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李最近总是睡不好。白天脑子像灌了铅,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医生倒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可能是维生素B12缺乏,补一补试试。”
一听这话,小李有点不信:维生素B12,不就是几块钱一瓶的营养素吗?真有这么神?
网上一搜,发现还真有人说,B12是“天然的安眠药”“大脑的充电宝”“抑郁的杀手”。甚至有标题写道:“院士研究发现,维生素B12是失眠的顶尖药”——这是真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维生素B12,真能治失眠吗?它到底有什么作用?谁需要补?怎么补才科学?
![]()
一、维生素B12是啥?不是普通“营养素”
很多人一听“维生素”,就觉得它可有可无。但维生素B12(Cobalamin),可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它是人体必须的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参与红细胞生成、神经功能维持和DNA合成。尤其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B12几乎是“基础建材”。
如果缺了它,轻则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重则会出现神经病变、抑郁、甚至失眠。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指出:长期缺乏维生素B12,最常见的神经表现之一就是睡眠障碍。
![]()
二、“几块钱的B12”,真能改善睡眠?
说到这,很多人就会问:B12和失眠到底有什么关系?
来看看一项2021年《神经科学前沿》期刊发表的综述研究: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B12可以调节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正是我们大脑中控制昼夜节律的“睡眠激素”。
简单来说,B12像是褪黑素的“调度员”,能帮助它更高效地释放,从而改善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
国内的临床观察也支持这一观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项针对失眠患者的研究发现:在排除其他病因后,补充维生素B12三个月以上者,主观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夜间醒来的次数减少。
不过要注意:B12不是安眠药,它不是一吃就困,而是从源头上调节你的生物钟。
![]()
三、失眠了就吃B12?别急,看你缺不缺
虽然B12对神经系统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补。
真正缺B12的人,才可能从补充中受益。
那么,哪些人容易缺呢?
长期素食者:B12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鸡蛋、奶制品。长期吃素,很容易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胃酸分泌减少,B12吸收效率下降。
胃肠手术患者:如做过胃切除、胃旁路手术,吸收能力大大下降。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如二甲双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会影响B12吸收。
慢性胃病人群:胃黏膜萎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问题也会影响B12的吸收。
如果你属于以上人群,同时还伴有疲劳、注意力差、记忆力下降、手脚发麻、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建议去医院查一个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参考值一般为:187~883 pg/mL,如果低于200,基本就可以诊断为缺乏。
![]()
四、怎么补B12才靠谱?别乱吃
补充B12的方法很简单,但也有讲究。
✅ 食补为主:
动物肝脏、牛肉、鱼类、蛋黄、奶制品中B12含量较高。比如:
- 每100g牛肝中含B12约83μg
- 鸡蛋每100g含约2μg
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通过正常饮食就能满足需求。
✅ 药补为辅:
对于明确缺乏或吸收障碍的人,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B12制剂。
常见的补充形式有:
- 口服片剂:适合轻度缺乏者,剂量一般为500~1000μg/天
- 肌肉注射:适合严重缺乏或吸收障碍者,常用剂量为500μg/次,1~2次/周
需要注意的是:B12是水溶性的,多余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一般不容易过量,但也不要长期大剂量自行服用。
![]()
五、别把“补B12”当成灵丹妙药
虽然B12对睡眠有一定帮助,但它不是万能的“失眠药”。
真正的失眠,往往是多因素共同造成的,比如:
- 精神压力
- 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
- 不良作息
- 慢性疼痛或其他基础疾病
如果你长期睡不好,千万别寄希望于靠“补点维生素”就能一劳永逸。
科学的作息、规律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配合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才是改善睡眠的根本。
![]()
维生素B12的确对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对某些因缺B12引起的失眠人群,是有帮助的。
但它不是“顶尖药”,更不是“万能药”。是否缺乏、是否需要补、怎么补,都要科学判断、理性对待。
几块钱的维生素,或许能帮你改善睡眠,但前提是:你真的需要它。
别被标题带跑偏,更别随意“吃药养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