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爸!妈!我考了598分!"陈浩兴奋地大声喊道。

王美丽听到这个消息,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这么多年的辛苦和委屈,总算有了回报。

陈建军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地拥抱着儿子。

"好!好!我就知道我儿子是最棒的!"王美丽一边哭一边笑,"我这就给你爸打电话,让他也高兴高兴。"

陈浩的心情格外激动。

他觉得,这次总算可以让父亲在爷爷面前扬眉吐气一回了。

这些年来家里受的委屈,今天总算可以出一口气了。

正当一家三口沉浸在喜悦中时,陈浩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大伯母刘凤英。

陈浩接起电话,对面传来刘凤英略显急促的声音。

"浩浩啊,考得怎么样?成绩出来了吗?"

"嗯,出来了,我考了598分。"陈浩的语气中还带着兴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刘凤英的声音变得格外响亮:"哦,598啊,还不错。我们家雯雯考了702分!702分啊!全省前五十名!"

陈浩感觉自己的脑袋被什么东西重重地击了一下。

702分?这个数字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地回响。

刚才的兴奋劲儿瞬间烟消云散,他感觉自己从云端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浩浩?浩浩?你听到了吗?"电话里传来刘凤英的声音。

"听...听到了。恭喜雯雯,恭喜大伯母。"陈浩强撑着说道,声音明显有些颤抖。

"哎呀,谢谢啊。702分呢,老师说这个分数上清华北大都没问题!"刘凤英的语气中满满的都是炫耀,"不过598分也不错啦,至少能上个普通本科。"

挂掉电话后,陈浩整个人都蔫了。

刚才还觉得598分是个了不起的成绩,现在在702分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王美丽看到儿子的表情变化,关切地问:"怎么了?谁的电话?"

"大伯母的。她说雯雯考了702分。"陈浩有气无力地说道。

王美丽的脸色也变了。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些年来好不容易看到的希望,又要被陈雯雯的光芒掩盖了。

陈建军握紧了拳头,但什么也没说。

他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不服都显得苍白无力。

三天后,陈国强组织了一次家族聚会,名义上是庆祝两个孩子高考结束,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是为了陈雯雯的702分。

聚会地点选在县城最好的酒店。



陈建国虽然生意不景气,但为了面子,还是咬牙订了最贵的包厢。

陈浩一家三口早早地到了酒店。

王美丽特意穿了件新衣服,但心情还是很忐忑。

不一会儿,陈建国一家也到了。

陈雯雯一进包厢就成了众人的焦点。

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雯雯,快过来让爷爷看看。"陈国强满脸笑容地招呼孙女。

"爷爷,我考了702分!"陈雯雯甜甜地说道,声音特意提高了几度,确保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听到。

"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孙女!"陈国强激动得眼睛都红了,"702分啊,这是咱们陈家的骄傲!"

刘凤英在一旁补充道:"老师说这个分数全省也就五十个人能考到,清华北大随便选!"

在场的亲戚们纷纷围上来祝贺,夸赞声不绝于耳。

"雯雯真是太厉害了!"

"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果然没让人失望。"

"陈家出了个状元啊!"

陈雯雯享受着这种被人簇拥的感觉,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过了一会儿,刘凤英似乎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陈浩:"对了,浩浩考得怎么样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陈浩身上。

他感到脸上发烫,小声地说道:"598分。"

包厢里突然安静了几秒钟,然后刘凤英轻蔑地笑了:"才598分啊。"

这句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种轻蔑的语气就像一把刀子,狠狠地刺在陈浩和他父母的心上。

陈国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看向陈浩的眼神明显有些失望。

其他亲戚也都在窃窃私语,言语间充满了对比和判断。

陈浩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598分,在几天前还让他兴奋不已的分数,现在听起来是那么的刺耳。

王美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在这种场合下,她什么也说不出来。

陈建军的脸色铁青,拳头握得紧紧的。

04

一个月后,陈建国为陈雯雯举办了盛大的升学宴。

尽管家里的生意不景气,但为了面子,他还是大手笔地在县城最豪华的酒店订了二十桌的宴席。

邀请函发得很广,除了亲朋好友,连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都请了。

陈建国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女儿考了702分,是真正的天之骄女。

升学宴那天,酒店装饰得金碧辉煌。

门口拉着巨大的横幅:"热烈祝贺陈雯雯同学高考702分金榜题名"。

红毯从酒店门口一直铺到主席台,两边摆满了鲜花。

陈雯雯穿着一身粉色的礼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就像个小公主。

她坐在主席台的正中央,接受着所有人的祝贺和羡慕的目光。

刘凤英更是兴奋得不得了,逢人就说:"我们家雯雯考了702分,全省前五十名!清华北大的招生老师都主动联系我们了!"

陈建国也难得地意气风发。

这些年生意的失败让他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今天总算能扬眉吐气一回了。

"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女儿的升学宴!"陈建国拿着话筒激动地说道,"我女儿陈雯雯,高考702分,全省排名前五十!这是我们陈家的骄傲,也是我们县的骄傲!"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陈雯雯也拿起话筒说道:"谢谢大家的祝福。这个成绩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老师的教导。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为家族争光!"

说到这里,她的目光扫向坐在角落里的陈浩一家,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得意笑容。

陈浩感到那个眼神就像针刺一样。

他知道陈雯雯是在炫耀,是在故意让他难堪。

整个升学宴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期间,陈雯雯成了绝对的焦点,所有人都围着她转。

有人询问她的学习方法,有人夸她长得漂亮,有人预测她将来的前程。

陈雯雯享受着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她觉得自己就是天之骄女,注定要过不平凡的生活。

702分的成绩就是她实力的证明,也是她优越感的来源。

相比之下,陈浩一家显得格外冷清。

虽然也有人和他们打招呼,但明显只是出于礼貌。

更多的时候,他们就像透明人一样被忽视。

王美丽强撑着笑容应付各种客套话,但心里却五味杂陈。

看着陈雯雯被众人捧在手心里的样子,她想起了自己儿子当初查到598分时的兴奋,现在却成了被人忽视的对象。

陈建军更是一句话都不想说。

这种场合让他感到窒息,但为了不让儿子尴尬,他还是硬着头皮坐到了最后。

陈浩则在心里暗暗下决心:总有一天,他要让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

升学宴结束后不久,就到了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

这是每个考生面临的重要选择,也是决定未来的关键一步。

陈浩在班主任和父母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和专业设置。

他的598分虽然不算顶尖,但也有不少选择。

"浩浩,你这个分数可以考虑省内的几所重点大学。"班主任耐心地为他分析,"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你有很大希望进入省师范大学或者省工业大学。"

陈浩仔细研究了这些学校的情况。

省师范大学是省内知名的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全国排名前十;省工业大学的工科专业也很强,就业前景不错。

经过深思熟虑,陈浩制定了自己的志愿填报策略:第一志愿冲刺省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志愿稳妥选择省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第三志愿保底选择市里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王美丽和陈建军虽然对大学了解不多,但他们相信儿子的选择。

他们知道陈浩是个有主见的孩子,不会做出草率的决定。

"儿子,不管你选哪个学校,爸妈都支持你。"陈建军拍着儿子的肩膀说道。

相比之下,陈雯雯的志愿填报过程就显得相当"霸气"了。

702分的高分让陈雯雯和她的家人都信心爆棚。

在他们看来,这个分数足以横扫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可以随便选。

"雯雯,你想去哪个学校?清华还是北大?"刘凤英兴奋地问女儿。

"我想学金融,听说清华的经管学院全国第一。"陈雯雯自信地说道。

"好!就报清华!我女儿这个分数,清华肯定要!"陈建国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

于是,陈雯雯的第一志愿填报了清华大学的金融学专业。

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第三志愿是复旦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刘凤英看着女儿的志愿表,满意地点头:"这才对嘛,我们雯雯就应该上最好的学校!"

但陈雯雯的班主任看到这份志愿表时,眉头皱了起来:"雯雯,你这样填报风险很大。今年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分数线可能会有变化。建议你在后面几个志愿里加一些保底的学校。"

"老师,我考了702分呢!"陈雯雯有些不服气,"这个分数还上不了清华北大吗?"

"分数确实很高,但高考录取不只看分数,还要看排名。今年的题目相对简单,高分考生比较多..."班主任耐心地解释。

但陈雯雯和她的父母都沉浸在702分的喜悦中,对老师的建议并没有太当回事。

在他们看来,老师是在杞人忧天。

"老师,我们相信雯雯的实力。"刘凤英说道,"702分还不能上清华,那还有谁能上?"

最终,陈雯雯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填报了志愿。

前面几个志愿全部是顶尖名校,没有任何保底的学校。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甚至充满了豪情壮志。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明智的选择,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七月下旬,大学录取结果陆续公布。

这是每个考生和家长最紧张的时刻。

陈浩每天都在关注录取进展。

虽然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有信心,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终于,省师范大学的录取结果出来了。

陈浩登录查询系统,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妈!爸!我被录取了!省师范大学!"陈浩兴奋地大喊。



王美丽听到这个消息,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这些年的辛苦总算有了回报,儿子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陈建军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虽然省师范大学不是什么顶尖名校,但在他心里,能上大学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一家三口拥抱在一起,激动的眼泪流了满脸。

几天后,陈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那天,邮递员敲响门铃的时候,全家人都紧张得不得了。

"陈浩,你的录取通知书!"邮递员笑着递过一个厚厚的信封。

陈浩接过信封,手都在颤抖。

拆开一看,里面是省师范大学精美的录取通知书,上面清楚地写着:陈浩同学,恭喜你被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成了!真的成了!"陈浩激动得跳了起来。

王美丽小心翼翼地捧着录取通知书,就像捧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陈建军则连忙给单位请假,说要回老家报喜。

与此同时,陈雯雯那边的情况却有些不妙。

清华大学的录取结果早就出来了,但陈雯雯的名字不在录取名单上。

刘凤英安慰女儿说:"没关系,还有北大呢。清华不要是他们的损失。"

但北大的结果出来后,陈雯雯还是没有被录取。

"没事没事,还有复旦呢。"刘凤英的声音开始有些颤抖。

复旦的结果出来了,陈雯雯依然榜上无名。

这下陈建国一家开始慌了。

702分的高分,竟然连前三个志愿都没有录取?这怎么可能?

"一定是系统出错了!"刘凤英不肯相信这个事实,"雯雯考了702分,怎么可能上不了大学?"

陈建国赶紧打电话给各个学校的招生办,想要了解情况。

得到的答复让他如遭雷击:今年是高考改革的第一年,题目相对简单,高分考生特别多。

702分在全省的排名并不如预期,很多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比往年高了不少。

更要命的是,陈雯雯的志愿填报过于冒险,前面全是顶尖名校,没有任何保底的学校。

现在前面的志愿全部滑档,后面又没有学校可选,情况非常被动。

05

八月上旬,大部分学校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

陈浩早就收到了省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在为开学做准备。

这天下午,王美丽正在厨房准备晚饭,陈浩在房间里整理要带到学校的物品。



一家人都沉浸在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喜悦中。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

王美丽擦了擦手去接电话,发现是刘凤英打来的。

"凤英,怎么了?"王美丽问道。

电话那头传来刘凤英颤抖的声音:"美丽,浩浩的录取结果出来了吗?我们这边还没有消息..."

王美丽愣了一下。

按理说,以陈雯雯的分数,录取通知书应该早就到了才对。

"还没有吗?要不你再查查看?"王美丽试探性地说道。

"查了,查了好多遍了,系统上显示'未被录取'。"刘凤英的声音越来越小,"美丽,你说这是不是搞错了?雯雯考了702分呢..."

王美丽感到了不妙。

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知道录取工作基本都结束了。

如果现在还没有结果,那很可能意味着...

"要不你们去教育局问问?"王美丽建议道。

"问了,问了。"刘凤英的声音开始哽咽

"教育局的人说,雯雯的志愿填报有问题,前面的学校都没录取,后面又没有保底的学校..."

说到这里,刘凤英再也控制不住,在电话里大哭起来:"美丽,雯雯可能真的上不了大学了!702分啊,702分居然上不了大学!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