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语气不善”地对外放话,说中国在出台稀土出口新规前没提前打招呼,美方试图通过紧急通话沟通,却被中方硬生生拦回去。
电话没打成,不到24小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动手了,一纸声明下架大批中国产品,华为、中兴首当其冲。美方嘴上喊合作,手脚却不含糊。
这场“你不接电话我就封你”的操作,既迅速又熟悉,似曾相识的剧本再次上演。可这次,中国没有慌,也没有绕着美国走,而是选择直接亮明态度,摆出了不再让步的姿态。
![]()
电话打不通,中方这次不给面子
过去几年,中美之间出了不少摩擦,但很多时候,美方总是习惯把一通电话当成解决问题的开场白。
以前,这招或许还能奏效,中国出于大局考虑,也会配合沟通,但这次不一样了。面对稀土出口的新规,美方想插队问个明白,中国却没有给这个机会。
其实,中国早在之前就有政策方向的调整,只是这次执行力度更大了些,但仍然合法合规。
美方抱怨说中国“事先不通知”,听起来像是指责别人没有提前打招呼,其实更像是没掌控主动权的不甘心。
![]()
中方不愿第一时间回应,不是回避沟通,说白了,就是不想再配合演一场“你施压我让步”的旧剧本。
这不是简单的“冷处理”,而是一个态度的转变。中方选择把沟通的节奏握在自己手里,不再被动回应美方的紧急联系人设定。
这种变化,其实早就有迹可循——中国在处理对外贸易、科技管控等议题上越来越强调规则、公平和对等,不再愿意接受“你说了算”的游戏。
![]()
美方当然不乐意,他们习惯了“先威胁、再对话、最后博弈”的套路,但这一次,中国干脆把第一步就挡了回来。电话没接,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应:不愿继续在不平等的规则下互动。
一边喊合作,一边掀桌子,美方想干嘛?
电话打不通,美方很快就换了另一副脸。不到24小时,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急匆匆地抛出一纸命令,要求各大平台下架大批中国厂商的电子产品。
理由还是“国家安全”,听起来严肃,但说白了就是一句模糊的理由。以前封华为是这样,现在对中兴、其他厂商也是同一套说辞。只不过,这次更像是压不住火的情绪发泄。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布兰登·卡尔
要说产品有问题,那你之前怎么让它们进市场?要说没通过认证,那你怎么多年都卖得好好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政治操作。更关键的是,这种封杀并不会让问题变小,反而让市场更乱,企业也更难受。
你封掉中国产品,那谁来补这个空?美企自己能不能顶上?消费者又得花多少钱去买替代品?这些问题,美方也清楚,但偏偏还是要做。
![]()
这就暴露出一个核心矛盾:美国一边想通过打压中国来稳住自家优势,一边又怕事情闹大,影响经济。
这两年,通货膨胀、企业压力、民众不满已经够多了,再添一把火,政客自己也不敢保证能不能收得住。所以在对华政策上,经常出现一种“打了又怕”的姿态,嘴上喊硬,心里发虚。
特别是像特朗普这种风格的领导人,更喜欢用“表态型操作”来制造存在感。今天说要加税,明天说愿意合作,后天又说中国不讲理。
![]()
这种反复横跳,其实已经让很多盟友和市场参与者开始质疑:美国到底想干嘛?是要谈,还是要斗?是想合作,还是想独占?
这种不确定性,才是现在中美关系中的最大变量。中国不跟着节奏起舞,是在试图让节奏回到理性和规则上,而不是继续被情绪和表演牵着走。
“安全”成了万能借口,科技封锁走入死胡同
这次美国的下架行动,再次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可这个理由,说多了也就没什么说服力了。
![]()
几年前封杀华为时,美国就拿这个说辞来搪塞,但始终拿不出具体证据。如今,对更多中国科技企业重复这套说法,只会让人觉得这不是安全问题,而是竞争问题。
说到底,美国不是怕安全出问题,而是怕被超越。中国在5G、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进展,让美方产生焦虑。
这种焦虑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长期技术竞争带来的真实压力。可问题是,封锁就能解决焦虑吗?现实已经证明,封锁反而逼出了中国的自主研发。
![]()
过去几年,中国的科技企业经历了从“被断供”到“自主替代”的过程,虽然过程艰难,但也催生了更多创新动能。
现在,突然下架产品,听起来像是雷霆手段,实则效果有限。被封的产品,可能早就有替代方案。受影响的市场,也可能早已预判到这一步。
美方这一招,不仅没有真正击中要害,反而让自己陷入“封谁都不好使”的尴尬境地。最实际的后果,是美国本土企业和消费者要为这场政治操作买单。
![]()
而且,越是频繁使用“国家安全”这种模糊理由,越容易让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制度公信力产生怀疑。
今天你说这个企业不安全,明天那个国家也可能被你贴上标签。久而久之,谁还敢放心和你做生意?规则成了工具,信誉也就消耗殆尽。
中国态度明确
从这次事件的全过程看下来,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沟通可以,但要有诚意。合作愿意,但不能让步。中方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情绪化回应,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
美方如果还想继续用“打个电话、发个声明、封几个产品”的方式来主导节奏,那恐怕未来的效果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中国已经把更多精力放在构建自己的规则体系和产业链安全上,这种策略调整,给中美关系带来一个新问题:如果美国不调整旧思维,沟通机制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想合作。相反,中国一直强调愿意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处理分歧。
![]()
可问题是,美方愿不愿意放下“谁主导谁”的执念,真正坐下来对话?不是打个电话就代表诚意,而是看行动能不能落地,规则能不能对等,话语能不能互相听进去。
国际关系不是一锤子买卖,更不是“你说了算”的单边游戏。中国的拒接电话,其实不是断绝沟通,而是一次明确的提醒:合作要有底线,对话要有诚意。
![]()
谁都不是谁的附属,谁都不是谁的棋子。现在的中国,有能力说“不”,也有底气说“行”。
谁都知道,合作不是施舍,对话也不是命令。如果美方还是一边打电话一边动手,那接不接电话,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参考信息:
又拿“国家安全”当借口打压,美政府声称已强制电商平台下架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观察者网2025-10-12 16:0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