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斯巴赫一句“中国核弹头五年内与美俄持平”,华盛顿的参议院听证会瞬间变成了好莱坞科幻片发布会。
“中国核弹头正如爆米花般噼里啪啦地快速增长。”美国空军参谋长肯尼斯·威尔斯巴赫上将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抛出这枚“数据炸弹”时,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这位四星上将表情严肃地公布了一份震撼性评估:中国核武库已从2020年的约300枚弹头增至目前的600枚,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00枚,与美俄规模相当。
![]()
威尔斯巴赫并非唯一一个感到震惊的人。作为拥有6000多小时飞行经验的老牌飞行员,他警告说:“中国核现代化和扩张将增强其以可以到达美国大陆的远程系统瞄准我们本土的能力。”
数字游戏:美方炒作的三种计算器
威尔斯巴赫的“1500枚预言”并非首次出现,但时间表却一次次提前。2023年五角大楼报告曾预测中国2035年核弹头数量才可能达1500枚,如今这个目标被整整提前了五年。
![]()
回顾美方近年来的预测,其对中国核力量的评估宛如三种不同的计算器。2024年12月,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称中国到2030年将拥有1000枚核弹头,短短几个月后,这个数字就增加了50%。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5年6月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核弹头数量为600枚,而美俄分别拥有5177枚和5459枚。即便中国到2030年真能达到1500枚,也仅为美俄当前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
全球核力量评估正在从“数量竞争”向“质量博弈”转变。中国的核力量不仅在于核弹头数量,更在于其投放能力和技术水平。
![]()
陆基方面,中国拥有东风-31系列、东风-41等先进导弹。海基方面,094型战略核潜艇搭载的巨浪-2和巨浪-3导弹解决了“有无”问题。空基方面,惊雷-1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超过5000公里,有效弥补了轰-6轰炸机的性能不足。
东风-41洲际导弹被认为是“规则改变者”,其最大射程达14000公里,可覆盖美国本土全部战略目标。而东风-5B这位“老将”依然能担重任,射程15000公里以上,可携带3-10枚分导式核弹头,以超过20马赫的速度砸向目标。
美国自导自演的核焦虑
美方炒作中国核威胁的背后,藏着多重战略考量。首要目的是为自身核扩军寻找借口。美国正推进“三位一体”核力量全面升级,计划研发新型洲际导弹与潜射弹头。
![]()
其次是施压中国加入核军控谈判。美俄拥有全球90%以上核弹头,却试图将中国拉入核裁军框架,通过规则束缚中国核力量发展。
更令人担忧的是,通过夸大核威胁,美国可强化与亚太盟友的军事绑定,推动北约东扩至亚太地区,构建围堵中国的战略网络。
威尔斯巴赫特别提到,在西太平洋上空,美国的F-35战机与中国的歼-20战机多次发生“亲密接触”,这些非交战状态的空中相遇实际上是一次次无声的战术较量。
![]()
中国的核哲学始终坚持“最低威慑”,而美国追求的则是“绝对核优势”。中国是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600枚核弹头中,仅24枚处于值班状态,战备比例不足5%。而美俄部署状态的核弹头均超过1700枚,且各有约2100枚核弹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而美国则坚持“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
中国核政策在核武器国家中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测性。
三位一体:中国的核威慑拼图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已补齐核力量拼图,形成了完善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 094A型战略核艇配备的巨浪-3潜射导弹射程提升至12000公里,成为西太平洋深海中“最安静的幽灵”。
轰-6N战略轰炸机可通过空中加油携带最新型远程巡航导弹和空射弹道导弹,成为空基核威慑的重要节点。
![]()
更令人关注的是,2025年外媒曝光的卫星图显示中国西北地区新建了320多个导弹发射井,这些很可能是为东风-5B或它的升级版东风-5C准备的。
全球核力量格局正在重塑。在第二梯队中,朝鲜的核能力因技术突破排名上升,其“火星-17”高超音速导弹以及“KN-27”潜射导弹的成功试射,使其核打击能力逐步具备了二元打击体系。
与中美俄不同,英法则因核力量单一化和老化,排名下滑至第三梯队。英国的核力量完全依赖海基系统,且由于北约的限制,并没有完全的自主权。
![]()
战术核武器的“常规化”趋势日益明显。美国和俄罗斯都在推动低当量、高精度的战术核武器部署,这使得局部冲突升级为核战争的风险增大。
五年之后:三种可能的核未来
展望2030年,中国核力量发展可能存在三种可能情景。若按美方预测达到1500枚核弹头,但仍远低于美俄当前水平,更谈不上“同等规模”。且美俄届时不可能停滞不前。
![]()
若保持目前每年约100枚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中国核弹头数量约1100枚,与威尔斯巴赫的预测有显著差距。
最现实的是,中国将继续坚持“足够有效”原则,核弹头数量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但质量提升将远胜于数量增长。
无论哪种情景,到2030年,中国核力量仍不可能与美俄“并驾齐驱”——除非美俄在未来五年主动销毁大部分核武器。
![]()
西北戈壁深处,新型导弹发射井正在加速建设;太平洋上空,歼-20与F-35的每一次“相遇”都在无声地改变着战略平衡。
美国空军一把手威尔斯巴赫的“震撼预言”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认知战,目的是为美军核现代化争取更多预算,同时束缚中国核力量发展的手脚。全球真正的核风险并非源自中国的适度发展,而是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的霸权思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