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贸易,实则是中美经济与地缘关系两大博弈的工具。
![]()
尽管美国大豆产业仅占GDP的0.6%,但其对美国实际经济影响远超这一数字。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国每年约50%的大豆依赖出口,其中中国曾长期占据60%的份额。这意味着美国每两颗出口大豆中就有一颗销往中国,直接支撑着中西部农业州4000亿美元的产业链,间接提供了23万个就业岗位。2025年收获季,中国订单归零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跌至2008年以来最低点,豆农每种植1000亩大豆亏损近10万美元,农场破产数量同比激增55%。大豆对华零出口已影响到铁路货运、港口运营等行业,密西西比河沿岸港口吞吐量下降30%,影响数十万就业岗位。
美国大豆产业的兴衰与否,会影响美国国内的政治气候。中西部农业州是共和党传统票仓,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等20个大豆主产州中17个倾向共和党,其选民态度直接影响总统选举结果。大豆出口受阻,农村选民不满情绪会影响明年的中期选举,如果选情不利,就会动摇共和党的选情基础。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公开表示,可以接受人民币付款,这对美国共和党政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信号。
除了政治层面的影响,中国停购美国大豆还有借机调整大豆进口来源和定价权的战略考虑。2018年贸易战爆发后,中国加速推进进口多元化,2025年从巴西进口大豆7465万吨,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71%。阿根廷取消大豆出口税后对华销售额3天内突破70亿美元。美国在全球大豆贸易中的份额从2017年的41%降至2025年的22.8%。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结构的重塑,也标志着全球大豆定价权的转移。
除了经济层面的影响,这一转变还具有重要的金融和地缘政治意义。中国与巴西的大豆贸易已部分采用人民币结算,削弱了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霸权。中国拒绝美国大豆,除了直接打击美国农业,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基于选举前景做出利弊权衡外,还有另外一层更深的含义:作为全球大豆最大买家,中国的巨额订单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可有可无,对某些国家甚至能影响到其经济总体状态。阿根廷在外汇储备几近枯竭时,正是中国的大豆订单为其注入70亿美元急需外汇,使其稳住了货币汇率。中国舍美豆而选择巴西和阿根廷大豆,还因为这两家的大豆可以用人民币支付——巴西2024年就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大豆贸易,阿根廷则通过货币互换协议用人民币开展贸易。这种既打击美国农业,又挖美元墙角,又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更深层次的影响,是美国历来视南美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是美国的“后花园”,阿根廷的米莱还是极其亲美的总统。但即便如此,米莱政府仍在2025年9月宣布取消大豆出口税,48小时内就与中国敲定130万吨大豆订单,甚至在接受美国200亿美元援助承诺的同时,还续签了与中国的35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中国这次就是利用大豆贸易,准确地把触角深入南美,这也是美国那边跳脚的另一个原因。中国用市场力量改写了游戏规则。
在东升西落的大背景下,美国在西太地区眼看优势不再,而南美作为其传统势力范围,若在此刻出现松动则更为致命。
看似不起眼的大豆,却成了中美两国博弈的主战场之一。美国一边对我们制裁,一边又有求于我们,让我们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不畅的困难。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不买大豆不是结束,稀土禁运也不是结束,如果美国那边还想只占便宜不付出的话,中国的后手很多。
太平洋很大,地球很大,宇宙很大,足够让中美两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本来好好合作共赢,一起发展,一起走向星辰大海多好的前景,然而美国有些人却不愿看到中国人民走向富强之路。可现在不是一百多年前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了。中国正在复兴,也必将复兴。中国人民对此有着坚定的信念。
不信走着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