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湖南传习所(以下简称“湖南传习所”)首批学徒出师评审会在湖南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馆长魏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萨仁高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培训组组长杨照坤,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导师刘建明、万群、邢雅梅,湖南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贺美华等领导和专家参加评审会。会议由湖南图书馆副馆长任重主持。
![]()
△活动现场。
贺美华介绍了近年来湖南传习所在让技艺有传承、让古籍有生命、让文化有回响等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实践,展望了湖南图书馆构建古籍保护新格局的发展路径,并表示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技艺传承、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践,做好新时代湖南省古籍保护工作。
![]()
魏崇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大力推动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工作,通过制定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工作方案、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设立各地传习所等一系列努力,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古籍修复专家队伍。他充分肯定了湖南传习所在认真履行传习所职责、抢救修复珍贵古籍、培养古籍修复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高度评价了导师师玉祥长期致力于古籍修复工作并担任传习所导师,为修复文献典籍、培养古籍修复人才所作出的贡献;并希望各位学徒以出师评审作为今后修复工作的新起点,继续磨练技艺,虚心请教,为中华典籍的传承贡献力量。
湖南传习所导师师玉祥简要介绍了湖南传习所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果,主要包括“护文明根脉”“播传承火种”“守文化责任”“匠心湘传”的文化接力、“数智赋能传统技艺”的创新尝试等。对于出师的学徒,师玉祥希望他们不断精进技艺,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在继承中创新,肩负起让古籍“活”起来、“走”出去的使命。
评审专家组按照《国家古籍修复技艺学徒出师评审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现场检验学徒成果,对学徒进行提问、点评,对评审意见进行汇总,最终宣布评审结果:六位学徒均符合出师要求,准予出师结业。
本次学徒们的出师,是湖南传习所工作的新起点。今后,湖南传习所将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坚持履行古籍修复人才培养责任,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培养更多优秀新生力量,促进古籍修复事业的传承发展,为新时代湖南省古籍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邓菁岚 王芳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