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上的一场大火,再次将小米汽车的安全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 。
一辆小米SU7碰撞后瞬间起火爆燃,路人拼到手臂流血也没能砸开车窗救人,最终驾驶员不幸遇难。
![]()
自从这个消息曝光之后,小米的股价暴跌,雷军的评论区沦陷,不少人都想知道打不开车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直到事情越闹越大,更多细节的曝光之后,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个车主不仅身份不简单,还私自改车,难怪打不开车门.......
![]()
成都电车起火
根据官媒报道显示,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昨天的凌晨3点左右,涉事车辆先是行驶轨迹摇摆不定,随后在红绿灯处传出驾驶员呼喊声。
接着便超速失控、撞向绿化带,最终翻滚到对向车道起火,路过的七八个人里,三四人第一时间冲上去。
![]()
有人直接用拳头硬砸车窗,有人翻出自己车上的灭火器,可前者砸不出逃生口,后者根本压不住火势 。
而且事发路段连个修车铺都没有,没有专业工具的救援,等到消防人员带着电锯赶到,火是灭了,但人已经没了。
![]()
后来就有附近居住的网友在楼上拍下了视频,只见那辆车已经被烧体无完肤,他还表示,这个救援黄金时间极短,而且也暴露了汽车本身所存在的漏洞。
其实说实话,这已经不是小米汽车第一次因 “车门问题” 陷入争议,早在2025年4月,就有一起高速事故导致三人遇难。
![]()
当时同样出现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家属公开怒斥后,小米官网回应称车辆处于智能辅助驾驶状态。
且事发路段限速80公里/小时,涉事车却开到116公里/小时,最终认定 “人车共责”,舆论才逐渐反转。
![]()
可仅仅半年,相似的 “车门困局” 再次上演,难免让公众质疑:整改是否真的到位?应急逃生设计是否存在固有缺陷?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起火速度本就比传统燃油车快得多,行业内有个共识:从电池冒烟到完全爆燃,黄金救援时间往往只有3到5分钟。
![]()
在这样的窗口期里,车门和车窗就是 “生命通道”,可现实是,为了车身强度和隔音效果,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用的是强化玻璃,徒手几乎砸不碎。
有些车型的车门解锁逻辑依赖电子系统,碰撞后一旦电路故障,机械应急开关又藏得隐蔽,路人甚至车主自己都找不到。
![]()
就像这次成都事故,要是车窗能像老式公交车那样,有个易破的应急窗,或者车门在碰撞后能自动弹开一条缝,结局或许会不一样。
当然,也有声音认为小米这次有点 “躺枪”,毕竟从一些知情人的爆料发现,这次车祸,也算是车主一手造成.....
![]()
知情人发声
根据当地官方通报显示,这个驾驶小米车辆的男子叫做邓某,今年才仅仅只有31岁,这个年纪去世属实有点可惜,但这个邓某却犯了一个大忌。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邓某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喝酒开车,还超速行驶。
![]()
虽然事发时是在凌晨,路上也没有多少车,但邓某在酒精的驱使下,肆无忌惮,直接猛踩油门后与一辆轿车发生碰撞。
由于速度非常快,邓某根本来不及控制住车辆,最后直接越过了道路中间的绿化带,最后在对面的车道上发生燃烧。
![]()
最关键的是,这个邓某在出事之前还有不少违规行为,有代驾小哥在互联网上发生,曾几次问他要不要代驾,结果都被拒绝。
而那个时候,这个邓某已经喝的走路都不稳当了,就一转眼的功夫,就直接将车从地下车库开到了路上,直接走了。
![]()
还有聊天记录显示,这个邓某之前在修理店换过网上买的机盖,虽然后者称 “只换机盖没动其他部件”,但这些信息都指向 “车主或有操作不当”。
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电车跟油车有很大的区别,油车可能加个油就走了,但电车里面有不少线路,是不允许私自进行改装的。
![]()
可能一个前车盖的问题,有些人看来影响并不大,但不知道动了那个线头,或者啥的,都不是一句两句说的清楚。
后来也有消息指出,这个邓某的家庭条件应该不错,父亲在当地应该也算是一个大人物,只可惜了因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生命。
![]()
不过,当这个说法曝光之后,也有不少网友称这些细节只是为了转移注意力,毕竟车门打不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后来在舆论全面爆发的时候,小米的客服表示,关于这次的交通事故,线上客服未获取详细信息。
![]()
除此之外,客服还表示当车辆发生碰撞且车辆接受到碰撞信号后,将会触发整车解锁,通过拉动车门外把手,可开启车门。
而且小米汽车是有机械式门把手,用手一掰开就行了,而车主在经过撞击后,再加上酒精,就导致意识不清醒,根本没法自救。
![]()
也正因为如此,也有人替小米喊冤, 如果不是邓某非要喝酒驾驶,如果没有拒绝代驾,恐怕都能避开这场灾难。
就算是邓某执意如此,不管驾驶那个品牌的车,恐怕都会造成很大的舆论,只能说这件事情再次给新能源敲响了警钟。
![]()
![]()
这些年大家都在比拼续航里程、加速性能,把 “能跑多远”、“能开多快” 当核心卖点,却常常忽略 “出事了能不能跑出来” 这个最基本的安全需求。
就像有些车型,把机械应急开关藏在扶手箱深处,还要先扣开塑料盖、再拨动手柄,别说路人,就算是车主,没提前研究过也找不到。
![]()
这种 “反人性” 的设计,本质上就是对生命的漠视,路人的热血救援与悲剧结局的反差,也给所有车主提了个醒:汽车从来不是 “飙车的玩具”。
最后想说,“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不是挑战生命的底线....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